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發佈!2019年《河南經濟藍皮書》新鮮出爐

大河財立方消息3月19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2019年《河南經濟藍皮書》暨河南經濟形勢分析新聞發佈會。

據悉,2018年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從年初的9.8%逐漸小幅回落至年末的8.1%,仍高於全國平均水平2.2個百分點,居全國第13位。

➤1978年,全省GDP僅為162.92億元,2018年GDP達4.8萬億元,由全國第9位提升至第5位,佔全國的比重由1978年的4.5%提高到2018年的5.3%,經濟大省地位更加鞏固。

➤重點培育的五大主導產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2018年提高到51.2%,湧現了宇通客車、中鐵裝備、中信重機等一批在全國具有較強競爭力的企業和品牌。

➤全省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從1978年的1.99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5512.71億元,增長2769倍,年均增長21.9%。

➤2018年末國有控股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69.3%,同比降低0.4個百分點。

➤截至2017年末鄭洛新國家級創新平臺達151家,實現省轄市全覆蓋,科技型中小企業突破1.6萬家。創新型龍頭企業數量從2016年的30家增加到2017年的100家。

➤2018年工業企業技術改造投資增長21.5%,其中製造業技改投資增長25.2%;工業技改投資佔工業投資比重21.1%,同比提高3.4個百分點。

➤2018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9%,高於全國0.2個百分點。

➤投資項目審批事項由113項精簡到59項,中原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企業突破4500家。

以下為文字實錄: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

大家好!

首先歡迎大家參加2019年《河南經濟藍皮書》暨河南經濟形勢分析新聞發佈會,我代表河南省統計局和《河南經濟藍皮書》編輯部,向出席發佈會的各位來賓和新聞界的朋友們表示熱烈歡迎!向給予此次發佈會大力支持的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表示衷心感謝!同時向為經濟藍皮書編撰工作提供支持的有關省直部門和高校表示由衷謝意!

《河南經濟藍皮書》是河南省統計局編撰的年度智庫產品,是各部門、各行業和各領域專家精心打造的以服務河南省全國兩會代表委員為導向的諮政品牌書籍,從1999年起至今已連續出版21年,每年一本。經濟藍皮書始終秉承專業精神,依靠專家團隊,發揮數據優勢,監測經濟運行形勢,探索經濟運行規律,預判經濟運行趨勢,以客觀的分析、準確的研判和有針對性的對策建議服務於河南經濟社會發展與決策。目前經濟藍皮書已彙集了一大批服務經濟發展決策的研究成果,為省委省政府決策參考和社會各界瞭解河南經濟形勢提供了重要依據,成為一本具有鮮明特色的當代河南經濟史志書籍,影響力不斷擴大,“智庫”作用日益顯現。

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2019年《河南經濟藍皮書》持續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及河南省委十屆八次全會部署,重點圍繞貫徹新理念、聚焦新目標、落實新部署等方面情況展開研究。本年度藍皮書分為主報告、分析預測篇、戰略措施篇、專題研究篇四大板塊。

主報告包括兩篇:主報告1《2018~2019年河南省經濟形勢分析與展望》對2018年河南經濟運行形勢進行了分析和總結,對2019年走勢進行了展望;主報告2《改革開放四十年河南經濟社會發展成就》深入分析改革開放40年來,河南在經濟社會各個方面經歷的跨越式發展和取得的輝煌成就。分析預測篇重點反映2018年河南三次產業以及消費、投資、進出口、財政支出、就業等宏觀方面運行態勢,客觀分析在新形勢下各產業和各領域發展現狀、取得的成績、發展亮點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等,並對未來發展趨勢進行了預測。戰略措施篇主要圍繞高質量發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打好“四張牌”、“三區一群”、“三大攻堅戰”等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發展戰略措施的推進情況、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進一步加快推進等方面進行了分析和研判。專題研究篇圍繞河南經濟運行中的重點、熱點、難點問題,開展專題調研,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並對存在的問題給出針對性的對策建議。

