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輔佐唐太宗共創貞觀之治的大業,死後為何被皇帝砸毀了墓碑?

生活漫談君


魏徵——唐太宗的鏡子。

唐太宗和魏徵被看作是史上賢君與直臣的楷模。唐太宗李世民曾經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知興衰,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魏徵活著的時候,唐太宗把他當作“鏡子”,還主動結為親家。魏徵去世時,唐太宗傷心地說“我失去了一面鏡子”。然後廢朝五日,並且親手給魏徵撰寫碑文。

唐太宗是歷史上少有的開明君主,為了開創大唐局面,實現千古一帝的夢想.。他讓魏徵時刻提醒和勸諫自己。在國家大事上,魏徵象一位元老,旁徵博引,口若懸河。


不顧皇帝顏面,直言上諫

在皇帝的私生活上,魏徵象一位長輩,苦口婆心,聲淚俱下。據記載,魏徵在為唐太宗效力的17年內,諫奏達200多次,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等各方面,甚至連皇帝的私事都要管上一管,很多的時候竟讓皇帝下不了臺。

魏徵比唐太宗大20歲,唐太宗虛心接納魏徵的諫言,二人配合默契,在魏徵的輔佐下,唐太宗貞觀年間出現了“貞觀之治”的盛世景象。

貞觀17年,魏徵病逝,唐太宗非常傷心,想要厚葬魏徵,可是他老婆卻說魏徵生前簡樸,死後搞豪華的葬禮非他的願望。魏徵下葬時,,只用小車裝著棺槨,然後唐太宗領著文武百官出城相送。這種禮遇是極高的。


可是兩人如此深厚的感情,唐太宗卻因為一件事,令人把他親自給魏徵寫的墓碑給砸毀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魏徵引薦之人為叛逆者,遂引起太宗懷疑。

原來魏徵在世的時候,曾經給唐太宗推薦過吏部尚書侯君集和中書侍郎杜正倫,說此二人有宰相之才。而魏徵死後,杜正倫就因罪被罷免了。而侯君集更因為參與謀反被處死。於是唐太宗懷疑魏徵是和他們一黨的。因此下令砸了魏徵之墓碑。


(魏徵之墓)

貞觀19年,唐太宗御駕親征攻打高句麗,戰爭雖然取得了勝利,但沒有滅亡高句麗,而唐軍也損失了2000多人,令唐太宗很懊悔。遇上此等懊悔之事,唐太宗不由得感嘆道:“如果魏徵在的話,事情也不致於此。”於是唐太宗又令人重立魏徵墓碑。

期待您的關注!請賜評。


史裡淘聲


大家好,我是歷史漫談君。今天我們看下魏徵的故事。

魏徵,現作“魏徵”,字玄成,隋唐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和史學家。

他直言進諫,輔佐唐太宗共同創建“貞觀之治”的大業。 官至光祿大夫,封鄭國公,諡號“文貞”。

他著有《隋書》序論,《梁書》、《陳書》、《齊書》的總論等。其言論多見《貞觀政要》。其中最著名,並流傳下來的諫文表---《諫太宗十思疏》。



下面我們看看魏徵的“大事記”。

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事變,將李建成、李元吉等誅殺。魏徵是李建成的部下,李世民派人把他帶問道:“你為什麼要離間我們兄弟?”魏徵回答說:“太子要是按照我說的去做,就沒有今日之禍了。(潛臺詞:今天死的就是你李世民了)”李世民見魏徵說話直爽,於是赦免他並用為詹事主簿。

貞觀元年(627年),李世民任命魏徵為尚書左丞。李世民有志建立盛世,多次於臥榻召見他詢問得失,魏徵直言不諱,前後上諫兩百多事,深得太宗讚賞。

貞觀十年(636年),長孫皇后去世,葬於昭陵,諡號文德皇后。長孫皇后入葬後,李世民對她思念無法停止,便在宮中建起了層觀,終日眺望妻子的陵墓,還讓大臣陪同悼念。

一次李世民讓魏徵陪同,並指著昭陵的方向問他是否看清了,魏徵裝作沒看見。李世民頓時著急,問“怎麼會沒看見,那就是昭陵啊!”魏徵聞言回答說“以為陛下望的是獻陵,原來是昭陵啊!” 獻陵是高祖李淵的墓。李世民聽後明白魏徵的話我是在提醒自己,不要只顧及思念亡妻而忘了父親。於是便哭著下令拆掉了層觀。

貞觀十七年(643年)魏徵病死,李世民非常傷心,併為此廢朝五天。追贈他為司空、相州都督,諡“文貞”。

魏徵死後,李世民對身邊的侍臣說:“用銅鏡可以端正自己的衣冠,以古史作為鏡子,可以知曉興衰更替,以人作為鏡子,可以看清得失。我經常用這樣的方式防止自己犯錯,但現魏徵徵去世,我少了一面鏡子。

那這樣優秀,如此被皇帝器重的魏徵,為何會在死後被皇帝砸了墓呢?

