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鐘罩,廟會拳,紅燈照

一百多年前,來自山東的義和團衝到北京進攻東交民巷,被記在了歷史書上,但實際上當時在山東地區活躍的民間團體可不止這一個。

義和團、大刀會、梅花拳、白蓮教,這些名字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可能常常很難分辨。不只是我們,許多專門研究義和團歷史的學者,也曾對義和團究竟起源於哪個組織而爭論不休。背後的原因是,這些團體信仰相似的民間文化、崇拜相似的英雄好漢,彼此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

這次小課挑選了3個和義和團關係密切的民間組織,為你介紹他們都是幹嘛的。

01 大刀會

大刀會本質上是個武術團體,你可能對它不太熟悉,但說到它的另一個名字,你一定不陌生——“金鐘罩”。

“金鐘罩”是幹嘛的呢?簡單來說,就是一種練了就能刀槍不入的武術,也是進入大刀會必須要學會的技能。大刀會和義和團一樣號稱自己能躲避刀槍,因此目擊者常常把這兩個組織混為一談,但實際上它們的儀式雖然同樣來自於山東的民間文化,但還是有很大差別。

金鐘罩,廟會拳,紅燈照 | 山東神秘組織圖鑑

▲大刀會農民武裝圖

第一個把大刀會這種“刀槍不入”的儀式帶到山東的,是個姓趙的道士。他在半夜教課,點上蠟燭焚上香,在白布上畫符,符上寫著“周公祖,桃花仙,金罩鐵甲護金身”之類的字樣。念著咒語就把這個符給燒了,然後混著新答上來的井水交給學藝的人,讓他們跪著喝下。接著師傅在燈上吸氣吹遍徒弟的全身,然後用磚頭和棍子打他們。

據說,這樣反覆三個晚上就能抵禦刀槍,長期堅持就能抵抗火炮。這些咒語的保密要求相當嚴格,要求“子不告父,父不告子。”躲避刀槍的技能對當時山東的老百姓挺有吸引力的,因為在晚清時期,用火器武裝起來的匪幫活動日益猖獗,那些要保護自己家、保護鄉里的老百姓覺得,“排槍排刀”的武藝非常重要。

當然了,要家裡有財產才需要保護,和義和團一比較,大刀會的成員就有錢多了,它的成員主要是地主和富農。當然也有少量沒錢的人參加,他們參加是為了給富人看家,從地主那裡得到吃喝的東西。大刀會內部結構非常嚴密,成為大刀會首領在鄉里還是件挺榮耀的事情。

金鐘罩,廟會拳,紅燈照 | 山東神秘組織圖鑑

▲大刀會成員表演刀術

大刀會活躍是在1895到1896年前後。當時蘇魯邊界沿線的盜匪活動猖獗,時任山東巡撫毓賢積極剿匪,大刀會就轉為合法的鄉村防衛力量。在地方政府的同情和默許下,大刀會和官方密切合作,甚至僭越官府的職能,逐漸壯大起來。

除了盜匪猖獗,基督教和國外勢力也專橫跋扈,原先的盜賊許多都加入了國外宗教,大刀會的日常就從反盜匪轉向了反洋教,他們搶劫教民、毀壞教堂。反洋教的主要原因比較複雜,既有雙方在教義上的紛爭——天主教徒對大刀會“刀槍不入”提出質疑,另外在權力、勢力和地盤也產生了衝突。

事情越鬧越大,官府出來鎮壓這些惡性衝突事件,逮捕大刀會的首領。在山東,三十個大刀會成員被捕和處死之後,山東的大刀會就被鎮壓下去了。

02 梅花拳

梅花拳練武的方式分內功和外功。內功包括燒香治病,外功則是嚴格意義上的武術。他們和義和團、大刀會不一樣,少了許多神乎其神的儀式,唯一有點宗教色彩的活動,就是要孫悟空、沙僧之類的民間英雄磕頭。

金鐘罩,廟會拳,紅燈照 | 山東神秘組織圖鑑

▲梅花拳的拳師演示招式

對梅花拳來說,最重要的活動就是春天廟會上的“亮拳表演”。通常年景比較好的時候,農民們割了麥子,就有閒暇時間參加一些集體活動,比如趕趕集、逛逛廟會之類的。這麼熱鬧的時候,梅花拳的拳師們就會事先給大家傳貼通知,然後搭起臺子,展示或是炫耀一下自己的拳術,從而吸引更多的人加入。

