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頭條|發現你身邊的非遺 No.117

News

No. 117

1

公示|第一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

根據《教育部關於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建設的通知》(教體藝函〔2018〕5號),經高校自主申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推薦、專家遴選,教育部擬認定北京大學崑曲傳承基地等55個基地為第一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名單見附件),現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18年11月13日至2018年11月19日。

公示期內,如有異議,請以書面形式反映。以單位名義反映的須加蓋本單位公章,以個人名義反映的應署真實姓名、身份證號,寫明聯繫電話。反映情況的書面意見請於2018年11月19日之前通過信函郵寄、電子郵件送達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逾期及匿名反映恕不受理。

通訊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大木倉衚衕37號(郵政編碼:100816),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

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聯繫電話:010-66097226

附件:第一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名單

第一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名單

非遗头条|发现你身边的非遗 No.117
非遗头条|发现你身边的非遗 No.117
非遗头条|发现你身边的非遗 No.117

2

北京|2018“中國非遺年度人物推選活動”

為了落實十九大精神,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光明日報、光明網將組織【2018“中國非遺年度人物”推選活動】!11月15日起至12月7日,填寫推選表單,即可參與該活動。

非遗头条|发现你身边的非遗 No.117

推選流程一

按照“公平、公開、公正”的方法,嚴格參選資格、嚴格推選程序,組成“活動組委會”負責活動的執行,由“光明日報非遺傳播專家委員會”對活動進行專業把關。

三個環節

經過初選、複選、終選三個環節

投票、評選方式

本次評選活動引入候選人公示、網絡評議、各省(區、市)文化廳(局)審議等程序,並由“光明日報非遺傳播專家委員會”及專家評委以無記名投票方式進行兩輪投票。

評選產生結果

初選:確定100位入圍候選人

複選:確定30位提名候選人

終選:參照專家投票及網絡評議情況確定10位年度人物。(已當選過的中國非遺年度人物,原則上三年內不再參與評選。)

非遺年度事件:由專家委員會及專家評委推薦並最終討論確定十大年度事件。

非遗头条|发现你身边的非遗 No.117

推選範圍二

年度人物推選範圍

①近年來,尤其是本年度在非遺領域傳承中華文化基因,堅持保護、繼承、弘揚、振興,有效保護非遺,確保非遺生命力的代表性傳承人。

②努力實現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幫助非遺傳承人群增強傳承、創新能力,使非遺與當代文化相融相通的研究者、策展人、企業家和藝術家。

③勇於創新、積極探索,科學認識和把握非遺的特性及傳承演變規律,研究和出臺政策,提高非遺傳承和實踐能力,在非遺保護髮展工作中取得矚目成就的管理者。

④大力傳播非遺相關法律法規,傳播非遺保護理念、擴大非遺工作影響力的媒體人;加強非遺國際交流和推廣的傳播者;提高公眾對非遺的認知、促進非遺普及的教育者。

非遗头条|发现你身边的非遗 No.117

推選標準三

十位“中國非遺年度人物”應是能代表當前我國非遺保護髮展成績的標誌性人物,能產生廣泛的影響和社會關注度;對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具有導向性和示範性;在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具有創新性和引領性。

標誌性本年度在非遺保護領域有引領作用的標誌性人物,產生廣泛的影響和社會關注度。

導向性富有文化使命和責任感,積極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

創新性大膽探索,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努力實現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示範性因地因事制宜地開展非遺保護工作,將個性與共性有機結合,對全國非遺保護具有良好示範效應。

貢獻性堅持在非遺保護、傳承或傳播領域一線工作,並有突出或持續貢獻。

非遗头条|发现你身边的非遗 No.117

活動時間四

①初選(確定100位候選人名單)

②複選(確定30位提名候選人名單、專家推薦年度事件)

③終選(確定10位年度人物及十大事件名單)

④揭曉儀式

非遗头条|发现你身边的非遗 No.117

參與方式五

①由各省(區、市)文化廳(局)推薦候選人,每個地方不超過3名;

②光明日報駐全國37個記者站推薦人選,每個地方不超過3名;

③“光明日報非遺傳播專家委員會”及專家評審團評委推薦,每位評委推薦5名候選人及5件年度事件;

3

上海|2018大世界長三角非物質文化遺產節

非遗头条|发现你身边的非遗 No.117

11月15日至21日,2018大世界長三角非物質文化遺產節暨大世界城市舞臺中國魅力榜(長三角非遺展演項目榜)發佈活動在上海大世界舉辦。

來自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的傳承人們將以專場展演、展示互動的方式,為大家帶來豐盛的非遺大餐。