經濟藍皮書顯示,2018年,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全省上下以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指導河南時的重要講話為統領,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項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高質量發展根本方向,全省經濟保持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發展態勢。初步核算,2018年全省生產總值48055.86億元,增長7.6%,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0個百分點,居全國第11位。第一產業增加值4289.38億元,增長3.3%,糧食生產再獲豐收,全年糧食總產量達1329.78億斤,增長1.9%;第二產業增加值22034.83億元,增長7.2%,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2%,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0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21731.65億元,增長9.2%,高於全國1.6個百分點,繼續領跑全省經濟增長。固定資產投資穩中趨緩。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從年初的9.8%逐漸小幅回落至年末的8.1%,仍高於全國平均水平2.2個百分點,居全國第13位。消費品市場運行總體平穩。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594.74億元,增長10.3%,增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3個百分點。出口快速增長。全年進出口總值5513億元,增長5.3%,其中出口3579億元,增長12.8%,增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5.7個百分點。

經濟藍皮書顯示,40年來,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指引下,河南改革開放事業逐步深化,從農村到城市、從全方位深化體制改革到持續擴大對外開放,全省上下積極探索體現時代特徵、符合河南實際的發展道路,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令人矚目的歷史性成就。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上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託,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綜合競爭優勢更加突顯,戰略地位日益提升,影響力不斷擴大,中原大地在全國發展藍圖中更加出彩。

一是綜合實力顯著提升,經濟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1978年,全省GDP僅為162.92億元,2018年GDP達4.8萬億元,由全國第9位提升至第5位,佔全國的比重由1978年的4.5%提高到2018年的5.3%,經濟大省地位更加鞏固。2018年全省人均GDP達50152元,按可比價計算,是1978年的43.3倍,年均增長9.9%,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5個百分點,按照年平均匯率計算,接近7600美元,逐步跨入中等以上收入水平。

二是經濟結構持續優化,轉型升級取得新突破。1978年三次產業結構為39.8∶42.6∶17.6,到2018年演變為8.9∶45.9∶45.2,一產比重降至10%以下,三產和二產基本持平;2016年以來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第二產業,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工業向中高端水平邁進,重點培育的五大主導產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2018年提高到51.2%,湧現了宇通客車、中鐵裝備、中信重機等一批在全國具有較強競爭力的企業和品牌。消費的基礎性作用持續增強,2017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59.8%,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拉動為主向消費、投資和出口協同拉動轉變。2017年末常住人口城鎮化率50.16%,首次超過50%,城鄉結構發生歷史性變化。區域發展更趨協調,經濟總量超百億、千億的縣(市、區)從無到有,鄭州逐步躋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行列,2018年經濟總量突破萬億元。

三是改革創新深入推進,多輪驅動增強發展新動能。所有制結構更加完善,全省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佔比由1978年的3.6%上升到2017年的65.2%,非公有制經濟成為拉動全省經濟快速增長的重要力量。科技創新能力穩步提高。2017年全省R&D經費投入是2000年的23.5倍,佔GDP比重1.31%,比2000年提高0.82個百分點;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分別是1986年的256.3倍、175.9倍,年均分別增長20.3%、18.8%。新動能加快培育,以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現代製造業、生產性服務業等融合創新,打造出一批新的經濟增長點,2017年全省“三新”經濟增加值5403.93億元,拉動全省GDP增長1.3個百分點,經濟新動能逐漸替代舊動能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

四是開放帶動深入實施,對外開放形成新格局。外貿規模高速擴張。全省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從1978年的1.99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5512.71億元,增長2769倍,年均增長21.9%。2012年以來,全省外貿進出口持續保持在全國第一方陣,據海關統計,2018年河南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1187.9億元,連續兩年增長在20%以上。對外貿易向質的提升轉變,出口商品由初級產品佔主導向高附加值商品佔主導轉變,高新產品佔比超六成。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從1985年的不足0.06億美元提高到2018年的179億美元,增長2983倍,年均增長27.4%。隨著航空港區、自貿區、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等開放平臺的獲批和快速發展,空中、陸上、網上、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成效顯著,不臨海不沿邊的內陸腹地正在成為對外開放新高地。

五是基礎建設突飛猛進,發展支撐形成新優勢。以鄭州立體綜合交通樞紐為中心,以航空網、幹線鐵路網、高等級公路網為主骨架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初步建成。鄭州航空港綜合經濟試驗區“五年成規模”,2018年鄭州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2733萬人次,貨郵吞吐量突破51.5萬噸,客貨運規模在中部地區持續保持“雙第一”;2018年末全省鐵路營業里程5460.10公里,其中高鐵已建成投用1307.81公里,米字形高速鐵路網格局初步形成;2018年末高速公路通車裡程達6600.03公里,實現所有縣城到高速公路路口開車時間不超過15分鐘的目標。信息網絡支撐能力明顯增強,鄭州成為全國第5個獲批建設國際通信專用通道的城市和國家級互聯網骨幹直聯點,河南成為全國七大互聯網信源集聚地,全國十大通信網絡交換樞紐。以鐵路網、公路網、油氣管網、特高壓交直流電網為支撐的現代多元能源保障體系基本形成,能源保障水平顯著提高。

