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閨女愛臭美,擔心嗎?

“你這麼小就這麼愛漂亮怎麼得了”,

“你把心思都用在學習上看看”,

“你隨便穿一件就好,誰會注意你穿什麼”?,

……

孩子適當的年齡,適當的打扮裝束自己,是利於她的各方面的成長的。女孩愛打扮,其實是在尋求自我的確立,也是她們探索個體角色的方式,所以不要擔心。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無關乎大人孩子,更不在小女生或老太婆......“美”應該是優化一切文明素養的催化劑,是萬萬不能丟的。缺乏“美”這個人文元素,就很難體會到什麼才是“美好生活”!如此這般的話,我們的生活就可能“醜態百出”,人格精神也就很難提升。所以,喜愛美、欣賞美、嚮往美、追求美是人的本能。

試想!如果我們的建築、環境、家庭裝修、乃至日常生活都能更符合美的準則,那就可以花更少的錢,給生活帶來更多美好感覺,就可能會讓我們的幸福指數升高不少!當下有人把貴的當作美好,實屬最大的價值扭曲和誤區!暴發戶之所以被人垢病,竊以為主要就是把“美好”狀態扭曲掉了!

家有閨女愛臭美,擔心嗎?

所以愛美並不是洪水猛獸,甚至覺得我們的美學素養十分不夠,急需提高,而且最好就是要從小開始修煉,甚至越早越好……

從成功生養教的研究,其實孩子在3歲開始就進入“審美敏感期”。會對某種狀況某個領域特別感興趣,會不斷地進行探索,並在探索的過程中,形成對於“美”的認知;並且,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只要開始特別注重打扮時,也就是對性別角色的認同開始和接納,而女孩子一般更為敏感(相對男孩也更早熟),這些都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正常表現。

孩子需要到了6歲才會建立起穩定的性別概念,所以這個時期女孩愛美也是自我發展的需要。而到了青春期的時候,女孩的愛美又有了不一樣的意義。她們的性意識開始啟蒙,女孩們感受到了異性目光的凝視,她們會從疏遠異性而變成渴望接近。這個時候的愛美,也是自我性別意識開始成熟的表現,因為害怕孩子步入歧途而單純地阻攔了這個過程,故意給孩子負面的評價甚至以“臭美”之名打壓,對於她們的自我發展是一種遺憾,要知道如何“愛美”也是一門學問,也需要學習。

順應孩子的心理發展,適當地引導可能比單純壓抑這種需求更為理智。

家有閨女愛臭美,擔心嗎?

現代社會,女性已經越來越多地參與社會生活和競爭,但在生理和心理上,與男孩相比,女孩處在一個相對更特殊的地位。因此女孩子需要更加展示自己獨立、堅強和自信的一面,而這個也是女性不斷積極向上追求的動力之源。

所以,在“愛美”這項學問修煉上,孩子最需要的是爹媽的引導,最不需要的是壓制和評判,尤其不能讓孩子覺得“愛美是羞恥的”。竊以為愛美的媽媽就是女兒最好的榜樣,媽媽如果從小就言傳身教“什麼是美”,不斷豐富和拓展孩子對美的認識,孩子必然也會對自己的相貌、形象、審美很有自信,那麼,愛美又有什麼問題?而因為美更有魅力的女兒,何愁未來的人生不更幸福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