【指導單位】

中華文化促進會

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

【主辦單位】

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上海大世界

上海文化創意產業資源聯盟

【協辦單位】

上海市寶山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江蘇省南通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浙江省寧波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安徽省宣城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本次活動將以各省專場的形式逐一呈現。經各省非遺中心推選,寶山及黃浦區、寧波市、南通市和宣城市,將分別代表上海、浙江、江蘇、安徽為大家帶來長三角各地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

展演每天5場:一樓中央舞臺每天3場,每場1小時;二樓戲曲茶館每天2場,每場30分鐘。滬劇、江南絲竹、姚劇、甬劇、山歌、童子戲、花鼓戲、黃梅戲……好戲連臺。

互動展示區帶來各地工藝精品,徽墨製作技藝、宣筆製作技藝、骨木鑲嵌、南通藍印花布印染技藝、羅店彩燈……一一亮相。

11月21日下午,2018長三角戲劇曲藝保護髮展交流會將在二樓戲曲茶館召開,江、浙、滬、皖四地的非遺專家、保護工作人員將就如何振興戲劇曲藝類非遺項目進行交流,共同推動長三角傳統文化保護髮21展。11月21日晚,一樓中央舞臺還將舉行2018大世界長三角非物質文化遺產節閉幕式暨大世界城市舞臺中國魅力榜(長三角非遺項目展演榜)發佈活動,屆時各地的精選節目將匯聚一堂,共同演繹非遺魅力。

4

湖南|傳統工藝振興成果展

薪火相傳,匠心獨運。11月16日,湖南大麓珍寶古玩城熱鬧非凡,22個非遺項目集中亮相,展示了近年來湖南省傳統工藝振興成果。

非遗头条|发现你身边的非遗 No.117

2018年湖南省傳統工藝振興成果展開幕式現場

精美的瓷器、華麗的銀飾、別緻的挑花……展覽現場,逾50名非遺傳承人齊齊亮相,既有展示又有展演,為大家呈現非遺傳統工藝的精湛絕妙。

本次展覽為期7天,涵蓋苗族銀飾鍛制技藝、土家族織錦技藝、苗繡3個項目的振興成果展和醴陵釉下五彩瓷燒製技藝、灘頭木板年畫等19個傳統工藝項目的專題展。

非遗头条|发现你身边的非遗 No.117

參觀土家織錦作品

非遗头条|发现你身边的非遗 No.117

參觀湘繡展廳

非遗头条|发现你身边的非遗 No.117

展覽現場

非遗头条|发现你身边的非遗 No.117

苗繡服飾

近年來,省文化和旅遊廳以振興湖湘傳統工藝為抓手,積極探索非遺“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新路徑,在非遺衍生品開發、旅遊商品開發、文旅扶貧、鄉村振興等領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尤其是在湘西花垣縣開展苗繡振興試點,通過“讓媽媽回家”苗繡振興計劃,先後設立了20多個苗繡創業培訓基地,培訓繡娘6000多名,創造就業崗位近3000個,成為了傳統工藝振興服務社會經濟發展的生動案例。

5

海南|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展暨第二屆優秀傳統工藝進校園系列活動

11月12日,海南省教育廳和海南省工藝美術協會聯合主辦的“首屆海南省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展暨第二屆優秀傳統工藝進校園系列活動”在海口經濟學院正式啟動。啟動儀式上,海口經濟學院創建的海南省首個針對傳統工藝人才的培養基地—“海南省傳統工藝美術人才培養基地”掛牌成立。

非遗头条|发现你身边的非遗 No.117

本屆精品展和優秀傳統工藝進校園活動以“匠心之師,創新致遠”為主題,不僅展出了海南省30多位省工藝美術大師精心創作的近100件工藝作品,還組織了9位工藝美術大師開展為期五天的現場創作表演。同時,主辦方邀請了6位省工藝美術大師為在校學生舉辦傳統工藝傳承與創新專題講座,並以座談會的形式與海南省院校負責人、專業教師就傳統工藝培育與創新進行對話,為高校開展工藝美術教育獻計獻策。

非遗头条|发现你身边的非遗 No.117

海南省傳統工藝共有涵蓋衣食住行、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及醫藥、服飾等社會生活方方面面的40餘項。此次系列活動有助於振興海南省傳統工藝,發展海南省優秀傳統文化,促進美好新海南的建設。

