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王傑與張學友的粉絲水火不容現象

王傑跟張學友無疑都是華語樂壇的巨星,兩人的演繹風格、發展路線截然不同,兩者的粉絲也是水火不容,各持己見由來已久,今天我們不比較兩人的高低強弱,是是非非,換一個角度來談談兩人粉絲的素質差距。

深度剖析王傑與張學友的粉絲水火不容現象

王傑開演唱會往往舞臺簡單,正常的穿著,颱風大氣,靠真情流露的歌聲征服觀眾,臺下粉絲往往自發的大合唱,一聲聲“傑哥”親切大方,動情之處更是淚眼朦朧,真情流露。

張學友開演唱會舞臺華麗,服裝左一套右一套打扮的花裡胡哨,唱歌情感不夠技巧來湊,更有蘭花指,扭屁股天下無敵,譁眾取寵!臺下可能也就閒雜人等,逃犯,盲流,還會在裡面,傻坐,亂喊亂叫“歌神”,拜神儀式,爭先恐後的都想對著鏡頭露個鬼臉,醜臉,作臉,怪臉,死臉,沒有幾個認真聽歌的人,裡面只有一堆和足球流氓一般的演唱會盲流。

深度剖析王傑與張學友的粉絲水火不容現象

王傑的歌檔次境界比張學友的明顯高一個檔次,張的歌基本上都是小資情調的小曲,沒有一首正能量的歌曲。就像當動畫片兒童劇出時,一些正放暑假寒假或上幼稚園或沒上幼稚園和沒有正當職業像足球流氓一樣以追劇為樂的人就會瘋狂的以此為樂打發時間盡情的噴口水,而欣賞高雅音樂有文化有內涵有知識有素養的人卻會在國家認可度高的節目裡靜靜的欣賞和主流認可度好的節目,而低端的幼稚園人群笑點低一個莫名其妙的東西其都會手舞足蹈歡呼雀躍的,但素養高的欣賞者則往往是溫文儒雅以睿智理智的方式表達著自己的歡樂,這就是主流的高端的有素養的和低端的輕浮的外行看熱鬧的沒有內涵欣賞者之間的區別。

張學友是富家千金,濃妝豔抹、華服羅綾、風騷撩人、性感女郎;王傑是大家閨秀,薄施粉黛、粗布素衣、清麗淡雅、外秀內慧、氣質美女。張學友是麻辣鮮香調料俱全口味重膩;王傑是本色原味天然綠色營養豐富。現實生活中前者似乎更能吸引大多數人的眼球,更能勾起你的慾望,但這只是一種喜歡,一時的新鮮感。少部分人喜歡後者,但這種是一種真愛,可以追隨一生的東西。由此對比可以解釋很多東西,比如二人的粉絲素質差距一目瞭然!在張學友的邪粉眼中黃家駒、劉德華、王傑、周杰倫、鄧麗君、汪峰等等皆成為他們的攻擊對象,直接上圖讓大家看看這些瘋狗的醜惡行徑。

深度剖析王傑與張學友的粉絲水火不容現象
深度剖析王傑與張學友的粉絲水火不容現象

張學友名氣大似乎一些,“歌神”“四大天王”光環加身一直活躍在歌壇,是好多轉型升級的年輕粉絲首選,先入為主,加上中國人對“神”的推崇,以為其天下第一。王傑紅在早期也就一共8、9年時間,種種原因好多人對他不知道不了解,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有所改變。兩者粉絲起碼存在10年的代溝,短短十年卻是一代人的差距,一部分張學友的粉絲入世不深,稚氣未盡、輕狂未褪,任性妄為,三觀不正,凡事只看到表面的光環和鮮亮,看不到背後的陰暗和本質,更有一些浮躁膚淺素質極差的粉絲取網名往往直接帶有侮辱攻擊性,言論更是偏激惡毒。甚至有友粉利用悟空問答發佈了成千上百條挑撥是非的問題,在網絡平臺上瘋狂攻擊其他明星抬高自己偶像,見縫插針斷章取義混淆是非,還理直氣壯美名其曰“護主”。

深度剖析王傑與張學友的粉絲水火不容現象

最後我想對那些愚昧無腦的黑子說幾句話,請尊重那些真正的音樂人,他們的音樂都是人生的感悟,情感的結晶,人生的歷練,他們的孤傲不等同於你們想象中的“狂”,而是一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孤,一種濁世獨清的傲,一種看透的釋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軌跡,都有自己的活法,有不同的三觀,有的人哪怕千夫所指遍體鱗傷也堅持真實的自己,有的人為名利可以帶著面具委屈求全,有的人只求個安穩獨善其身。你所認可的東西對其他人來說不一定就是對的,所以請不要道德綁架,用你的道德觀念套用在他人身上。

明星們的是是非非我們平常人不必牽扯之中,作為歌迷各自支持的偶像,多聽他們的歌就是對他們最大的支持。“站在二樓你看到的是垃圾,站在十樓你看到的卻是風景”,人站在不同的高度看到的東西是不一樣的,他們所達到的高度,看到的東西、經歷的事情不是我們能想象到的。不要說什麼感同身受的話,針不刺到你的身上你永遠不知道那種刺痛的感覺。有些人有些歌你現在不懂那是因為你還不夠成熟,閱歷太過淺薄,你們現在不懂但是不代表將來你也不懂,所以請你們在黑他們的時候留點口德吧,不要在你懂了一些道理明白了一些事情之後,為自己當初的愚蠢行為而感到自責,不要在青春的潮水退去了,才發現原來自己當初是一絲不掛,任人圍觀嘲笑。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綜上所述兩者粉絲的水火不容針鋒相對,其實就是三觀不同的兩類人之間的觀念碰撞。提倡大家理性的聽歌,不人云我雲,聽歌能不隨大流入大眾,聽歌不能和抽香菸一樣到了年齡稀裡糊塗就跟著抽了。特別是那些剛剛轉型升級的粉絲言行偏激不夠理智,不夠成熟,容易被偶像派華麗的技巧、花哨的造型、誇張的動作所迷惑,容易被一些職業水軍的黑文所誤導,往往認為自己喜歡的偶像就是最好的,帶著有色眼鏡眼永遠只看見別人的缺點,卻看不到他們的優點。嘗試多瞭解別人,黑白是非憑自己的良心去判斷。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

無知是無恥之徒的無底線

青春是愚昧者的遮羞布

不要輕易懷疑一個人的人格

不要過於看高自己的認知

喜歡,就靠近,討厭,請遠離

真話,就實說,虛情,請放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