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城永不倒——我见过的汉长城


长城始建于周朝,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应该属于最早的记载。 春秋时,楚国最早修筑了防御别国入侵的"楚方城",揭开了中国历史上记载的长城修建的帷幕。

战国时,齐、魏、赵、秦、燕和中山等国也相继修建了"诸侯互防长城"。秦统一后,废弃了隔离各国的长城,由大将蒙恬负责将秦、赵、燕北部边境的长城连接起来加以修缮,形成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万余华里的长城。

汉朝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即匈奴的侵扰又继续对长城进行修建,范围西起大宛贰师城、东至鸭绿江北岸、全长近一万公里。        此后历代王朝均对长城进行过修缮维护。

 明朝建立后,为了防止蒙古侵扰,大力修建在"外边"长城之外,还修筑了"内边"长城和"内三关"长城。我们今天所见的即为明长城。        长城一万里,文化五千年。长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的结晶,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和中华民族的骄傲。

秦末战乱,西汉政权脱颖而出,继承了秦创建的庞大帝国,但也遭遇自秦以来不断加剧的北方边患。

西汉前期,国势尚需恢复,数十年间,对北方匈奴多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即位后,自元光二年起,开始对匈奴实行主动进攻策略,10多年间,多次出兵远征,不仅拓展了大片疆土,也掀起又一轮修筑长城的高潮。

公元前127年,大将卫青"出云中以西至陇西,击胡之楼烦、白羊王于河南,得胡首虏数千,牛羊百余万。于是汉遂取河南地,筑朔方,复缮故秦时蒙恬所为塞,因河为固"。这是汉长城修筑的第一阶段。

公元前121年,汉军收复河西走廊,于是"汉始筑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以通西北国。"即修筑由今甘肃永登至酒泉的河西长城,这是汉长城修筑的第二阶段。

公元前111年至公元前110年间,再修由今甘肃酒泉至玉门关段的长城,这是汉长城修筑的第三阶段。

公元前104年至公元前100年间,又修建自玉门关至今新疆罗布泊段的长城,这是汉长城修筑的第四阶段。

至此,经过20多年的断续修筑,形成了一条东起辽东、西至新疆罗布泊的汉代长城,总长度超过10000千米。

 汉长城中,河西走廊段意义最为重大。西汉中央政府在河西长城沿线,修筑了一系列烽燧亭障,重要关隘还置军驻守,保证了古代"丝绸之路"河西段的安全通畅,大大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往来及文化交流。

从其整个建筑形式来看,汉代的长城是采取了因地制宜的办法,因山河形势,就地取材。在一些地段夯筑了塞墙,在一些地段则开挖了壕沟,一些地段是纯粹的自然屏障,而一些地段则又是简易的烽台与栏栅式的防御工事。

沧桑巨变,历经2000多年的风雨剥蚀、风沙掩埋与人为破坏,这些长城已大多是面目全非了。或被夷为平地,踪迹无寻;或颓为田埂、浅沟,已失却往日的风采。

惟有那残迹犹存的烽台,在向人们诉说着汉塞的走向与历史。在沙进人退的历史遗憾背后,又为旅游增添与保留了许多好的去处。无情的风沙在逼退人们之后,也在一些地段将汉代的长城完整地保存了下来。让我们得自自然的恩惠,才会有机会去领略汉长城的风姿。

由于自然与历史的原因,河西汉塞西段的保存状况是最完整的,特别是在一般认为是汉代玉门关的小方盘附近。远远望去,汉塞犹如一条无尽头的苍龙,横卧于沙漠瀚海的天地之间。

残留的高度仍有3.75米,基宽3米,顶宽1.5米。因当地多砂砾、碎石,缺乏用于夯筑的黄土,古人也就采用了非常独特的建筑方式。

先以红柳、芦苇编成框架,中间实以砾石,层层叠压而成。为确保其稳固,又用芦苇作垫和土铺在每层之间。盐分较高的地下水,使砾石凝结,坚实无比。

虽经千百年的风雨浸蚀,仍屹立于戈壁风沙之中,蔚为壮观。实为中国军事及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