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場上,主帥見到敵國君主,下車行禮之後再戰,再遇到再行禮

戰爭給人的印象是血腥、殘暴,大家對其都是談之色變,世界上沒有幾個人喜歡發生戰爭,當然有些人骨子裡卻喜歡戰爭,他們認為所以事情都得用戰爭解決。

我國是最早進入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的國家,國家、部落體系形成之後就有戰爭發生,戰爭一發生雙方就要鬥個你死我活,但是在春秋的戰場你會看到互為敵軍的人在一起修戰車,敵軍沒有列好隊,另一方不進攻等等情景。

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在泓水之戰之中的表現被後人恥笑,但是在先秦時期,史書對宋襄公的評價普遍較高,讚美宋襄公的宋軍是仁義之師,反而將贏了戰爭的楚國視為蠻夷,宋襄公自己在戰後也不認為自己有錯,反而認為自己是有仁德之心的君主,不應該去攻打白髮的老兵,不應該靠關塞取勝,不能去攻打沒有布好陣的敵人。這些話在現在看來簡直就是笑話,是傻子才會這樣幹。

春秋戰場上,主帥見到敵國君主,下車行禮之後再戰,再遇到再行禮

但是在春秋初期,戰爭並不是非要拼個你死我活,一般都是為了爭一個霸主的地位和比高下,殺人很少,攻滅他國的戰爭也很少,打仗就跟現在踢足球、打籃球一樣,是有規則的,也就是常說的周禮,一般的禮儀有:

一、師出有名;《禮記·檀弓下》:“師必有名,人之稱斯也者,則謂之何。”打仗必須名正言順,不能平白無故去攻打別國,就算沒有理由也要編一個。如果沒有理由就攻打其他國家,會被其他國家和周王視為暴行,大家會聯合起來打你。這個禮儀現在還普遍存在,美國侵略別國都要編一個理由。

二、禮不伐喪;別國國王去世的時候,不能去攻打別國,還有別國遭受洪水、乾旱等天災的時候,也不能去攻打別國。春秋後期,越王勾踐能夠打敗吳國,就是因為他“不要臉”、不講禮,吳國大饑荒的時候,勾踐攻打吳國,攻打吳國之前開設營妓,他是歷史第一人。之後還殺害功臣,就是之後以殘暴著稱的秦始皇都沒有這麼做。

春秋戰場上,主帥見到敵國君主,下車行禮之後再戰,再遇到再行禮

在想什麼呢?

三、兩軍交戰,不斬來使;這個大家都很熟悉,交戰雙方有時候打不贏了,或者要勸降對方,亦或瓦解對方意志,一般會派使者前去交談。這個禮儀現在都還普遍存在。

四、戰書約戰;師出有名之後,你不能直接就是攻打別國,你需要給敵國下戰書,雙方約定好時間、地點,堂堂正正地打上一仗,不能搞偷襲和伏擊,宋襄公就是這樣認為的。一般是點到為止,到時間之後,雙方就收兵回家,各找各媽,不論勝負都要走了,不要家裡的飯涼了。

五、不鼓不成列;決戰雙方在開戰之前,要布好陣,布好陣之後才開始決鬥,宋襄公就是這樣認為的,等著楚軍渡河、排列好隊列。而且還有雙方擊鼓才能擊鼓,初中語文課本中《曹劌論戰》也有這一條禮。

六、不能攻打敵方的君主,見到地方君主要行禮。俗話說,擒賊先擒王,敵軍首領是敵軍的核心,敵軍首領被捉或被殺,敵軍的意志一般會被瓦解,但是在春秋,你非但不能打他,還要給他行禮。

春秋戰場上,主帥見到敵國君主,下車行禮之後再戰,再遇到再行禮

殘酷的戰爭

公元前575年,楚國和晉國為了爭奪中原霸權,在鄢陵地區爆發了戰爭,晉歷公親征,欒書和郤至陪同,郤至作為晉軍主將,駕車攻打楚軍,楚軍大敗,郤至在戰場中三次遇到楚共王,每次郤至都下車向楚共王行禮,楚共王很高興,送給了郤至一把弓箭。

七、君子不重傷,不擒二毛(老人);敵人受傷就不能再次擊殺他,不能捕捉白髮老人,宋襄公就遵守這個禮儀。

還有敵軍逃跑,不要一直追,做做樣子就行了,敵軍的戰車壞了,幫忙一起修,修好之後,等敵軍跑一會了再追。

春秋戰場上,主帥見到敵國君主,下車行禮之後再戰,再遇到再行禮

戰國時期的戰場

​講禮容易把自己害死,公元前521年,宋國發生了內亂,宋國國君對掌權的華氏、向氏不滿,宋國聯合其他列國的軍隊和華氏在赭丘作戰,公子城與華豹駕車先說一些客氣話,說完之後,公子城退回,華豹大喊一聲:“城!”公子城十分生氣,拉弓準備射華豹,轉身發現華豹已經拉弓了,於是讓華豹先射,華豹沒有射中。

華豹準備再次拉弓射公子城,公子城說:“你已經射了一箭了,該我射了。”華豹便放回箭,公子城然後一箭將華豹射死。

春秋時期的戰爭基本都是貴族之間的戰爭,統帥一般是一國之君,士兵則是士,奴隸一般是運輸糧草,大家都遵守周禮。春秋末期,禮樂崩壞,奴隸進入戰場,有戰功的還會被賞賜,改變命運。《三十六計》、《孫子兵法》等書也相繼出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