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農民軍為什麼兩次詐降都能成功,如果失敗明朝能多存在幾年嗎

明末農民軍可以說是如火如荼,讓明廷也是焦頭爛額。在明廷大力的追繳之下,農民軍也是險象環生,有那麼兩次農民軍都走上了絕路。讓人匪夷所思的是,農民軍都是用同樣的方法脫困,戲耍了明廷。這個方法就是詐降,為什麼農民軍兩次詐降都成功了?為什麼明廷會在同一個坑裡摔倒兩回呢?

明末農民軍為什麼兩次詐降都能成功,如果失敗明朝能多存在幾年嗎

第一次詐降

崇禎六年冬,明廷調集大軍駐紮在晉、冀、豫三省的交界處,開始追繳農民軍。其中河南官兵8300餘名;山西、河北及京營官兵19600人;在加上曹文詔的陝西兵共計三萬多人。明廷的大軍壓境,農民軍活動的範圍越來越小,面臨著被圍殲的危險。這時的農民軍走投無路想到了一條計策,相當於沒有辦法的辦法,那就是詐降。當時誰也不知道會不會成功。

明末農民軍為什麼兩次詐降都能成功,如果失敗明朝能多存在幾年嗎

十一月,闖榻天、李自成、滿天飛等首領向京營總兵王樸偽稱接受招安。叩首演:我等皆良民,因陝西荒旱,致犯大罪。今誓歸降,押還故土復業。有著好事,明廷的將軍們大喜,以為可以不費吹灰之力便可平定大亂,真是大功一件啊。興許是興奮衝昏了頭腦,這幫官老爺們不知有詐,同意接受投降。起義軍也不笨,重要的頭領沒有出現,只是派了一些小頭目出來接受招安。

明末農民軍為什麼兩次詐降都能成功,如果失敗明朝能多存在幾年嗎

十九日,農民軍首領賀雙全、張妙手等十二人,親至河南武安縣面見王樸等明廷官員。農民軍的做法讓官老爺們大喜,馬上給朝廷報告喜訊。在《懷陵流寇始終錄》中記載,一共詐降的農民軍首領一共61位。這裡給大家簡單說幾位。有闖王高迎祥、闖將李自成、八大王張獻忠、闖塌天劉國能、過天星惠登相、曹操羅汝才、薛仁貴、石塌天、金翅鵬等等。

明末農民軍為什麼兩次詐降都能成功,如果失敗明朝能多存在幾年嗎

農民軍以詐降為掩護,麻痺了當是的文武百官。農民軍偽降後不斷從官軍或者地方百姓手中購買衣、鞋等物資。在二十四日,趁著天氣寒冷黃河封凍,用門板鋪在冰上,分三路馳馬而過,到達河南澠池縣。河南官員沒有料到農民軍會突然從黃河對面渡河而來,多被農民軍擊敗。農民軍突破黃河天險把明廷重兵甩在腦後,從此天高任鳥飛。

第二次詐降

崇禎七年春,陳奇瑜以五省軍務總督的身份調集兵馬南下,向湖北一帶的農民軍展開攻擊。李自成、張獻忠等受到官軍的追繳,向西進入陝西。陳奇瑜尾隨農民軍繼續追擊。農民軍倉促中誤入漢中棧道險地,被明軍把出口堵得嚴嚴密密。又逢陰雨連下兩月有餘,“弩解刀蝕,衣甲浸,馬蹄穿,數日不能一食。”李自成、張獻忠面對絕境,有想到了偽降這一招。

明末農民軍為什麼兩次詐降都能成功,如果失敗明朝能多存在幾年嗎

農民軍把錢財集中起來,派人“入奇瑜營,遍賄左右。”這回農民軍長知識了,不是簡單的投降,知道拿錢開路了。可是明廷的官員們卻沒有長一智,興許是錢的作用。陳奇瑜認為農民軍走投無路,又有一場大功等著自己,於是同意招安。快馬向朝廷稟告,經過崇禎的批准,六月份達成招安協議。也許是上一次的偽降讓陳奇瑜不放心,安排每100農民軍派一名安撫官,用來監視。

明末農民軍為什麼兩次詐降都能成功,如果失敗明朝能多存在幾年嗎

可誰成想,官軍和農民軍都是土哈哈的老百姓,湊到一塊自然有共同語言,在農民軍有意的接近下,很快官兵和農民軍好的差不多就像親兄弟似的。史料記載當時偽降的有4萬多人,與官兵抵足而眠、易馬而乘、揖讓酣飲。就這樣農民軍得到了修整。一天夜裡“盡縛諸安撫官,或殺、或割耳、或杖責、或縛而擲之道旁。”農民軍又一次的戲耍了明廷。

明末農民軍為什麼兩次詐降都能成功,如果失敗明朝能多存在幾年嗎

從兩次的偽降可以看得出來,明廷的官員也不是很想和農民軍作戰,畢竟是不討好事,再加上明廷官員的好大喜功,就出現了這兩次的偽降。短短几個月時間,連續出現兩次偽降,充分的說明了明廷官員的尸位素餐。但凡長點記性,第二次的偽降,農民軍也不會成功。也許李自成、張獻忠這兩個明朝的掘墓人就此消失了,明朝興許還會多挺個幾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