梅花拳的歷史也頗為悠久了,至少可以追溯到康熙年間。一直以來,這就是個純粹的武術團體,成員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身心健康和自衛,和其他鬧動亂、鬧起義的秘密宗教都沒啥關係,甚至有時候會站在政府一遍,幫助鎮壓起義——1813年左右,正趕上了另外一個民間組織白蓮教的起義運動,梅花拳二代教徒唐恆樂和幾個門徒站在政府一方幫助鎮壓起義。

這些教義和武術一直髮展到光緒年間,梅花拳出了個有名的首領叫趙三多,他的門徒大概有兩千多人,非常有影響力。趙三多出生的家庭相對也不富裕,再加上這個人慷慨、講義氣,熱愛打抱不平,在當時村民和教民的衝突中為村民說了很多話,提高了他的聲望。

金鐘罩,廟會拳,紅燈照 | 山東神秘組織圖鑑

▲趙三多

於是,在又一次民教衝突中,一些貧苦農民不滿官府的判決,跑來投靠趙三多,希望他能一起站在國外宗教的對立面,一起排外。

這事兒在梅花拳內部挺受爭議的,別的拳師勸他不要摻和:“我們祖師從明末清初授業至今,文的看書,給人治病,武的練拳,強壯身體,從沒有過叛亂的事情。”

起初趙三多還聽從這些建議。但衝突激化之後,趙三多參與其中很難脫身,於是梅花拳其他首領同意趙三多獨立行動,但不準使用梅花拳的名義,於是他給反教拳民起了一個新的名字——義和拳。

這支義和拳和後來進入北京城的義和團不是同一支,但他們為義和團打響了名聲,讓更多人知道了這個名號。而梅花拳本身,則一直延續了和平、中庸的傳統,沒有捲入到後續義和團製造的巨大風波中。

03 紅燈照

義和團的男性成員們全國各地鬧事的時候,女性在幹嘛呢?

實際上,義和團有一個專門的女性組織,叫紅燈照。雖然史料上沒有太多記載,也很少有人見到,但江湖裡流傳著許多關於她們的傳說。

據說這個組織有極大的魔力,她們能在水上行走,在空中飛行,噴火燒教民的房子,在海上攻打敵軍的艦隊和制止對方的槍炮,技能遠遠超過了義和團本身。雖然傳說中無數技能加身,不過根據人們的回憶,紅燈照的成員主要做的還是護理傷員、縫補衣服這樣的輔助工作。

金鐘罩,廟會拳,紅燈照 | 山東神秘組織圖鑑

▲當時的紅燈照成員

參加紅燈照的女性大多年輕,其中有個著名的領袖,人們叫她黃蓮聖母,這是一位船工的女兒,也是個妓女,她的父親因為觸犯外國人而入獄,這可能成為她加入紅燈照的動機。

後來在特殊的歷史時期,紅燈照還專門被翻出來特別讚揚。聽上去紅燈照似乎是那個時代的一股清流,展現了女性的力量,不過女性真的被尊重了嗎?事實並非如此。

實際上,紅燈照的出現是歧視女性的產物。當時義和團進入北京,成千上萬的天主教徒跑到北京天主教堂北堂避難,義和團用爆破、火攻和其他能夠採用的方式攻打了幾個星期,仍然拿不下來。這時候質疑的聲音就出現了——你們不是有神功法術嗎?區區一個教堂為什麼攻不下來?義和團給出了一個解釋說,因為教堂裡不僅有男性避難,還有女性,正是這些女性玷汙了他們的魔力:“團名雲樓中有穢物鎮壓,不能前進。” 他們責怪裡面的女人暴露身體,並從牆頭上揮動“穢物”導致申領脫離團民的身體。

於是有人就提出來,那咱們以陰克陰,以毒攻毒,也組織一幫女性和他們對抗,紅燈照就這樣建立起來了。所以其實紅燈照並非被“神化”,而是被“妖魔化”了——傳說中女性非凡的能量是女性的“不潔”所帶來的。

金鐘罩,廟會拳,紅燈照 | 山東神秘組織圖鑑

▲紅燈照的畫報,在文革中用於宣傳

在《義和團運動的起源》作者周錫瑞看來,

紅燈照的出現意味著義和團運動高潮帶來的混亂,同時也使一些年輕女性有了逃脫儒教綱常倫理制束縛的機會,從而到外面和同伴一起參加神秘且激動人心的活動。

*本文資料部分來源於《義和團運動的起源》,部分來源於對社科院研究院雷頤的採訪,在此表示感謝。

整理:聽好書·魏曉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