不久之後,侯君集以謀反罪被處死,杜正倫被罷免,魏徵曾經向李世民推薦這兩人,說他們有宰相之才,魏徵又拿自己前後的諫辭給史官褚遂良,李世民開始懷疑魏徵是不是侯君集一黨的。

這兩個罪名很嚴重,雖然魏徵只是可能於此有關。一是涉及謀反,這可是要族誅的大罪。二是洩露國家機密,此事尤為李世民所厭惡,多人因此被貶官丟爵。

於是李世民手詔取消衡山公主與魏徵長子魏叔玉的婚約。並推倒了魏徵的墓碑。


貞觀十九年(645年),李世民親征高句麗,勞師遠征而沒有滅掉高句麗,班師途中不禁慨然嘆息說:“魏徵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於是立命馳驛以少牢之禮祭祀魏徵,又重立紀念碑。

可他真的後悔了嗎?沒有!過來一段時間李世民又要親征高句麗,雖然沒有落實,不過可見他根本沒有後悔。

我們來分析一下魏徵的遭遇。有很多人可能為魏徵打抱不平,可是我覺得魏徵得到這樣的結局,也是有其原因的。

首先,魏徵雖然是一個諫臣,可他還是一面巨大的幌子。他的重要性沒有史書中描寫的那麼高。李世民重用原本是太子黨的魏徵,一方面是證明自己虛心納諫,只要你說的對,身份我不管。另一方面是證明自己度量大,有容人之長。而李世民雖貌似對魏徵言聽計從,而落實方面就不好說了。比如因為同一件事魏徵多次進諫,就可以看出李世民根本沒聽他的進行改正。

其次,是太宗心態的變化。人老了會糊塗,皇帝也是人,他也一樣。李世民雖然早年勵精圖治,可是到了貞觀中後期就漸漸發生了變化,變得像個昏君,沉迷於聲色犬馬,喜好武功,不喜歡聽人勸。所以魏徵的地位也慢慢在李世民心中下降,李世民對魏徵也沒有那麼好了。

最後,是魏徵的個人原因。我感覺魏徵過於中二,李世民的啥事他都敢發表意見,不給他留任何臉面。甚至氣的李世民說出會須殺此田舍翁這樣的話。很多時候,李世民雖然聽了他的建議,但內心卻是不高興的,比如上文中的昭陵獻陵問題。日積月累,在李世民心中,魏徵就逐漸由一個好人變成了一個不咋樣的人。魏徵死後,由於李世民聽不到魏徵的建議,只是回想起魏徵氣他的場面,魏徵地位就一落千丈了。

所以,魏徵的人生可以說是一個開口向下的拋物線,先上升後下降。升的快,也跌的慘。魏徵的悲劇,一方面是李世民的原因,另一方面是他咎由自取。

推倒的墓碑可以重豎起來,改變的心態可以嗎?墓碑豎起來了,魏徵在李世民心中卻起不來了。只剩下史書中那一段君臣佳話,可是這佳話中,又有多少苦澀呢?


歷史漫談君


我是孫老師,我來回答。

關於魏徵墓碑被砸,我覺得是和魏徵想借皇帝之名來流傳青史的原因!且聽分析

首先,我們不可否認的是魏徵確實是大才,不管前期在輔佐李建成還是後面輔佐李世民,為了唐朝魏徵也算居功至偉!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質問魏徵,魏徵不卑不亢說,如果當初李建成早點聽我的,你李世民就是這個下場了。李世民一聽,覺得這魏徵估計確實有才能,就委以重用。魏徵在職期間,看到李世民也是一個明君,加上他也是一個治世良臣,就盡心盡力的輔佐李世民。


其次,魏徵是出了名的諫臣。一看到李世民不務正業就不由分說的直接批評。好在李世民心胸足夠寬廣,基本上都採納了建議。有很多故事,我就不一一贅述了。

按理說這種君臣和睦的局面,魏徵應該能得到極大的殊榮,但最終卻被皇帝砸了墓碑,主要原因在於魏徵這個人想留名青史,把自己之前給皇帝的意見和批評皇帝的材料全部整理好,讓史官如實記載!李世民一聽到這個消息,肯定十分惱怒啊。之前挨你批就算了,現在你還想借著這個名垂千古啊。這是當皇帝的自尊心,拋開其他的不說,就這一點,皇帝權威不容挑戰!於是便有了魏徵墓碑被砸的結果。


其實魏徵即使不把這些東西交給史官,他也能留名千古,可惜人都有慾望啊!

謝謝你的閱讀和評論。我是孫老師,專注歷史領域,記得關注我哦


孫老師說歷史


唐太宗嘗言,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魏徵歿,朕亡一鏡矣。魏徵敢諫,對太宗為政多為補益,其死“上登苑西樓,望哭盡哀”。

但他生前向太宗屢以侯君集,杜正倫可大用為諫,後侯君集謀反,杜正倫不謹,一被誅,一被黜。於是太宗遷怒於魏徵,“而踣所撰碑”。時貞觀十七年事。

魏徵為臣,可為正矣,而知人未明,終受其累。

貞觀十九年,太宗徵高麗,未達其志,回念魏徵感慨萬分,乃派人致祭,重立其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