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試步步緊逼,如何高效地“臨時抱佛腳”?

再過幾天,孩子們就要迎來聞“考”色變的期中考了,對於本學期第一次大考驗,準備的怎麼樣了?

期中考試,不但是對孩子半個學期學習成果的檢驗,也是對孩子新的學期、新的環境適應情況的大檢查,更是對孩子學習方法的大檢測。

對於考試中的失分情況,不外乎三個原因,一是複習不到位,二是答題不仔細,三是心態不正確。作為家長,如何幫孩子做好備考工作,助孩子考出一個理想的成績呢?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調好生物鐘

不少孩子在臨考前會熬夜拼命苦學,從而把落下的課程補回來。這樣做其實是十分不可取的。

人體的作息是有規律的,突然打亂習慣的生物鐘,不但會影響孩子第二天的學習效果,還會導致記憶力、專注力下降。

作為家長,在期中備考期間,一定要監督孩子保證至少8個小時的睡眠時間,不熬夜不起早,按照平時的作息時間就好。

迴歸課本,查漏補缺

不管是期中考、期末考,還是畢業考、中考和高考,所有的考試都源於課本。所以,考前複習一定要讓孩子迴歸課本,鞏固基礎。

課本是複習的重要工具,所有題目都萬變不離其宗。因為出卷老師拿到的參考資料就是課本。家長務必要提醒孩子在考前根據課本目錄,進行知識梳理和鞏固。

適當練習,強化訓練

期中複習光死瞅課本就行了?當然不可以!備考期間,除了迴歸課本外,還要適當地做一些練習。如此一來,不但可以檢測孩子的複習成果,還能讓孩子熟悉做題的手感,以防孩子考試時手感生疏,不但影響做題的速度,更影響成績。

孩子的成績好不好,是由最薄弱的學科決定的。所以練習要從孩子最不擅長的地方“補”起。計算能力差,就著重訓練計算能力,書寫能力不過關,就著重提升默寫能力,閱讀能力不達標,就專項訓練閱讀能力。

課本是根,練習是葉,只有根和葉都繁茂,才能結出好的果實。

期中考試步步緊逼,如何高效地“臨時抱佛腳”?

期中考試步步緊逼,如何高效地“臨時抱佛腳”?


勤翻錯題集

錯題集是孩子半個學期以來的彙總,在考前一定要反覆多看幾遍。這是因為錯題是照亮孩子弱點的明燈,在錯題中總結,在錯題中找原因,是期中複習的一大關鍵內容。

家長務必要監督孩子將錯題集中的錯題重新做一遍,找出錯題的原因,然後將這部分知識點再複習一遍,將知識點的原理弄清楚,防止下次做同類題目的時候再出錯,這樣錯題就起到了它應有的作用了。

傳授應試技巧

考場上,想要正常或超常發揮,除了過硬的基本功外,還需掌握一些應試技巧。作為過來人,家長不妨把自己曾經的一些好的經驗傳遞給孩子。

如拿到試卷要先檢查試卷是否有錯,比如漏頁、錯印等,順便看一下有哪些題型,大概考到了哪些知識點;規範答題,書寫工整、卷面清晰;遇到難題時,如果沒有頭緒或者耗費時間過長,應該先放棄,做會做的題;試卷做完後務必要檢查,有沒有漏題,有沒有錯誤等。

在心理上給孩子“減負”

不少孩子平時成績不錯,一到考試就“原形畢露”,這是為什麼?原因就在孩子應試心理素質不好,拿到試卷後頭腦一片空白,手心冒汗,握筆發抖。

一般出現這種情況的孩子,主要是因為心理壓力過大。作為家長,務必要告訴孩子用一顆平常心面對考試,對孩子的要求不要過於嚴苛,不給孩子過大的壓力,不給孩子提過高的要求,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放鬆,擺正心態,正常發揮自己的水平。

合理飲食,加強鍛鍊

三餐保證營養均衡,不讓孩子吃過多油膩的食物。同時,不給孩子吃各種補品,因為再多的補品都不如每天一個小時的鍛鍊。

最後,雅雅要提請各位家長和考生的是,對於期中考試,不要過於緊張,平常心對待就好,只要認真備考,方法得當,將自身的水平正常發揮,就是成功了。當然,待成績公佈後,考好了不要沾沾自喜,考差了也不要抽頭喪氣,而是積極總結經驗、教訓,這樣待到期末考試的時候,才能有突破的反轉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