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黄——舌尖上的长城美食


小吃摊黄,是北方的美食,在河北省长城沿线农村很多商户都会做这道小吃,它是由黄米面和玉米面、小米面,再兑上些白面摊制而成。

制作摊黄要将原材料用石磨粉成米浆。把小米浸泡一夜,浸透后捞出沥干;在碾子上碾压,用精细的“罗子”把面筛出来。

现在市售的摊黄儿则多为小米面和玉米面。面糊的调制有发酵的和不发酵的两种,发面的成品比较松软,不发面的比较筋道。

因为是用鏊子摊的,于是就叫成“摊黄儿”。有的地方也直接就叫“黄”,可能是因为从它的颜色叫起的吧,因为不论是米面还是玉米面,可都是黄色的。

烙制摊黄儿的鏊子俗称“黄儿鏊”,分底盖两部分,均用生铁铸成。鏊子呈中间凸起之弧状,光滑油亮;周边隆起,便于舀入面糊烙制。盖子的大小恰好扣住底部,盖顶有环,供取下或扣上。

摊黄时,把黄鏊子放在炉子上,还要把火压住,火不能大,火大了就焦了。摸上油,将面糊倒在鏊子中间,面糊自己就流满了鏊子,盖上盖,片刻间,只听“吱啦”的一声,就好了,用铁铲铲出置箅上,稍凉后折成半圆形即成。

摊黄做好后,色泽焦黄而不糊,味道鲜香,十分惹人喜爱。

诱人的美食。

圆形的“摊黄儿”出锅后,吃的时候用两只手对摺,就成了半月形状了,外面看起来金黄,里面吃起来松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