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案驚奇:逃不脫的業債—前世欠賬,後世變成驢子還錢

拍案驚奇:逃不脫的業債—前世欠賬,後世變成驢子還錢

本故事改編自:聊齋志異之蹇驢

俗話說得好:殺人償命,欠債還錢。

這條道理,大夥都明白。不信你看看自古以來,不管是為官的巧取豪奪,橫徵暴斂;還是經商的挖空心思,坑蒙拐騙。卻不知到的最後,你攢下的財,積下的糧,只要不是正道來的,早晚有一天,哪裡來的,卻又要還到哪裡去。

這就是“業債”。今天這個故事,就和它有關。

話說明朝成化年間,山東東昌府有一個士紳,名叫李著明,為人急公好義,慷慨樂施。四鄰八村的人,見著他都尊稱一聲:李公。

這一年,正值秋收時節,李公家裡缺了人手,需要招收一個傭工。正好,本村有一個人,平時遊手好閒不好種地,家裡生活非常困難,李公覺得鄉里鄉親,低頭不見抬頭見,也看不得別人受苦,心想著招過來讓他乾點雜活,多少也是一個幫襯。

這個傭工手裡也有點小技能,來到李家後,嘴甜心細,手腳麻利,做點採買,跑跑腿,一段時間後,看著做的還真不錯。只是,這人有個毛病--花錢手大,於是,經常地,家裡有斷頓之憂。

少不得,三天兩頭家裡老婆孩子餓的嗷嗷叫的時候,傭工腆著臉跑到李公跟前借點錢糧。這李公為人也挺大方,傭工只要張口借,總是給個一升半鬥糧,兩三吊銅錢。

最後,這個傭工也覺得有點不好意思。有一天他對李公說:“您看,我這總是讓您接濟著過日子,我這三四口人才不至於餓死,但這總不是個長久之計啊。”

李公笑呵呵的說:“那你看吧,你要是覺得做點其他的能把日子過順當了,我也支持。大家都是鄉鄰,別不好意思!”

傭工琢磨了一下,吞吞吐吐的說:“我看現在販雜糧得利豐厚,我想從您這借上一石綠豆當本錢,做做這個小生意,您覺得呢?”

拍案驚奇:逃不脫的業債—前世欠賬,後世變成驢子還錢

聊齋志異的插圖

李著明想著,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讓這一家子擺脫生活困境,是好事。於是就慷慨的答應了。

這個傭工興高采烈的把一石綠豆揹走了。卻不想,這一走,卻是杳無音訊。一年多後,李公想起這事,估摸著這傭工做生意肯定是賠了,看他家人也是可憐,也沒有追著要。

三年以後,李公為了溫習功課,借住在一座寺廟裡讀書。

一天中午,他正伏案小睡。突然,朦朦朧朧之間,看見借綠豆那個傭工挑簾進了房間。滿臉憂傷的對李公說:“唉,四年前我借了您一石綠豆,今天過來還賬了。”

李公急公好義的性格又發作了,急忙安慰說:“咱不急啊,你看,平時裡鄉鄰們借我錢糧的不在少數,我也沒催著他們還啊,誰沒有個缺短的時候呢?”

這傭工面帶羞慚的說:“話是這麼個理兒,可是啊,我要是給你做了事情,得利一千兩也可以不還。但若是無緣無故受了你的錢,一升半斗的也不能昧下啊。”說著,傭工悶頭轉身就走,不再發一言。

李公想要去追,卻覺得兩腳像生了根一樣,拔不動腿,一著急,猛然驚醒,卻發現是一個夢。

李公心裡正覺得狐疑,就在這時,家人過來送飯,一邊擺盤置碗,一邊說:“先生,昨晚上咱家那頭母驢下崽了,又高又大。”

李公恍然大悟:“難道,這個驢崽,就是他來還賬了嗎?”

過幾天,李公回了家,專門跑到牲口棚去看那個驢崽,還玩笑一樣用那個傭工的名字呼喚它。結果神奇的是,這個驢崽一聽見李公用傭工的名字叫它,立刻溜溜達達的跑了過來,還用臉親暱的蹭著李公的手。

拍案驚奇:逃不脫的業債—前世欠賬,後世變成驢子還錢

冒名頂替的欠賬驢

李公嘆息說:“看來,你真是他啊。只是不知道,你怎麼來還我那一石綠豆呢?你都變成驢了,也不會種啊!”

時光如水,日月如梭,轉眼間大半年過去了。這天李公出門散步,剛到大門口,就看見家人領著一個獸醫急匆匆的跨門進院。

李公問:“家裡牲口怎麼了?”

家人一拍大腿:“哎呦,昨晚上我把一匹烈馬和那個驢崽拴在一個槽上吃料,結果那馬太皮了,一腳把驢崽的腿給踹斷了!”

李公一想,這下得過去看看。人家畢竟還是咱鄉親呢!

到得後院一看,可不,這個驢崽都瘸了。

獸醫檢查了檢查,砸吧著嘴說:“這傷有點重啊。在您家裡可不大好照顧。這麼著,我把這驢牽我們家去,慢慢給它治。如果有幸給它治好了,我順手把它賣了算了。到時候,賣的錢咱倆對半分,行不?”

李公想了想,還能怎麼樣,就這麼著吧!

過了幾個月,獸醫顛顛的來了,得意洋洋的說:“嘿,李先生!我把那驢賣了啊!這是您該分的錢,一共一千八百文。”

李公接過錢,歪著腦袋算了算賬。

可不,那一石綠豆的錢,賣了差不多也正好是一千八。

看來,這人吶,千萬別欠賬,欠的賬你活著賴賬不還,死了轉世變成畜生,也得一分不少的把帳還清了。

這正是:業債終須都還盡,因果循環往復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