中越邊境有一個神祕的少數民族,獨特的捕魚方式世界只有5個人會


中越邊境的防城港, 生活著一個特殊的少數民族京族, 他們世代靠海而居, 是一個古老的海洋民族, 高蹺漁夫, 是京族祖輩流傳下來的一種傳統捕魚方式, 在潮起潮落的沙灘踩著高蹺捕魚撈蝦, 是一種生存方式也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防城港市港口區防城港市港口區市依港而建,因港得名。防城港冬暖夏涼,氣候宜人,依山臨海。是中國南方沿海金三角上的一塊寶地。這裡河流水庫眾多,青山水秀。依水臨海,山川美麗,風景防城港城建迷人,防城港的風光明媚,古蹟眾多,文化燦爛,自古以來就成為桂南地區著名旅遊勝地。

全國有京族2.8萬人,其中有2萬人居住在廣西東興市的“京族三島”。16世紀初,京族先民從越南遷到廣西,在近500年的發展過程中,京族受到了漢族、壯族文化的影響,但他們世代靠海而居,形成了古老而神秘的捕魚方式。


這種古老的捕魚方式,不僅需要強大的平衡能力,踩著高蹺在大海的淺灘處行走,也需要很強的腿力,當撈上來魚蝦的時候,他們有需要強大的臂力,把魚蝦帶到岸上,據說最好的時候,一網可以撈到50斤魚蝦,看來真的是靠海吃海啊。

這種古老的捕魚方式,不僅需要強大的平衡能力,踩著高蹺在大海的淺灘處行走,也需要很強的腿力,當撈上來魚蝦的時候,他們有需要強大的臂力,把魚蝦帶到岸上,據說最好的時候,一網可以撈到50斤魚蝦,看來真的是靠海吃海啊。

據說世界上會這項技術的目前只有5個人了,據說京族高考加20分,但是考上本科的仍然寥寥無幾。京族除了捕魚,就是喜歡做生意,中越邊貿生意火爆,京族人都發了財,所以都不用上大學



京族人踩著高蹺捕魚是站的高,看得遠,看得清,據說這種捕魚的方式最早是模仿鷺鷥在水裡捕魚而來。

過去,京族人的生產方式比較單一,生活比較貧困。後來中越邊貿恢復,國家又給予優惠政策,增強了京族人民儘快致富的信心,在捕魚和種田之餘,積極參與邊境貿易,收入明顯增加,京族人民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