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說,不管多缺錢,如果肯在這三方面捨得花錢,錢遲早會回來

前段時間出了一個統計數據,說是我們國家已經有15個城市的人均GDP,已經達到了2萬美元,可以說是越過了發達國家的初等門檻。不過很多人卻發起了感嘆,不管錢有多少,確實是不經花。有很多人初到城市打拼,只能住小房子甚至還是地下室,吃穿用度都得異常節省,才能勉強度日。

老祖宗說,不管多缺錢,如果肯在這三方面捨得花錢,錢遲早會回來


看過這些以後,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就是那些越捨不得花錢的人,無論多麼的節省,到最後肯定也不會是有錢人。有的人也許認識到了這個問題,但卻對此百思不得其解。事實上這裡面蘊含的道理一點都不復雜:一點錢都捨不得付出的人,怎麼能得到更高的回報呢?

老祖宗說,不管多缺錢,如果肯在這三方面捨得花錢,錢遲早會回來


儘管道理簡單,但卻有多少人看不破其中的奧妙。甚至在我們國家歷史上的清朝,也存在這個方面的問題。按理說當時的社會生產能力遠比其它朝代要強得多,但朝廷就是捨不得給官員增加俸祿,這也是導致官場腐敗、賣官鬻爵的一個原因,最終整個國家就變得混亂不堪,怎麼能不滅亡呢?

老祖宗說,不管多缺錢,如果肯在這三方面捨得花錢,錢遲早會回來


然而同樣也是在清朝,卻有一個官員對此看得很清楚,他一度窮到揭不開鍋的地步,連僕人都用不起了,只好任由對方離去。然而他堅持自己的理財觀念,在十二年後他的經濟狀況終於變得好轉起來。在窮困潦倒的那些年中,他雖然捨不得吃捨不得穿,卻始終記住老祖宗的傳世良言:不管多缺錢,如果肯在這三方面捨得花錢,錢遲早會回來!那究竟是哪三個方面呢?

老祖宗說,不管多缺錢,如果肯在這三方面捨得花錢,錢遲早會回來


第一個方面,就是大家尋常都會見到的隨份子錢。很多職場中人對此深有體會,認為這對於自己來說是一筆沉重的負擔。但這個官員卻不這樣認為,在他看來這是一個聯絡感情的好機會,非但不能省,還一定要比同僚更慷慨更大方才是。

老祖宗說,不管多缺錢,如果肯在這三方面捨得花錢,錢遲早會回來


第二個方面,其實就是對於那些有恩於己的人。他們曾經幫助過自己,無論是於情於理,在他們張口借錢的時候,一定不要回絕,一定要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回報對方。也只有這樣,等到自己遇難時,對方才會念及你的好處,幫你也會更上心。

老祖宗說,不管多缺錢,如果肯在這三方面捨得花錢,錢遲早會回來


第三個方面,指的就是給家裡人花的錢,一定要捨得。只有這些人才會始終對你不離不棄,千萬不能讓他們寒心。捨得在這三個方面花錢,其實不僅是把錢花出去了,而且把人際關係也打理好了。在這個官員看來,錢就是用來給人辦事的,如果只掙不花的話,那要錢還有什麼用呢?這個官員就是曾國藩,後來他有多大的成就,大家也都知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