六是全面小康穩步推進,人民生活實現新改善。2013年,提前7年實現黨的十六大和十七大提出的GDP和人均GDP翻兩番奮鬥目標,分別比全國提前3年和4年;2017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程度為89.2%,按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年均增速預測,到2020年基本可以與全國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978年的315元提高到2018年的31874元,年均名義增長12.2%,增速低於全國平均水平0.4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978年的105元提高到2018年的13831元,年均名義增長13.0%,增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0.5個百分點。脫貧攻堅取得顯著成效,貧困發生率由2012年的9.28%降至2018年的1.21%。

七是社會事業繁榮發展,公共服務不斷取得新提升。2017年末,全省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本實現了全覆蓋。全省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初中畢業生升學率分別達到100%和88.83%,比1978年分別提高3.47個和55.92個百分點;普通高等學校在校生人數由1978年的2.73萬人增加到2017年的200.47萬人,年均增長11.6%;2017年末,全省衛生機構數是1978年的9.7倍,嬰兒死亡率由47.3‰降到4‰,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由48.9‰降到5.34‰;2017年,基本實現縣、鄉(鎮)圖書館、文化館(站)及廣播電視全覆蓋。

八是綠色發展深入人心,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進展。清潔能源比重逐步提高,2017年煤炭消費佔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由改革開放初期的92.3%降至73.3%,一次電力及其他能源佔比由0.9%提升至6.8%。主要能耗企業單位產品能源消耗明顯下降,節能降耗成效明顯。2012-2017年單位GDP能耗累計下降26.74%,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累計下降41.78%。生態環境不斷改善,2017年全省森林覆蓋率達24.53%,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明顯提升。

經濟藍皮書認為,2019年全省經濟發展依然是機遇與挑戰並存。一方面,重大戰略疊加效應不斷增強,改革開放紅利加快釋放,新動能快速成長,綜合競爭優勢不斷擴大。另一方面,全省仍處於轉型升級的陣痛期,結構性矛盾日益凸顯,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任務艱鉅。總的來看,2019年河南經濟仍將呈現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繼續向高質量發展方向邁進。

最後,真誠希望廣大新聞媒體和社會各界朋友一如既往,繼續關心和支持《河南經濟藍皮書》和河南省統計事業發展,為河南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撐。

謝謝大家!

附:答記者問:

1.2018年全省經濟運行呈現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您能否再詳細介紹一下經濟運行的“穩”和“進”體現在哪些方面?

2018年,在複雜的內外部形勢下,全省經濟呈現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運行態勢,下面我再給大家詳細分析一下“穩”在哪裡,“進”在哪裡?

首先說“穩”,判斷經濟形勢是否穩定,主要看四個核心指標,經濟增速、就業形勢、物價水平和外貿情況。從我省這四個指標的運行情況觀察,我們認為經濟運行總體上是平穩的,符合發展預期。一是經濟運行沒有大的波動,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全年GDP分別增長7.9%、7.8%、7.4%、7.6%,季度間增長速度波動不大;二是就業形勢保持穩定,近年來城鎮新增就業持續保持在140萬人左右;三是物價溫和上漲,居民消費價格平均漲幅穩定在2.4%左右,全年上漲2.3%;四是出口保持兩位數增長,全年增長12.8%,高於全國平均水平5.7個百分點,對經濟穩定增長起到了很好的支撐作用。

再來說“進”,“進”主要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進”,三大攻堅戰有“進”,經濟結構有“進”,發展質量有“進”,新舊動能轉換有“進”。具體來看,一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序推進。短板領域財政支出及投資快速增長;結構性去產能繼續深化;去槓桿成效顯現,2018年末國有控股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69.3%,同比降低0.4個百分點;商品房庫存繼續減少;降成本成效明顯,2018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85.38元,同比減少1.02元。

