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妇女节喜逢“龙抬头”,本世纪只有三次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妇女节”。巧的是,今天也是二月初二“龙抬头”的日子。有关专家表示,“妇女节”和“龙抬头”出现在同一天比较罕见。就本世纪来说,这种“喜相逢”只有三次。那大家知道“妇女节”、“龙抬头”的由来么?

三八妇女节喜逢“龙抬头”,本世纪只有三次

“国际妇女节”的由来

1869年,约翰·密尔(John Stuart Mill)是第一个在国会上提出妇女应该有选举的权利。1893年9月13号,新西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妇女拥有表决权的国家。很长一段时间里,其他很多国家的妇女们并不能够享受到这种公平和参加选举的权利。

1910年,第二次关于劳动妇女的国际会议在哥本哈根举行。一位名叫克拉拉·蔡特金(Clara Zetkin)(德国的社会民族党妇女办公室主席)的妇女提交了关于国际妇女节的议案。她提议,每个国家每年都应该在某一天来庆祝妇女的节日,以便表达她们的要求。参加会议的100多名妇女来自世界17个国家,她们有来自工会的,社会政党的,妇女俱乐部的,包括3名芬兰议会选举的女性,以一致通过的方式产生了国际妇女节。

在1914年,为了纪念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次女权抗议运动,人们把庆祝的日期改到了3月8号。1908年3月8号,1万5千名妇女走上了纽约市街头游行,她们的目的是要求提高工资、缩短工作时间并获得选举权。

三八妇女节喜逢“龙抬头”,本世纪只有三次

我国于1922年开始纪念三八节。中国妇女第一次群众性的纪念三八节活动是1924年在广州举行的。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规定每年的3月8日为妇女节。联合国从1975年国际妇女年开始庆祝国际妇女节,确认普通妇女争取平等参与社会的传统。1977年大会通过了一项决议,请每个国家按照自己的历史和民族传统习俗,选定一年中的某一天为联合国妇女权利和世界和平日。对联合国而言,国际妇女节定为3月8日。

三八妇女节喜逢“龙抬头”,本世纪只有三次

“龙抬头”的由来

三八妇女节喜逢“龙抬头”,本世纪只有三次

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我国农村的一个传统节日,名曰“龙头节”。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此时,阳气回升,大地解冻,春耕将始,正是运粪备耕之际。传说此节起源于三皇之首伏羲氏时期。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先王。到周武王,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作法,而且还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行。于二月初二,举行重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这便是龙头节的历史传说。又一说为武则天废唐立周称帝,惹得玉帝大怒,命令龙王三年不下雨。龙王不忍生灵涂炭,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便将龙王打出天宫,压于大山之下,黎民百姓感龙王降雨深恩,天天向天祈祷,最后感动了玉皇大帝,于二月初二将龙王释放,于是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实际上是过去农村水利条件差,农民非常重视春雨,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保佑丰收,从其愿望来说是好的,故“龙头节”流传至今!

三八妇女节喜逢“龙抬头”,本世纪只有三次

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下雨”,龙是祥瑞之物,又是和风化雨的主宰。农历二月二,人们祈望龙抬头兴云作雨、滋润万物,素有“二月二剃龙头”的说法。中国民间普遍认为在这一天剃头,会使人红运当头、福星高照,因此,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每逢二月二这一天,家家理发店都是顾客盈门,生意兴隆。

另外,在我国民间流传着“正月剪头死舅舅”的说法,所以很多人在腊月理完发后,一个月都不再去光顾理发店,直到“二月二”才解禁。不过,这一民间禁忌近年来已经逐渐淡薄。

二月二是蛰龙升天的日子,而中国人素以龙为图腾,这一天“剃龙头”,体现出人们祈求神龙赐福的美好愿望。

三八妇女节喜逢“龙抬头”,本世纪只有三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