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為何在都城2500公里外建城?江南屬於商朝地界?真知堂說上古史

商為何在都城2500公里外建城?江南屬於商朝地界?真知堂說上古史

商代獸面紋銅饒,湖北出土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

前兩天發表了一篇關於江西新幹大洋洲商代青銅器以及商代城址牛城吳城的文章,關注的朋友還挺多的。

讀史,並不是完全相信史書上的記載,而是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從而以真實的證據來推定語焉不詳的上古史實,這才是讀書和研究歷史者應當具備的歷史觀。

商代的南方,據目前的權威表述而言,商代的勢力範圍大約都在黃河流域。史料記載商後期武丁中興時期,疆域“東不過江黃,西不過氐羌。南不過荊蠻,北不過朔方”。

換而言之,就是大商朝的國土,東至黃河中下游(未佔領山東全境),西至黃河河東地區(河套地區的陝西渭河平原屬於蠻夷之地,所以分封給了周先祖古公亶父)。南不過湖北(荊蠻指荊州地區的蠻夷,守住了襄樊則湖北以南商不能下),北不過朔方(山西朔州,此為華夏重鎮,太原盆地,汾渭平原之北方屏障)。

商為何在都城2500公里外建城?江南屬於商朝地界?真知堂說上古史

湖南出土的商代豕尊

江漢湯湯,商邑南鄉

確實,如果僅就武丁時期的疆域而言,則商代的勢力範圍從來沒有打到過今天的湖南湖北江西一代,也就是所謂的江南地區。但是,除了著名的江西新幹大洋洲商代遺址,吳城,牛城遺址,還有著名的湖北黃陂盤龍城遺址,都是典型的商代城市遺址!湖北除了盤龍城以外,據筆者所知,還有秭歸,大冶等地都發現了商代遺址。大冶銅綠山遺址更是商代銅礦是重要來源地,這點和江西新幹遺址有異曲同工之妙。

還有在湖南寧鄉出土的數量眾多的商代青銅重器,如四羊方尊,人面方鼎等,這些河南都沒有的青銅器,它所暗藏的是什麼上古密碼呢?

商為何在都城2500公里外建城?江南屬於商朝地界?真知堂說上古史

山東出土的商代青銅鉞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

按照武丁時期的疆域而言,湖南,湖北,江西商代都屬於荊蠻之地。難道荊蠻有這麼先進的青銅文明?或者這裡本來屬於商代方國?也就是說荊蠻之國,早於臣服於商王,所以,才能在盤龍城和大洋洲發現那麼多精美的風格極為類似於河南商代京畿之地的青銅器?或者大膽的推論,此地早期曾經屬於商朝?讓我們去史料中尋找一番吧。

史料無載,謎之江南

查閱《史記 殷本紀》,僅有寥寥數語:

“帝太戊時。。。殷復興,諸侯歸之,故稱中宗。中宗崩,子帝中丁立。帝中丁遷於隞。河亶甲居相。“

”帝中丁崩,弟外壬立,是為帝外壬。帝外壬崩,弟河亶甲立,是為帝河亶甲。河亶甲時,殷復衰。”

看了半天,一個關於荊蠻的字也沒有!那麼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卜辭中有相關記載嗎?

商為何在都城2500公里外建城?江南屬於商朝地界?真知堂說上古史

安陽出土的甲骨文卜辭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

甲骨文中的方國,主要有西北的鬼方,工方,土方,羌方,氐方,周方。東邊主要是人方,也就是東夷。南邊主要是淮夷,徐方,荊方(荊蠻)。

這裡的蠻夷,其實倒沒有蔑視的意思。《尚書 禹貢》曰:“五百里甸服。。。五百里侯服。。。五百里綏服。。。五百里要服,三百里夷。。。五百里荒服,三百里蠻。。。

”這是什麼意思呢?

商為何在都城2500公里外建城?江南屬於商朝地界?真知堂說上古史

三星堆出土的商代青銅鳥

它指的是古代天子國家方千里,距離國都500裡-1000裡之地為諸侯之國。1000-1500裡之地為傳播文教,派兵鎮守之地。

1500-2000裡為要服,就是不從中央的夷人之地。2000-2500裡之地就是蠻人之地了。再遠點,古人就沒概念了。

所以,荊蠻,指荊州之人遠離商代中央2000裡,淮夷指淮河下游之人遠離商代中央1500-1800裡。

可見荊蠻,確實遠離商代中後期的統治中心安陽,所以才被稱為荊蠻。

商代後期武丁的主要戰爭對象,都是附近的山東東夷,北方土方,鬼方,西北的羌方,南邊的淮夷,徐方。後來被周武王所滅,主要原因也是因為商紂王當時把重兵拿去征討東夷,再者沒有防備遙遠的西伯侯姬發(周方)。

看到這裡,讀者要說了,你說了半天,忽悠我們呀?

商為何在都城2500公里外建城?江南屬於商朝地界?真知堂說上古史

湖北盤龍城出土商代青銅鉞

商湯伐荊,重兵江南

絕不是忽悠大家。筆者讀史,發現一個驚人的秘密!那就是:

商代早期的疆域曾經遠達湖南湖北和江西一代!到了河亶甲時期,由於來自於鄭州東邊的洗人攻擊商朝國都亳(鄭州),河亶甲被迫遷都相,也就徹底的放棄了湖南湖北江西流域的領地。

商朝的疆域範圍大大縮水,到了中後期盤庚遷都安陽,武丁中興,其直接領地也南不過荊蠻。

證據何在呢?答案就在不為史學家重視的古本《竹書紀年》裡!

