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上市公司融資難、業績乏力?這家公司通通沒有,去年淨利上漲23%

3月,上市公司陸續公佈2018年業績或預報。截至今年全國兩會前夕,公佈業績預報的68 家環保上市企業,半數利潤增速為負,整體呈下滑態勢,工程類虧損企業較多。

平安證券統計了62家A股環保公司業績預報發現,預增、略增的企業佔比不到四成,首虧、續虧的合計佔比24.19%,整個行業去年營收增速僅1.9%,淨利潤下滑13.96%。

工程板塊拖累業績,運營板塊表現優異。其中,環境監測和固廢再生增長穩健,增速分別達28.93%、13.72%。

這一特點也體現在港股光大國際(00257.HK)的2018年業績中。作為光大集團實業投資的旗艦企業,該公司業務包含環保能源、環保水務、 綠色環保、環境科技、裝備製造、國際業務以及去年新組建的生態資源板塊。

21世紀經濟報道從近日召開的光大國際2018年全年業績新聞發佈會上獲悉,該公司2018年綜合收益港幣272.28億元,較2017年增加36%;攤銷前盈利增加31%,權益持有人應占盈利港幣43.19億元,較2017年增加23%。負債率經過幾年的連續增長後開始下降,去年降至57%,比2016年還低。

環保能源、環保水務和綠色環保是光大國際最主要的三大業務板塊,收益佔比超9成。

其中,環保能源主營垃圾發電,環保水務主營汙水處理,綠色環保包括生活垃圾和農林生物質等組成的生物質綜合利用、危廢及固廢、環境修復。

分析三大業務板塊收益,建造服務收益佔比最大,較上年同比增長25%。而運營服務收益增長最快,增速高達64%。

也正是得益於屬於綠色環保板塊的危廢項目等業務,光大國際的毛利率沒有較大波動,較2017年輕微下調1個百分點到35%。

最主要的業務垃圾發電也快速發展。去年光大國際新增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的總處理量達到了26200噸/天,接近前兩年的總和,佔當年國內新增市場的27—28%。目前總設計規模接近10萬噸/天,約佔中國市場的15%。

生物質綜合利用不僅是光大國際的“心頭寶”,也是所屬光大集團的關注重點。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光大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曉鵬今年提交了《改革優化扶持政策,推動我國生物質發電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提案,建議繼續保持生物質發電支持政策,加大金融創新和多元投資的支持力度。

在“兩會委員通道上”,李曉鵬表示,願意加大對垃圾發電產業的投入,讓我們從垃圾的受害者變成垃圾的受益者。

相比民營環保企業遭遇的融資難,背靠央企光大集團,光大國際目前來看暫無這方面的擔憂。2018年貸款總額385億,上升了22%。“貸款整體融資成本還是控制在比較好的水平。全年的平均融資成本是3.96%,對比去年略微上升。” 光大國際財務總監黃錦驄說。

展望2019年,光大國際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王天義表示,“對光大國際來說,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在海外對2019年乃至今後幾年內,是機遇大於挑戰的年代。”

王天義表示,國策成就企業。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京津冀一體化、雄安新區、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一帶一路等一系列國家戰略或倡議正穩步推進,中央環保督察力度空前,PPP市場趨於規範與理性。

“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隨著環境治理市場化改革的深入,環保產業經過低效產能的出清和重構修整後,將會真正發展為具有創新引領性和綜合競爭力的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會長趙笠鈞說。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