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休謨關於信念的理論?

我愛你871123


大衛.休謨,1711-1776。 他更出名似乎是在歷史學界。關於哲學,不少人認為,休謨並沒有說出所有該說的話。但同時又有不少人認為,他是哲學家當中一個最重要的人物——用羅素的話說,休謨“把洛克和貝克萊的經驗主義哲學發展到了它的邏輯結局”;同時,他又把康德從“獨斷的睡夢”中喚醒,由此催生了影響巨大的康德哲學。

休謨主修法律,曾先後任聖克菜爾將軍和赫爾特福爾德勳爵的秘書、愛丁堡法學院圖書館館長、擔任過國務副大臣。他在不到30歲時,寫成了他的主要著作《人性論》,共三卷,不過出版後默默無聞。休謨說,這部書“從印刷機上生下來就成了死嬰”。他後來以更加通俗的形式修訂了這部書。《人類理智研究》是修訂後的第一卷。

休謨在《人性論》中,分別討論了理智、情感和道德。理智的討論集中在第一卷中。他關於“信念”的闡述,亦在這一部分

休謨在書的《論知識的蓋然性》這一節中——這是他理論的關鍵部分——列出了七種哲學關係:類似、同一、時間空間關係、量或數的比率、性質的程度、相反、因果關係。他認為,這些關係可以分做兩類——即僅依存於觀念的關係;和觀念雖毫無變化而能使其改變的關係。類似、相反、性質的程度、量或數的比例,屬第一類;同一、時空關係、因果關係,屬第二類。

他認為,只有第一類關係給人確實的知識。其餘的關係,給人的知識是“蓋然的”——這個詞不是數學含義上的,也不是心理學含義上的,而是休謨自定義的詞彙——就是不可靠的。

比如因果關係,通常說“因為甲,結果乙”——“天下雨,地皮溼”。休謨用了一套複雜的論證,來證明這種關係是“蓋然的”。

此時,他的“信念”理論登場了。 什麼是“信念”呢?他說,就是“與當前的印象有關係或者相聯合的鮮明的觀念”。他的意思是說,平常看來對象之間必然的關聯,其實只是我們頭腦裡關於這些對象的觀念之間的關聯——因而“必然性不是存在於對象之中而是存在於心中的東西”。 舉例來說,“天下雨,地皮溼”,不是因為雨水和地溼有因果關係,而是我們的觀念裡會把這兩個“對象”聯結起來。

其實,休謨並不否定客觀存在因果關係——所以說,他仍然繼承了洛克的經驗主義。但是,他又把主觀的認識與客觀對立了起來——這又繼承了貝克萊的“我思故我在”的傳統。

對於“信念”,休謨自己反覆強調過如下的思想——

“我認識到,在這本論著內至此我已經持有的、或今後有必要提出的一切奇僻悖論當中,要算目前這個奇論最極端了,全仗牢實的證明與推理,我才能夠希望它為人所承認而打破人們的根深蒂固的偏見。在我們對這學說心悅誠服之前,我們必須如何經常地向自己重複這些話:任便兩個對象或作用,不論彼此多麼有關係,僅只單純的看見它們,決不能使我們得到兩者之間的力量或關聯的觀念,此其一;這種觀念系由於兩者結合的反覆而產生的,此其二;這種反覆在對象方面既毫無所揭露,也豪無所引起,卻靠它所顯示的常例轉變只對心靈發生影響,此其三;所以這種常例轉變與靈魂因而感覺到、但在外界從物體卻感知不到的力量和和必然性是同一個東西。”

他還說——

“關於原因與結果我們的一切推論無非是由習慣來的;信念與其說是我們天性中思考部分的行為,不如說是感覺部分的行為比較恰當。”

他又說——

“在一切生活事件中,我們仍應當保持我們的懷疑主義。我們如果相信火使人溫暖,或相信水讓人精神振作,那無非因為不這樣想我們要吃太大的苦 頭。不,如果我們是哲學家,那就只應當是依據懷疑主義的原則,出於我們感覺照那樣想的一種傾向。”假如他放棄了思索,“我感覺我在快樂方面有損失;這就是我的哲學的來源。”

概括地說,“信念”,是休謨走向不可知論的跳板。

黑格爾認為,18世紀的歐洲哲學是個過渡時期。這個時期裡,重要的有三個方面:休謨的懷疑主義;與他成為對立面的蘇格蘭哲學——其實,休謨也是蘇格蘭人,出生於愛丁堡;還有法國哲學。

美國哲學家梯利對休謨的評價是——

他是經驗主義者,因為他認為知識來源於經驗;他還是實證主義者,認為知識受到現象界的限制;他又是一個不可知論論者,認為對於本體、實體、原因、靈魂、自我、永恆、宇宙,一無所知;他也是一個人文主義者,認為唯獨人的精神世界是研究的真正對象


羅素對休謨的評價也很中肯——

“休謨的哲學對也好、錯也好,代表著十八世紀重理精神的破產。他如同洛克,初著手時懷有這個意圖:明理性、重經驗,什麼也不輕信,卻追求由經驗和觀察能得到的不拘任何知識。但是因為他具有比洛克的智力優越的智力,作分析時有較大的敏銳性,而容納心安理得的矛盾的度量比較小,所以他得出了從經驗和觀察什麼也不能知曉這個倒黴的結論。所謂理性的信念這種東西是沒有的”,“我們不得不抱有信念,但是任何信念都不會根據理性”。

但是,羅素給了休謨以充分的肯定——

“他的議論所證明的是 ——我以為這證明無法辯駁——歸納是一個獨立的邏輯原理,是從經驗或從其它邏輯原理都推論不出來的,沒有這個原理,便不會有科學”。

(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