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全面起勢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全面起勢

中國經濟週刊微信號:ChinaEconomicWeekly

中國經濟週刊官方網站:經濟網 www.ceweekly.cn

《中國經濟週刊》 記者 胡巍|全國兩會現場報道

(本文刊發於《中國經濟週刊》2019年第5期)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全面起勢

新華社

3月6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山東代表團舉行全體會議,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此次會議向境內外媒體開放。

“去年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全面起勢,今年山東將在去年的基礎上實現新的發展、新的突破。”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表示。

在媒體問答環節,包括劉家義在內的多位代表回答了記者提問。話題內容涵蓋新舊動能轉換、基礎設施建設、營商環境等方面。

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全面起勢

“過去的一年是山東發展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劉家義表示,去年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全面起勢,今年山東將在去年的基礎上實現新的發展、新的突破。

作為傳統經濟大省,山東的經濟發展曾一度領先全國。但近年來,山東經濟發展與領先省份之間拉開了不小的差距。2018年兩會期間,劉家義還曾自揭“短板”,對標杆找山東的差距。劉家義歷數近年來山東發展之落後,認為山東面臨著“由別人追著跑到追著別人跑”的窘境,提出山東需要“新舊動能轉換”。

劉家義介紹,2017年,山東省明確了經濟文化強省建設總體思路和新舊動能轉換戰略構想。2018年,形成了以新舊動能轉換、鄉村振興、海洋強省、三大攻堅戰、軍民融合、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區域協調發展、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八大戰略佈局為支撐,以全面深化改革為保障,以全面從嚴治黨為統領的整體發展格局。

劉家義指出,當前山東政治生態明顯好轉,新舊動能轉換全面起勢,改革開放力度持續加大,生態環境質量顯著提高,民生福祉持續改善,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從今年開始,我們要在已有工作基礎上,全面、深入、紮實抓落實。”劉家義說。

5年內要新建4500公里高鐵

山東交通基礎設施一度全國領先,曾有“廣東的橋、山東的路”美譽,但是這些年卻優勢不再。有記者提問山東如何補齊短板、加快互聯互通?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發展改革委主任張新文坦承,現狀不盡如人意。

“全國第一條以地方為主投資建設的高速鐵路濟青高鐵加快進程,2018年12月26日通車了,這是一個非常大膽的嘗試,為我們高鐵建設提供了借鑑,我們要用5年的時間新建4500公里高鐵。”張新文表示。

張新文介紹了山東在“鐵公機管航”五大方面的構想和規劃:高鐵方面,計劃到2022年,高鐵里程達到4500公里,5年時間徹底改變山東高鐵滯後狀態;機場方面,策劃了濟南機場的二期、三期,還有即將投運的青島膠東機場,共有6個機場建設項目,將徹底改變山東航空滯後狀況;港口方面,山東有青島港、煙臺港、日照港等3個吞吐量超過4億噸的港口,但還要思考如何從貨物港到貿易港、目的港到輸入港的轉變。

張新文介紹,為確保這些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落地,山東省謀劃了一些大的思路,從運營機制、建設機制、投入上採取了系列舉措。例如,在高鐵建設方面,推動鐵路建設公司轉型升級,山東整合了濟青高鐵、魯南高鐵等,由項目建設單位轉型為鐵路投資運營單位,併成立了1000億元鐵路基金。在機場方面,成立了山東省機場建設管理部門,整合資源,形成統一融合發展的格局。

“正因為我們意識到基礎設施是山東的短腿,所以制定了非常好、非常正確的發展路徑。”張新文表示,“方向對了,前進就會很快,相信5年內山東基礎設施會有大的改觀!”


請回到文章頂部,點擊右上方“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