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報|離退休幹部上講臺 掀起大學習熱潮

福建日報|離退休幹部上講臺 掀起大學習熱潮

離退休幹部上講臺 掀起大學習熱潮

福建日報|離退休幹部上講臺 掀起大學習熱潮

“這場宣講活動組織得很好,使我們老同志加深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解,從而進一步強化‘四個意識’,更加自覺踐行‘兩個維護’。我們要繼續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在新時代展示新氣象,實現新作為。”福建師範大學原黨委書記、龍巖市委巡視員邱炳皓說道。

今年以來,全省各級老幹部工作部門採取一系列實實在在的措施尤其是宣講活動,在廣大離退休幹部中興起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大學習”熱潮。

巡迴宣講引熱議。到離退休幹部身邊去,用老同志聽得懂的話進行宣講,是“大學習”取得實效的重要保證。8月下旬以來,省委老幹部局組建離退休幹部宣講團,邀請鄭傳芳、李新生、蘇勁等一批老教授作為宣講團成員,在省直、9個設區市以及平潭進行全省離退休幹部“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巡迴宣講,直接受眾近3000人次。宣講活動受到了廣大老同志的熱烈歡迎和高度讚譽,“宣講報告對我們老同志全面、系統、深入掌握新思想提供了有力的指導幫助,讓黨的最新理論創新成果更加入腦入心、落地生根。”90歲的抗戰老戰士吳光然說,“教授深入淺出的講解,讓我們更加深刻地理解新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我要堅持自學,活到老,學到老,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儘自己的一份力量。”漳州電大離退休黨支部書記張德群表示,“宣講報告結合實際,深入淺出,讓人豁然開朗,信心滿懷,鼓舞人心,催人奮進。既有高度,又有深度,更有溫度。”

深入基層接地氣。在加強自身學習的基礎上,廣大離退休幹部發揮自身優勢,通過編創歌舞、南音、山歌以及用方言宣講等各種形式,深入田間地頭、廠礦社區、公園廣場,向群眾宣傳宣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以及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新成就。福州市通過“主題宣講紅色大擂臺”產生“十佳銀髮紅色宣講員”,並組織他們開展進企業、進農村、進機關、進校園、進社區、進軍營、進網絡的“七進”百場巡迴宣講活動。泉州市關工委組建十九大精神宣講團,精心準備35個宣講題目,進校園、進社區、進企業開展新思想宣講活動,帶動全市宣講853場次,參與人數達17.6萬多人次。三明市深入社區、深入老同志中開展新思想和十九大精神學習宣講會。莆田、平潭等地組織“夕陽紅”老幹部宣講團深入鄉村、社區用方言向黨員、群眾宣講新思想。寧德市宣講輕騎兵“夕陽紅”小分隊到學校、進社區,以快板、三句半、詩歌朗誦、演講等形式宣講新思想和十九大精神。

學思踐悟見成效。通過“大學習”,廈門的離退休幹部紛紛表示,“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重中之重,切實學懂弄通做實;要以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為契機,發揮老同志的優勢,用自己親歷40年之聲、之眼,講好40年變化的故事,帶頭傳播好聲音,弘揚正能量。”“蘇教授用了圖表、視頻等資料,聲情並茂地向我們詳盡展示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生動內涵,收穫很大!回去後要繼續學習,把新思想內涵學深學透,並在老幹部隊伍中積極宣傳。”龍巖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呂慶昌聽完報告高興地說。福州市人大離退休幹部第二黨支部書記呂英說:“報告讓我們退休同志及時瞭解新時代的政治情況、理論的新變化,為傳播正能量增添自信。我退休後在做老促會的工作,在今後的工作中將進一步貫徹好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為老區人民過上好日子貢獻力量。”(閩老言)

長流水 不斷線 樂奉獻——全省關工委老同志關愛服務青少年工作紀實

福建日報|離退休幹部上講臺 掀起大學習熱潮

近日,中國關工委相關領導,在我省有關文件上作出批示:這是個含金量很高的文件,感謝黨委加強領導、重視和支持。希望福建省各級關工委認真貫徹落實,更加紮實工作,為培養青少年健康成長成才作出貢獻。領導的殷切希望,說出了福建省廣大老同志的心聲。多年來,全省各級關工委和廣大“五老”人員,堅持長流水、不斷線地開展助學、勸學、關愛、陽光共享、助業、暖冬、疏導、監督、幫教等“九項志願服務行動”,解決了大量的青少年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為他們健康成長成才做出了貢獻。

盡力幫扶。各級關工委對因天災人禍等原因,而面臨失學和讀書難的青少年,開展捐資助學行動。僅2017年全省共籌集2.7億元,資助23萬貧困學子。2018年春節期間,瞭解到閩北山區孩子寒冬來臨缺衣少被的情況,省關委發動省直有關部門和老同志慷慨解囊,捐贈價值達10萬元的新棉被,解決了孩子們溫暖過冬的問題;聯繫HOZ時裝,捐贈價值208萬元服裝,讓貧困孩子過上溫暖喜慶的春節。對失業的青年,各級關工委積極協助有關部門做好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並主動提供職業介紹、信息諮詢和參謀服務,讓失業青年實現就業和創業。如,近年來,廈門同安區就培訓失業青年8375人,介紹3萬多青年就業。

