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最低调的世界遗产 坐拥124幢国保建筑 与宏村齐名却少有人知


始建于北宋庆历七年的西递古镇,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距黄山风景区仅40公里。古镇以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精美绝伦的徽派古建筑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而闻名天下,被誉为“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世界上最美的村庄”。

西递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串村而过,虽然与宏村同时入选世界文化遗产,也同为国家5A级景区,但西递的人气却远远不如宏村。与宏村的惊艳之美相比,西递的人文气息更为浓厚,古迹也保存得更为完好,有人说“宏村是画,西递是书”,堪称恰到好处的比喻。

据史料记载,西递始祖为唐昭宗李晔之子,因避战乱从中原迁移至黟县西递,改为胡姓,经几十代子孙繁衍延绵,形成聚居村落。位于景区入口处的胡文光刺史牌楼,建于明万历六年(1578年),是明代徽派石坊的代表作,也是古镇12座牌楼中唯一保存下来的一座。


古镇内99条高墙深巷沿溪而设,白墙黛瓦的徽派建筑错落有致,大量的砖、木、石雕等艺术佳作点缀其间。穿行在青石板古街巷,徽州古建筑艺术中的三绝——“富丽的宅院、庄重的祠堂、宏伟的牌坊”尽览无余,令人感受到浓浓的书香之气。

由于清咸丰同治年间的战乱,使西递的1700多幢建筑被烧毁过半,如今仅存祠堂3幢、牌坊1座、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建筑224幢,其中124幢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凌云阁、瑞玉庭、大夫第、敬爱堂等建筑,堪称徽派古建筑艺术的典范之作。

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敬爱堂,原为西递胡氏十四世祖的住宅,建筑飞檐翘角,气宇轩昂,面积达1800多平方米,数百年间因胡氏子孙繁衍旺盛,被扩建为宗祠。“敬爱堂”的名称也寓意深远,既启示后人要敬老爱幼,又示意族人互敬互爱,守望相助。


徽派古建筑多为砖木结构,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其“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文化内涵之深”为中国古民居建筑群所罕见。上世纪60年代曾有外国人以10万美元求购上图中位于“西园”中的一对砖雕,结果遭到房主的拒绝。

说到西递胡氏的历史渊源,就不得不说追慕堂。这座建于清代的祠堂内,供奉着胡氏先祖唐太宗李世民。在祠堂的梁柱上还镌刻着李世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手书,极为精美壮观。假如有机会的话,您也不妨来这里走走转转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