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鶴城文化生態(十三)

青民俗|品读鹤城文化生态(十三)

齊齊哈爾

蒙古族

春節

青民俗|品读鹤城文化生态(十三)
青民俗|品读鹤城文化生态(十三)

地球不爆炸我們不放假!小可愛們,新一期的民族民俗如約而至啦~隨著元宵節落下帷幕,新年也離我們漸行漸遠,回想過春節彷彿就發生在十幾天前...不過沒關係,雖然新年離去但我們接踵而來~讓我們一起抓住新年的尾巴穿越時空去感受蒙古族的春節吧......

青民俗|品读鹤城文化生态(十三)
青民俗|品读鹤城文化生态(十三)

查干薩日,

直譯過來就是白月,

是蒙古族一年之中最大的節日,

相當於漢族的春節,

傳說與奶食的潔白有關,

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

蒙古族聖潔的白月習俗創立於十三世紀並傳承至今。

青民俗|品读鹤城文化生态(十三)

內蒙古和青海、新疆等地蒙古族的節日時間與漢族春節時間相同。由於生產生活條件和客觀環境不同,蒙古族過春節具有十分濃厚的草原遊牧文化特色。

青民俗|品读鹤城文化生态(十三)

除夕,蒙古人稱之為“畢圖恩”,意思為“閉合之日”。這一天,孩子們從睡夢中醒來時,大人就會囑咐:千萬不要吵架生氣,更不要說不吉利的話。除夕夜,等到天完全黑下來後,一家人聚齊,舉行祭火儀式,迎接火神從天上返回人間,祈禱來年大吉大利。除夕夜的祭火儀式非常簡單,和日常祭火一樣。

青民俗|品读鹤城文化生态(十三)

臘月二十三以後,即準備過春節。衣食住等方面皆與平日不同。食物方面,要製作炸油子,花樣繁多,尤其是供佛之物,力求美觀。其次是包餃子,俗稱“黃饃饃”或“扁食”。

青民俗|品读鹤城文化生态(十三)

除夕是閉合之日,也是團圓之日,外出的人都會趕在這一天前回到家裡團聚。因此,除夕的午夜飯以吃完整的羊頭(未卸開頜骨的)、蒙古包子、蒙古蒸餃等具有完整外形的食物為吉利。全家人歡聚一堂,享用團圓飯,彈琴奏樂,盡情歡樂。

青民俗|品读鹤城文化生态(十三)青民俗|品读鹤城文化生态(十三)

蒙古族白月節的傳統食物分為熟制紅食和白食,熟制紅食分為全羊、羊背、蒙古包子、蒙古蒸餃、手把肉等;白食分為全系列傳統奶食、金吉、白月餅乾、黃油果子、蒙古糕點、馬奶酒、酸奶等。各地區牧人對金吉、白月餅乾、黃油果子的稱謂不盡相同。

青民俗|品读鹤城文化生态(十三)

金吉的裝盤餅乾是從三個面或五個面開始向上擺放,分別代表撐起火撐子的三個吉祥石塊,祝福牧人五臟健康、祈福蒙古五畜肥壯。金吉更是代表對家中長輩的感恩和衷心祈福,長輩越長壽,金吉的層數就越多,這個吉祥寓意也漸漸演變到蒙古人日常生活習俗中。

青民俗|品读鹤城文化生态(十三)青民俗|品读鹤城文化生态(十三)
青民俗|品读鹤城文化生态(十三)

年三十是最為熱鬧的一天。全家人皆著新制作的蒙古袍,顯得精神煥發。上午,先要上供祭佛,在佛祖供臺上擺上各種奶食、油食,擺成小塔形狀,上面還要插上特製的金銀花。再用十二個小銅盅倒滿白水,然後點上長明燈。同時開始貼對聯(用蒙文書寫)。晚上備好飯菜後,在院外找一平地,鋪好新氈,擺上酒席,開始祭祖。長輩複誦著祖先名字,將酒一杯杯灑在地上,灑向天空。祭祖畢,全家上席。晚輩給長輩敬酒稱辭歲酒。此日,全家不分男女老幼,皆可盡情娛樂,男人多下蒙古象棋,婦女兒童玩“羊拐”,一夜不睡,直至天明。

青民俗|品读鹤城文化生态(十三)青民俗|品读鹤城文化生态(十三)
青民俗|品读鹤城文化生态(十三)

初一凌晨,擺上宴席,先由晚輩給長輩敬酒,行跪拜禮。男人雙膝下跪,頭往下低時雙手上下襬動。長輩以吉祥言語作為回報。未婚女子與男人一起跪拜,而已婚女子則右膝下跪,右手在面額右側上下襬動,新媳婦則須唱歌。然後便開始外出拜年和迎接前來拜年者。

青民俗|品读鹤城文化生态(十三)
青民俗|品读鹤城文化生态(十三)青民俗|品读鹤城文化生态(十三)

人們跨上早已備好的駿馬,三五成群地奔向“浩特”(村鎮),逐個地串蒙古包。串包中,先要給長輩叩頭祝願,其後由主人家的女婿為前來串包的客人敬酒,按習慣此酒每敬必喝,通常是載歌載舞,氣氛熱烈。串包男女經常利用此機會賽馬,尤其是青年男女更不相讓,茫茫草原,縱橫馳騁,冰冷大地上奔淌著生命的熱流,預示著來年無盡的希望。

青民俗|品读鹤城文化生态(十三)青民俗|品读鹤城文化生态(十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