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垂象,見吉凶”——中國傳統占星學“二十八星宿分野”

二十八星宿是中國古代天文學家為觀測日、月、五星運行而劃分的二十八個星區,用來說明日、月、五星運行所到的位置,是中國古人對周天星辰的認識體系。

“天垂象,見吉凶”——中國傳統占星學“二十八星宿分野”

五星:金星(太白)、木星(歲星)、水星(辰星)、火星(熒惑)、土星(鎮星)

金星,古名太白。金星於黎明見於東方叫啟明,黃昏見於西方叫長庚。古人認為啟明與長庚是兩顆星,所以給它起了兩個名字。

木星,古名歲星。木星十二年繞天一週,每年居十二次的一次,故名歲星。五星之中,古人特別注意對木星的觀測,也可能是因為木星週期和太陽活動週期11年頗為相近的緣故。

水星,古名辰星。水星離太陽最近,看上去總是在太陽左右擺動,離開太陽最遠也不超過三十度,而我國古代把一周天分為十二辰,每辰約三十度,因此稱水星為辰星。

火星,古名熒惑。火星紅光熒熒似火,而且它在周天時而由西往東運動,時而由東往西運動,因此名熒惑。

土星,古名鎮星。土星約二十八年繞天一週,每年進入二十八宿中的一宿,好象輪流坐著二十八宿一樣,所以稱其為鎮星。

“天垂象,見吉凶”——中國傳統占星學“二十八星宿分野”

二十八星宿:

東方青龍七宿:角、亢、氐(dī)、房、心、尾、箕(jī)

北方玄武七宿:鬥(dǒu)、牛、女、虛、危、室、壁

西方白虎七宿:奎、婁(lóu)、胃、昴(mǎo)、畢、觜(zī)、參(shēn)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張、翼、軫(zhěn)

古人認為天地萬物混元一體,天人同樣是一體的,因此天象與人事存在著相互感應,正如《易·繫辭上》中所說:“天垂象,見吉凶,聖人象之;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而古人憑藉天象預知人事吉凶的重要方法就是占星,古代占星是由專門的機構來進行的,主要職責是將星象產生、星象預測、預測應驗等過程記錄下來,因此為了解決天象與人事相對應的問題,就建立了“分野”理論。

分野理論是華夏民族自創的天文體系,所以也僅僅適用於華夏的文明範圍,但是在某些天文學上的共識上,卻與西方天文學有著驚人的相似。

也正因為分野之地法之天象,所以分野之地與天象具有相應的屬性,我個人認為日月五星、二十八星宿等星辰無論距離地球多遠,冥冥之中都是以能量的形式對地球產生影響的,而這影響可能伴隨了地球整個誕生過程當中,足足有46億年之久。

儘管在此期間可能有無數曾經在地球上可以看到的星辰已經毀滅,也可能我們今天看到的星辰有許多是後來漸漸出現的,但是它們都曾經對地球施加過影響,這是無需置疑的。

“天垂象,見吉凶”——中國傳統占星學“二十八星宿分野”

這些星辰對地球所施加的能量包含著陰陽五行之氣,在到達地球上之後,化為地氣,因此二十八星宿與之對應的分野之地也就擁有了與之相應的陰陽五行之氣。

二十八星宿與之對應的地理範圍是先天概念,是自地球誕生便存在的;而在這地理範圍上形成的部落、九洲、封地、城邑則是後天人為劃分的概念。

“天垂象,見吉凶”——中國傳統占星學“二十八星宿分野”

春秋時期

唐代《開元佔經》中所記載的各諸侯國、州縣分野如下:

一、角、亢

角、亢,鄭之分野,自軫十二度至氐四度為壽星,於辰在辰,屬兗州。

《未央分野》曰:“鄭治穎川,從滎陽南至梁山,東至龍山,今為穎川。”

大概對應今河南許昌、平頂山、漯河、禹州、登封、長葛、新鄭。

二、氐、房、心、尾

氐、房、心、尾,宋之分野,自氐五度至尾九度為大火,於辰在卯,屬豫州。

《未央分野》曰:“宋治下蔡、淮陽、從南恆至濟、漢水、沛郡、濟陽、太行、東海,今為梁也。”

大概對應今河南商丘,山東菏澤南部,安徽淮北、亳州。

三、尾、箕

尾、箕,燕之分野,自尾十度至南鬥十一度,於辰在寅,屬幽州。

《未央分野》曰:“幽州治薊,南至積石,東至恆山,今為上谷,漁陽,右北平,遼東、遼西,涿郡也。”

