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播劇《都挺好》刷屏!高配版的“樊勝美” 你喜歡嗎?

最近小夥伴們看《都挺好》了嗎?有沒有分分鐘想“暴打”蘇明成的衝動呢?

熱播劇《都挺好》刷屏!高配版的“樊勝美” 你喜歡嗎?

正在熱播的國產劇《都挺好》已經播出好幾周了,但其熱度一直不減,時不時地上熱搜,更是好評如潮。在豆瓣的評分達到了8.4分,成為了今年最熱的話題劇集:

熱播劇《都挺好》刷屏!高配版的“樊勝美” 你喜歡嗎?

《都挺好》這部劇其實並沒有那麼“美好”,一開篇就揭開了老父親的贍養難題,劇中的每一個角色乃至每一句話都是那麼地過於真實,顯然是中國社會常見的一種家庭形態: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是指自己出生和成長的家庭。這家庭的氣氛,傳統習慣,子女在家庭角色上的學效對象,家人互動的關係等,都影響子女日後在自己新家庭中的表現。人要認識自己原生家庭的影響,才不致將原生家庭一些負面的元素帶到新家庭去。

Recent years, Original Famil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object of study, especially in the field of psychology and criminology.

近年來,原生家庭已經成為了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尤其是在心理學和犯罪學領域。

The way we see ourselves,others and the world,is shaped in the setting of our family of origin. The views we develop there stay with us throughout life.

原生家庭影響我們看待自己、他人和世界的方式。我們在原生家庭中形成的這種看待事物的方式伴隨著我們的一生。

該劇圍繞蘇家一家人展開:父親蘇大強,蘇母,大哥蘇明哲、二哥蘇明成、三妹蘇明玉。

劇中的蘇母重男輕女,對小女兒極其冷漠。劇中有這樣一個情景,當大哥蘇明哲拿到美國斯坦福錄取通知書時,蘇母為了籌錢給兒子讀書,竟把小妹明玉的房子給賣掉了,明玉生氣地找蘇母理論:

熱播劇《都挺好》刷屏!高配版的“樊勝美” 你喜歡嗎?

可見蘇母的輕男輕女有多麼嚴重,或許你總以為只有中國才會有這種觀念,但其實紐約時報上曾經有過這麼一篇文章《谷歌,告訴我我的兒子聰明嗎?》(Google, Tell Me. Is My Son a Genius?),文章上有一個各國生育投票統計圖,大多數國家還是傾向於生男孩:

熱播劇《都挺好》刷屏!高配版的“樊勝美” 你喜歡嗎?

(留學咖啡館:liuxue_edufair)

重男輕女是社會一種男女不平等的觀念,重視男性的權利和利益,而把女性定性為男性的附屬,並限制她們發展個人才能的機會和人身自由。重男輕女的觀念也會影響父母對生男生女的意願,例如:中國上古的卜辭裡就視生男為嘉,生女為不嘉。

“重男輕女”這個詞出自曲波《林海雪原》二十:“說的白茹含羞帶樂的一撅嘴,‘什麼黃毛丫頭,重男輕女的思想。”

英文表達:

1. sb. prefers sons over daughters

2. value sons and belittle daughters

3. regard men as superior to women

Chinese parents traditionally prefer sons over daughters, and so do the country's potential employers.

中國的父母親具有傳統的重男輕女的思想,這種情況也同樣出現在用人單位。

劇中的父親蘇大強做事毫無主見卻又自私,常年受到蘇母的壓迫;蘇家大哥(蘇明哲)愛面子,喜歡打腫臉充胖子,愚孝的典型代表;蘇家老二(蘇明成)從小備受母親溺愛,搶佔了明玉在家裡的資源而不自知,典型的啃老;蘇家三女兒蘇明玉是一個集叛逆、獨立、堅強於一身的女強人,她十八歲起就和家裡斷絕經濟往來,叛逆地想與這個家庭劃清界限,卻始終割捨不斷血濃於水的親情紛爭。

熱播劇《都挺好》刷屏!高配版的“樊勝美” 你喜歡嗎?

普大最想說的就是劇中的明玉了,雖然表面上風光無限,但其實過得很艱難,這不禁讓人想起之前的一部熱播劇《歡樂頌》,裡面的樊勝美深受原生家庭的拖累,不能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而這裡的明玉似乎要比她好得多,自己事業有成,不缺錢,所以有些網友稱明玉就是“高配版”的樊勝美。

熱播劇《都挺好》刷屏!高配版的“樊勝美” 你喜歡嗎?

不管明玉還是樊勝美都讓我們不禁感嘆原生家庭帶給子女的影響太大了:

The influence of original family is the first and probably the strongest influence on your self-concept.

原生家庭對自我觀念的影響是最初始的,也很可能是最根深蒂固的。

或許很多人都從明玉的身上找到了自己,《都挺好》的編劇王三毛老師說過:“原生家庭欠你的,你得靠自己找回來。找不回來就是一場災難,找回來就‘都挺好’。不是每個人都像蘇明玉這麼幸運,可以找回來。

你覺得《都挺好》這部劇怎麼樣呢?你有什麼想法呢?歡迎留言分享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