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刷臉支付落地北京,全面普及快了嗎?

長得好看可以「刷臉」,移動支付時代,無論長相如何都可以「刷臉」了,支付寶刷臉支付已經變成現實。

12 月 27 日,支付寶刷臉支付首次在北京落地。烘焙食品企業「味多美」宣佈在北京的三百多家門店接入「蜻蜓」,同時提供刷臉支付和人工收銀服務,支付效率提升約 60%。

支付寶刷臉支付落地北京,全面普及快了嗎?

▲支付寶最新刷臉設備「蜻蜓」. 圖片來自:OFweek 人工智能網

所謂的「刷臉」支付,即無需使用手機,通過支付寶設備「蜻蜓」屏幕上的攝像頭「人臉識別」帳號,即可在 10 秒內完成刷臉支付。與現金和掃碼支付相比,刷臉支付的效率提升,無須通過工作人員進行支付確認。

這代表這一種交互方式的改變,不需要再通過手機作為「介質」,支付速度更快捷。原本覺得移動支付打開二維碼很麻煩的人群,可能會更喜歡「刷臉」支付的方式,使用移動支付的人群可能會因此擴大。

其實在落地首都之前,支付寶刷臉支付已經在部分城市出現,主要是在便利店、肯德基、超市等消費場景中出現。今年 8 月份,支付寶在螞蟻金服開放日上宣佈,刷臉支付功能已經成熟,具備商業化能力,可以在 2019 年開始全面普及。

支付寶刷臉支付落地北京,全面普及快了嗎?

▲使用示例. 圖片來自:蛋蛋贊

「全面普及」的範圍應該是大型超市、便利店、品牌連鎖餐店等,如果把目前使用「掃碼支付」的小商家、小攤販也包含進來,這個基數要大得多。按照目前北京的落地情況,刷臉支付需要使用使用支付寶的設備「蜻蜓」,整體接入成本將會很高。

支付寶刷臉支付落地北京,全面普及快了嗎?

▲2017 年時的刷臉支付. 圖片來自:新浪科技

刷臉支付設備「蜻蜓」的成本降低得非常低,或是出現另一種更容易大範圍推廣接入的介質,「刷臉支付」才有可能完全替代掃二維碼支付的地位。

雖然理論上,刷臉支付能作為人工收銀的補充,能提升支付速度,降低人工成本。但畢竟應用的是人臉識別技術,支付寶用戶需要先進行「人臉認證」,授權自己的臉部識別特徵,這可能會引起人們對隱私的擔憂。

任何新生活方式出現之初,都會碰到類似的問題,應該維持慎重的態度,還是先放下擔憂,擁抱更好更快捷的新事物。從過去移動支付推廣的成果來看,我們對互聯網科技還是比較有信心的。「刷臉」與刷手機二維碼相比,誰會成為主流,還不可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