《竹書紀年》是怎麼說的呢?

商為何在都城2500公里外建城?江南屬於商朝地界?真知堂說上古史

新幹大洋洲出土商代青銅胄

“帝桀。。。二十一年,商師徵有洛,克之。遂徵荊,荊降。。。”

“帝大戊。。。五十八年,城蒲姑。六十一年,東九夷來賓。。。,廟為中宗。”

“仲丁, 自亳遷於囂,於河上。 六年,徵藍夷。九年,陟。

外壬,居囂。邳人、姺人叛。十年,陟。

河亶甲,元年庚申,王即位,自囂遷於相。 三年,彭伯克邳。四年,徵藍夷。 五年,姺人入於班方。彭伯、韋伯伐班方,姺人來賓。九年,陟。”

看懂了嗎?我來給大家解釋一下:

商為何在都城2500公里外建城?江南屬於商朝地界?真知堂說上古史

婦好墓出土的商代玉扳指(射箭用)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

第一條說的是商侯天乙履,也就是商湯在夏桀二十一年,征服了荊,也就是從鄭州打到了湖北。(湖北地區的商代城址,特別是盤龍城,屬於商早期遺址,可視為商湯征服荊人建立城池的證據,大冶的銅綠山銅礦應該是商人伐荊的目的之一)。商朝建立之前,荊已經臣服於商,此時勢力範圍還在湖北,未達湖南和江西。

第二條說的是商早期的中宗中興,此時由於太甲被伊尹放逐一直到大戊時期,商王武功大盛,在山東建立蒲姑城,三年後,山東半島的東九夷來朝見大戊。表示臣服。可見商的勢力範圍到了山東地區。

第三條說的是仲丁遷都於囂,征討藍夷(應該是失敗了,搞不好還受了傷,幾年後死了)到了外壬時,不止是藍夷,還有邳人、姺人 也起來造反。外壬在位十年就死了,河亶甲即位之後,再次遷都於相

商為何在都城2500公里外建城?江南屬於商朝地界?真知堂說上古史

新幹大洋洲出土的商代青銅矛

亶甲遷相,江南淪喪

邳,就是今天的邳州,屬於江蘇徐州,三國演義裡的下邳,就是這裡。姺在什麼地方就不知道了。班國所在也無考。但可以大約知道的是,河亶甲時,由於征討藍夷失利,位於鄭州東邊的邳人、姺人也起來和商朝對著幹,而且一定是威脅到了商都所以,河亶甲才放棄了黃河南岸的鄭州北遷移到了相。

這個相在什麼地方呢?相,就是古代的相州,也就是河南安陽內黃縣附近。這個以後再寫文論述了。

文章到這裡,您看明白了嗎?

由於河亶甲放棄了亳都北遷到安陽,早先商湯和大戊時期征伐下來的荊州地區(大戊到達江西新幹)全部被放棄了。而孤軍深入的商朝軍隊,不得以繼續留守在新幹牛頭城,並與當地土著吳城長期對峙,直到商後期再次與商朝中央取得了聯繫。但這已經是商武丁時期的事情了。這支商軍在江西新幹地區獨立堅守了近百年!

商為何在都城2500公里外建城?江南屬於商朝地界?真知堂說上古史

湖北盤龍城出土的商代青銅刀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

最後,再來梳理一下本文的邏輯過程:

大前提:商代早期江南有湖北盤龍城遺址,商代中期有江西新幹大洋洲和牛頭城吳城遺址,商代湖南發現大批青銅重器窖藏。由此可見商代早中期商人勢力範圍確實到了江南地區。

小前提:《竹書紀年》記載了商湯征服荊,荊即包括上述地區。河亶甲時,遷都河南相州,目的為躲避來自於東方徐州一代的邳人姺人和藍夷,也就是放棄了鄭州以南地區。

結論:商代早期都於亳時,荊(湖北,湖南,江西)等地都屬於商王派重兵駐守之地,也就是《尚書》中說的“”五百里綏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奮武衛。“之地。商王朝在此駐守重兵的目的,極大可能是為了此地盛產的銅和錫!這種銅錫是製作青銅的必須原料,在當時相當於今日的黃金。

商為何在都城2500公里外建城?江南屬於商朝地界?真知堂說上古史

安陽殷墟商代車馬坑

文章到此,揭開了商代早期歷史上一個驚人的秘密。

從商湯到大戊,一直努力經營湖北,湖南,江西這塊土地。可惜到了河亶甲手上,被他丟了。

商王朝遷都之後,此地重新變成荊蠻之地,留守的軍隊最後也成了荊蠻的一份子,直到西周建立之後,才把現今的漢水流域收回,分封了漢陽諸姬(湖北漢水流域的多個西周王室姬姓諸侯國)以抗荊蠻。把荊蠻之楚,封了個弼馬溫一樣大小的子爵。荊蠻才正式併入中原,成為後世春秋戰國之大國楚。

本研究成果,為真知堂上古史研究獨家,首次發表於網絡平臺,請勿抄襲和剽竊。

分享真知識,傳遞正能量!如果你也喜歡收藏和中國歷史文化,歡迎關注瓷器鑑定真知堂!謝謝你的收藏和轉發!圖片來源於網絡,感謝原作者的辛苦工作。

需要更多歷史文化和文物鑑定知識和圖片,可以百度瓷器鑑定真知堂!去筆者博客尋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