大概對應今北京,天津,河北保定北部、張家口、承德、唐山、秦皇島,山西省大同,遼寧省西南部。

“天垂象,見吉凶”——中國傳統占星學“二十八星宿分野”

戰國時期

四、鬥、牛、女

鬥、牛、女,吳越之分野,自南鬥十二度至須女七度為星紀,於辰在醜,屬揚州。

《未央分野》曰:吳越北至大江,南至山,東至海,西至洞庭(此句有異議,“東至海,西至洞庭”的範圍已經囊括楚國的大部疆域,可能古今地理有所變遷。)。

大概對應今江蘇省南京市、常州市、無錫市,浙江省杭州市、嘉興市、紹興市、寧波市、台州市。

五、女、虛、危

女、虛、危,齊之分野,自須女八度至危十五度為玄枵,於辰在子,屬青州。

《未央分野》曰:“齊治營,依於營丘、北至燕、西至九河、南至藺水,東至海。”

大概對應今山東省及河南省東南部分。

六、危、室、壁

危、室、壁,衛之分野,

自危十六度至奎四度為諏訾,於辰在亥,屬幷州。

《未央分野》曰:“衛置濮陽,其地從王水以東至沛,今為東郡也。”

大概對應今河南安陽、焦作、新鄉、鶴壁、濮陽,山西長治、晉城一帶。

“天垂象,見吉凶”——中國傳統占星學“二十八星宿分野”

七、奎、婁

奎、婁,魯之分野,自奎五度至胃六度為降婁,於辰在戌,屬徐州。

《未央分野》曰:“東至溫水,西至滎陽,北至代,南至江。”

大概對應今山東省濟寧、曲阜、棗莊、臨沂,江蘇徐州。

八、胃、昴、畢

胃、昴、畢,趙之分野,自胃七度至畢十一度為大梁,於辰在酉,屬冀州。

《未央分野》曰:“趙治邯鄲,北至常山,代郡。”

大概對應今山西朔州、陽泉忻州,河北石家莊南部、邢臺、邯鄲。

九、畢、觜、參

畢、觜、參,魏之分野,自畢十二度至東井十五度為實沈,於辰在申,屬益州。

《未央分野》曰:“晉治太原,從魏以西至襄治之,今為河東、河內、上黨、雲中。”

大概對應今山西省大部與河北省西南地區。

杜甫在《贈衛八處士》一詩當中寫到:“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參商”分別指的是二十八星宿當中的參宿與心宿,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沒,彼出此沒,永不相見。

而《左傳·昭公元年》中記載到“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帝嚳(高辛氏),他的大兒子叫閼伯,四子叫實沈,閼伯與實沈從小不和,一見面就會吵架鬥毆,高辛氏就把閼伯封在商地,把實沈封在大夏。商地正是心宿分野,在今天河南東部菏澤一帶;大夏正是參宿分野,在今山西南部。

“天垂象,見吉凶”——中國傳統占星學“二十八星宿分野”

參宿正是獵戶座

十、井、鬼

井、鬼,秦之分野,自東井十六度至柳八度為鶉首,於辰在未,屬雍州。

《未央分野》曰:秦治機陽,又治咸陽,今為長安,北地從華山,西至隨神流沙,今為三輔,巴蜀、漢中、隴西,北地,上郡也。)

大概對應今陝西、甘肅一帶,四川大部。

十一、柳、星、張

柳、星、張,周之分野,自柳九度至張十六度為鶉火,於辰在午,屬三河。

《未央分野》曰:“周治洛陽,西至華山。東至榮澤,少室,北至河南。至濮水,今為河東、陳留。”

大概對應今河南洛陽、三門峽。

十二、翼、軫

翼、軫,楚之分野,自張十七度至軫十一度為鶉尾,於辰在已,屬荊州。

《未央分野》曰:“楚治,南至九江、北至淮水,東至海、西至魚腹山,今為淮陽、汝陽、廬江、長沙、南海,故楚治南郢也。”

大概對應今湖南大部,湖北、江西、安徽西部、貴州北部等。

“天垂象,見吉凶”——中國傳統占星學“二十八星宿分野”

“二十八星宿”以及分野理論是瞭解中國古占星術的基礎,也是中國古人構建的天文體系,包含著無數人的智慧結晶。那麼中國古占星術到底是古代封建統治者的政治工具,還是煞有其事呢?請繼續關注我之後的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