非遗头条|发现你身边的非遗 No.117

6

浙江|海寧斜橋六所非遺文化館

為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實現合理性利用、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真正讓非遺活起來,發揮其文化價值,海寧斜橋鎮今年利用小城鎮建設的契機,通過多種方式持續加強文物保護利用。

非遗头条|发现你身边的非遗 No.117

酒文化展示館

相關負責人富宏韜介紹,從今年6、7月份的斜橋火車站、斜橋鎮皮影戲文化館,到9月份的斜橋名人館、酒文化展示館、歷史記憶館以及民俗手工藝展示館,目前斜橋鎮已經重點打造了六個非遺文化館。

非遗头条|发现你身边的非遗 No.117

歷史記憶館

沿著硤斜公路從海寧市區向西行駛十多公里進入斜橋鎮,再轉過幾條小路,一座帶有歐式風格的小樓若隱若現,斜橋火車站到了。如今經過保護與改造,裡面陳列著滬杭線的百年發展歷史。火車站一旁,還保存著一座侵華日軍當年建造的炮樓,炮樓附屬的營房中,半個多世紀以前發行的日文報紙還清晰可見。

非遗头条|发现你身边的非遗 No.117非遗头条|发现你身边的非遗 No.117

每一個館都是斜橋記憶、斜橋鄉愁、斜橋故事的體現。接下來斜橋將進一步完善館內藏品,創出斜橋特色,為非遺工作增添絢麗色彩。

7

北京|文惠券帶你感受非遺

為鼓勵市民學習、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北京惠民文化消費電子券聯合文惠券商戶戴月軒共同舉辦“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東城,湖筆製作技藝體驗之旅”系列活動,共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讓古老的智慧永不磨滅,使文化基因和民族記憶得以留存,成為現代民族文化的靈感和源泉!

非遗头条|发现你身边的非遗 No.117

文惠券弘揚非遺,帶您體驗傳承之旅

活動將深入走進東城區各大社區、街道中心,現場為市民講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展示湖筆的製作技藝,並邀請市民體驗制筆中的工序,讓市民在活動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非遗头条|发现你身边的非遗 No.117非遗头条|发现你身边的非遗 No.117

8

臺灣|張掖市非遺項目走進臺灣

由中華文化聯誼會、甘肅省文化廳主辦的“守望精神家園——第五屆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產月”系列活動先後在臺灣高雄市、南投縣舉行。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民族歌舞團與省隴劇院,省內國家級、省級非遺傳承人共同進行了6場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張掖市國家級非遺裕固族服飾、省級非遺山丹烙畫在活動期間進行了展示展覽,並與臺灣藝術大師、非遺傳承人交流互動。

非遗头条|发现你身边的非遗 No.117

展演期間,肅南民族歌舞團共表演了裕固族民歌《歌唱親愛的哥哥》、裕固族舞蹈《盛裝舞》、《婚禮》、藏族舞蹈《鍋莊》以及開場舞《鼓舞中華》、結尾歌舞《相親相愛一家人》等6個節目。開場舞《鼓舞中華》氣勢恢宏;以甘肅省獨有少數民族裕固族的民歌、服飾、風俗等非遺項目組合編排的《歌唱親愛的哥哥》《盛裝舞》《婚禮》等節目,為臺灣觀眾揭開這一祁連山下古老民族的神秘面紗;藏族舞蹈《鍋莊》展現了藏族傳統節日上載歌載舞、熱鬧喜慶的場面;結尾歌舞《相親相愛一家人》由全體演職人員聯袂演出,表現了中華民族大家庭手足相親、和睦共處、守望相助,相親相愛的場景。通過本次活動,展示了張掖堅定文化自信、保護傳承非遺取得的豐碩成果,贏得了當地觀眾和媒體的高度評價,對促進張掖與臺灣間的文化藝術交流、文化遺產傳承發展、提升張掖文化旅遊知名度與影響力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非遗头条|发现你身边的非遗 No.117

星球邀請

REC

非遗头条|发现你身边的非遗 No.117非遗头条|发现你身边的非遗 No.117
非遗头条|发现你身边的非遗 No.117

抵達自我的深度人文體驗

非遗头条|发现你身边的非遗 No.117

掃碼加入非遺愛好者社群

非遗头条|发现你身边的非遗 No.117非遗头条|发现你身边的非遗 No.117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