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贖:當黑暗孤獨只剩下思想,我們也必須心存希望


肖申克的救贖:當黑暗孤獨只剩下思想,我們也必須心存希望


阿甘正傳,說了一個傻瓜的幸運人生;肖申克的救贖,說了一個聰明人的倒黴20年。

而我們是那種人,時而糊塗,時而清醒,彷彿會點什麼,又一如所知,日子這樣過著,活這麼幹著。

夕陽,屋頂,獄友,啤酒,這畫面永遠不會忘。

《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一直佔據著豆瓣電影TOP250的第一名。

這部誕生於1994年的電影,沒有動作,沒有特效,甚至沒有美女,但直到今天它仍是不可超越的經典。

因為它是一個關於“希望”的故事,而“希望是好事——甚至也許是人間至善,而美好的事永不消失。”

影片講述了銀行家安迪被指控殺了他的妻子和情人,身陷囹圄,在獄中遭受了各種折磨。

但他憑藉自己的知識,成了監獄長的“得力助手”,後來一次偶然,一名盜竊入獄的小偷無意中說出了案件的真相,但獄長不願意幫他翻案,還殺死了那名小偷。得知真相的安迪決定通過自己的救贖去獲得自由,最終逃出了監獄。

其實這樣的電影更適合夜深人靜時獨自品味,也許只有一個人的房間、陰沉的天空、安靜到只聽得見鐘擺聲的壓抑,才能真正體會到安迪在監獄裡獨自徘徊時對自由的強烈渴望。

也正是這種對自由的渴望,驅使安迪用了19年的時間,用一柄比鉛筆大不了多少的手錘,挖通了一條通往自由的道路。這條路,他的獄友瑞德認為至少600年才能挖通。

有些鳥是註定不會被關在籠子裡的。因為它們的每一片羽毛都閃耀著自由的光輝。


肖申克的救贖:當黑暗孤獨只剩下思想,我們也必須心存希望




肖申克的救贖:當黑暗孤獨只剩下思想,我們也必須心存希望


我最開始對監獄的認知都來自這部影片。外表威嚴正派,實則偽善的監獄長,充斥著暴力和強權的獄警,沒有人權,沒有平等,沒有自由,生命如同草芥。

典獄長利用罪犯做苦役,為自己撈得不少好處。獄警對囚犯亂施刑法,甚至將囚犯活活打死。整個監獄就像被高牆所包裹的小社會,蜷縮在這個世界的一個小角落,與世隔絕,黑暗又血腥。

肖申克就像被籠罩在黑夜裡的盒子。從未有過光明,也從未想過打開透氣。

影片中,瑞德說“監獄的高牆很有趣,剛開始你恨它,等到足夠的時間過去後,你的心裡開始適應它。再一段時間過去後,你的心裡開始依賴上它了。這就是制度化。”

多年的監獄生活已讓這些人無法融入社會。在監獄圖書館呆了50年的布魯斯,為了不被假釋,竟然通過傷害獄友來達到留在監獄的目的。

這奇怪嗎?自由本是人們渴求的東西,可是布魯斯們早已被監獄的制度化控制了,離開了這裡他們無法生存,他們與社會現實生活的脫節讓他們不知所措。

最後出獄的布魯斯終究還是選擇了懸樑自盡,這對他來說或許才是解脫吧。


肖申克的救贖:當黑暗孤獨只剩下思想,我們也必須心存希望




肖申克的救贖:當黑暗孤獨只剩下思想,我們也必須心存希望


影片一直處在快節奏的表演中,情節環環相扣,銜接緊密。

導演一直避免出現鮮豔的顏色,灰黑色的畫面,讓人感到很難呼吸,黑暗,壓抑。

直到安迪在監獄圖書館中發現了一張《費加羅的婚禮》的唱片,冒著被槍決的危險將它在擴音器裡播放,動人的一幕出現了。

監獄裡所有的人,不論犯人還是獄警,都停下手頭的事情,聚精會神的聆聽這美妙的音樂,雖然不一定都能聽懂,但這一刻大家的心靈是如此的寧靜,沉醉其中。

這時,影片才有了一絲讓人舒緩的,透入一絲清新的空氣,讓觀影者有了長舒一口氣的時間。

當然後來安迪受到了懲罰,被關進了禁閉室,等他被放出來,有人問他為什麼在那黑暗狹小的屋子裡沒有瘋掉,他說了一句很經典的話“I had Mr Mozart to keep me company .(我有莫扎特陪伴我)”然後他指了指腦袋,又指了指心臟“It was in here.(就在這裡)”。

安迪為什麼會對這首歌如此情有獨鍾,因為《費加羅的婚禮》的主題是對自由思想的歌頌,對光明的嚮往。這和安迪內心深深的契合著。

安迪本身不屬於這裡,它是一隻渴望自由飛翔的鳥,而“有種鳥是關不住的,它們的羽毛充滿光芒,你會覺得把它們關起來是種罪惡。”

在從500碼長的汙濁的小水道里爬出來後,安迪自由了,在這十九年裡,安迪把對生命的韌性,發揮到了極致。


肖申克的救贖:當黑暗孤獨只剩下思想,我們也必須心存希望




肖申克的救贖:當黑暗孤獨只剩下思想,我們也必須心存希望


安迪越獄後,瑞德在監獄中思念安迪,頭一次有了目標走出高牆,去安迪告訴他的那顆橡樹下,看看安迪到底留給自己的是什麼?

安迪很聰明,他沒有告訴瑞德橡樹下到底有什麼,只留給他一份猜想,也是,一種對自由的渴望。


肖申克的救贖:當黑暗孤獨只剩下思想,我們也必須心存希望


最後一次假釋申請時,瑞德說“我回首過往,一個年輕、愚蠢的小孩,犯下了滔天大罪,我想和他談談,我想和他講道理,告訴他做人之道。

但已不能了,那孩子已無影無蹤。只剩下這個老人,我得這樣生活下去。改過?只是胡說的字眼,你繼續蓋你的印章吧,小老弟,別再浪費我的時間了。說句實話……我不會再說了。”

這是瑞德對生命、對自由的重新領悟。他坐上了前往南方的列車,去尋找他的老朋友安迪。

“我發現自己是如此的激動。我想這是我長久看著的瑞德,第一次如此輕鬆,就像重生,他從此可以跨過山和大海,也可以穿過人山人海,可以在那個太平洋的小島上感受風,感受雨,感受陽光……”

整部影片壓抑卻又處處充滿著希望,這並不矛盾,就像安迪是在一個夜晚發現妻子偷情,意外的發生命案的,但同樣也是在一個雷電風行的夜晚逃出監獄,重獲自由。

“Get busy living …or get busy die.”我們汲汲於生,或汲汲於死,但無論何時何地,只要夢想的啟明星在天亮閃爍,希望的晨曦就會依舊照耀著人生。

無論現在的生活我們是多麼厭棄,現在的處境是怎樣的難堪。

但只要是一隻美麗的鳥,就不能禁錮它的飛翔,就無法讓它的生活一直籠罩著黑暗。

我們會犯錯,會沉淪,會迷失,或許放肆,哪怕一直都在黑夜中飛行,但只要最終能找到通往心靈寧靜的地方,我們必然一往無前。

因為哪怕在黑夜裡,有時也會透進光。

當黑暗孤獨只剩下思想,我們也必須心存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