用心關愛。各級關工委深入農村對留守兒童開展調查摸底、建立檔案、結對幫扶,著力解決他們親情缺慰、生活缺助、心理缺疏、學習缺導、安全缺護等問題。通過協助政府出臺有關政策、開辦學校、蓋教學樓、改革招生辦法等,解決流動兒童讀書難的問題。如廈門市關工委協調有關部門,辦起全省第一所“外來工子弟”學校,解決了3萬多流動兒童讀書問題。晉江市關工委協助政府解決18萬流動兒童上學問題,並出臺“六個一視同仁”的政策。全省發動6722位“五老”人員,組建1325個監督小組,對網吧實行義務監督,引導青少年健康上網、抵制低俗文化,為淨化網絡環境築起“防火牆”。2017年,“五老”監督員檢查網吧達13.5萬人次,勸阻未成年人進入網吧10434人次。

以情化人。關工委“五老”人員經常深入無故輟學的孩子家中,反覆做孩子及其父母的思想工作,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他們重返校園。組建心理諮詢機構,組織心理專家、教師,進學校、進社區、進農村、進企業開展青少年心理教育、諮詢活動,引導青少年學會自我心理調適、清除心理困惑,形成健康人格品質,促進身心健康。如,福州倉山區青少年心理諮詢中心,2018年以來接受學生和家長面對面諮詢521人次,電話諮詢232人次,深入基層接受心理諮詢達6200人次。每年元旦春節,省關工委都要牽頭組織省直機關、省司法廳、省綜治辦、省公安廳、省監獄局、省未保辦的同志,深入省未管所、未戒所看望服刑、戒毒的孩子,並與他們促膝談心,殷切希望他們奔向光明的路。泉州市組織百名少年犯媽媽、百名社會各界代表、老年大學藝術團和心理諮詢師到監內,開展親情幫教活動,還帶領企業家到監內與即將刑滿釋放的青少年簽訂就業意向書,為他們解除後顧之憂,避免重新犯罪。

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關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全省各級關工委和廣大老同志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堅持服務青少年的正確方向,在教育引導、關愛服務青少年健康成長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周保俤)

初心的堅守——記省公安廳交警總隊退休幹部黃東民

2014年,花甲之年的黃東民從省公安廳交警總隊裝保處處長崗位退休。他本可與常人一樣,盡享城區安逸的生活,然而,他卻背起行囊,選擇了“再下鄉”,來到40多年前曾經插隊過的革命老區村——尤溪縣溪尾鄉秀嶠村,成為秀嶠村的“新鄉賢”、美麗鄉村建設的編外“指導員”。今天,秀嶠的村民,人人都誇黃東民好,這是他人格的魅力,更是初心的堅守。

不忘初心的忠實“踐行者”

“當年秀嶠幫我成長,今天我助秀嶠發展”,這是黃東民常常說的一句話。時光荏苒,45年前,20歲的他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從省城福州來到尤溪秀嶠村插隊,與村民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在這裡入了黨,並許下“建設秀嶠,服務秀嶠”的錚錚誓言。知青鄉親,牽手同心,這既是他的人生成長軌跡,更是一名共產黨人本色的生動體現。也正是這份初心的堅守,給秀嶠山村帶來美麗“蝶變。”迎賓園、福壽園、精神園、形象園、觀光園,幸福橋、平安路、健步道、農家樂廣場交相輝映。近年來,秀嶠村先後被評為“全國鄉村旅遊扶貧重點村”,省“扶持村級組織集體經濟試點村”和“鄉村旅遊特色村”。

美麗鄉村建設的編外“指導員”

2015年初,秀嶠村被列為我省“千村整治、百村示範”村莊,黃東民主動挑起了編外“指導員”的重擔。村口老蔣家搭蓋的旱廁位於主街的人行道規劃線路上,幾次做工作都不願拆除。憑著與老蔣家有著幾十年的交情,黃東民把老蔣請到自己的宿舍拉家常,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並一次次地登門,終於說服老蔣。此次環境整治中,全村共拆除旱廁20個、豬欄6個、空心房2座,清理疏通村內溝渠水道500米,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秀水嶠山越發靈秀。

精神家園建設的精心“設計者”

振興鄉村需要依託傳統文化的支撐,黃東民特地從福州請來設計師,專門為秀嶠的美麗鄉村建設問診“把脈”,要讓秀嶠的石頭“唱起歌”。就這樣,由他發起,村兩委、愛心人士一起參與,把朱子的“家文化”、中國的“福文化”融入美麗鄉村建設的熱潮中。經過幾年的努力,秀嶠村3公里長的以“文化為景”的書法藝術長廊初具規模,已成為獨特的“秀嶠名片”。唱完“文化歌”,再讓石頭唱支“精神曲”。2015年,他建議以村裡首筆1.5萬元賣石錢作為啟動資金,籌建秀嶠愛心互助金,用於村裡的敬老獎學、扶貧濟困等。並且每年年初和“七一”,他都帶頭並動員村裡黨員捐款表愛心。截至目前,愛心互助金已累積10多萬元,溫暖著一方百姓,傳遞著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金盃銀盃,不如百姓的口碑。黃東民對秀嶠的眷念,對村民的情誼,不能簡單地用“大愛”二字來形容,而是一種堅守,堅守紮根農村、為民服務的莊重承諾、堅守一名老共產黨員的不變初心。(謝道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