二是三大攻堅戰紮實有效推進。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有新進展,槓桿率偏高的國有控股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同比降低0.4個百分點,微觀槓桿率下降;脫貧攻堅深入推進,2018年全省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於全省農村居民人均水平1.6個百分點左右,121.7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33個貧困縣有望摘帽;節能降耗繼續推進,2018年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7.97%,能源利用效率整體提升,生態環境質量與經濟質量效益同步改善。

三是產業、消費及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更加鞏固,2018年服務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50.0%,高於第二產業4.4個百分點,同比提高0.4個百分點。五大主導產業和高技術產業等先進製造業較快增長,傳統產業升級改造成效顯現,傳統產業產品結構由低加工度向高加工度轉化,由產業鏈前端向中後端延伸,工業繼續向中高端邁進。消費發揮了經濟增長的“穩定器”作用,升級類商品銷售較快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增速自2017年4月份起持續高於固定資產投資增速,2018年高於投資2.2個百分點。投資結構調整持續深化,工業技改投資高速增長,2018年工業企業技術改造投資增長21.5%,其中製造業技改投資增長25.2%;工業技改投資佔工業投資比重21.1%,同比提高3.4個百分點。

四是發展質量持續提升。三大收入同步增長,2018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9%,高於全國0.2個百分點,其中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於城鎮居民0.9個百分點;企業利潤增速加快,2018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增長24.5%;財政收入質量提升,稅收佔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70.6%,同比提高2.2個百分點。

五是新動能顯著增強。新產業較快增長,2018年高新技術製造業、戰略性新興製造業增加值增速分別高於全省規模以上工業4.0、5.0個百分點,佔規上工業比重同比分別提高4.0、3.3個百分點;新業態蓬勃發展,2018年網上零售額增長31.3%,高於全國7.4個百分點,快遞業務總量增長42.1%,增速同比提高14.1個百分點;新主體不斷湧現,2018年新登記企業增長14.9%,日均新登記企業940戶;新產品新成果快速增長,鋰離子電池、新能源汽車、生物基化學纖維、服務機器人產量高速增長,專利數量快速增長,2018年全省專利授權量增長48.6%。

2.2019年全省經濟仍將保持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同時,經濟發展中機遇與挑戰並存,您能否具體的分析一下全省經濟發展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

判斷2019年的經濟運行走勢,要從河南面臨的內外部機遇和挑戰綜合分析。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當前河南經濟發展面臨哪些機遇。

從外部看,世界經濟延續復甦態勢,主要經濟體市場需求均保持增長,國際機構對2019年全球經濟增長的預測仍高於2008-2017年危機期間年均3.33%的增長水平。全國經濟保持穩定增長的韌性增強。從2015年三季度到2018年底,全國GDP季度累計增速持續穩定在6.4-6.9%的區間。從河南自身看,支撐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積極因素和有利條件依然較多。一是宏觀政策更加有力有效。2018年上半年省委省政府就已清醒認識到下半年形勢的嚴峻性,出臺政策更加具有前瞻性和靈活性,在防止經濟趨勢性下滑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有力地促進了全省經濟的平穩健康發展。二是基礎支撐條件更加鞏固。“一帶一路”、中部崛起、航空港區、自貿區、自創區、中原城市群等國家戰略疊加,效益日漸增強,為河南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支撐;米字形高速鐵路網逐漸形成,鄭州機場三期加快建設,“鐵公機”聯動,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更加完善;跨境電商快速發展,內陸省份功能性口岸最多,“無中生有”打造出空陸海網四條絲綢之路,對外開放的載體更加完備,“買全球、賣全球”的優勢不斷強化。三是複雜的形勢下仍蘊藏著新的機遇。2019年國家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鬆緊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這均有利於緩解企業融資難題,激發居民消費潛力;貿易摩擦可能導致部分行業重新洗牌,如果我省企業加快技術改造,加大國際國內市場開拓力度,搶佔市場份額,危中尋機就有可能變危為機;沿海地區工業增速回落,全省外出務工農民工可能出現迴流,如果我們應對得當,大力支持鼓勵一部分有條件的農民工返鄉創業,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吸納就業、擴大消費、降低影響的作用。

其次,我們再分析一下經濟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和挑戰。

從外部看,受全球範圍貿易摩擦加劇、主要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收緊、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升溫等影響,世界經濟增長動能和市場信心減弱,下行風險增大,我國發展面臨的外部環境更加嚴峻複雜。外部環境變化和自身結構性矛盾更加突出等內外部不利因素交織疊加,全省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增大。一是產業轉型升級問題更加突出。作為能源原材料大省,我省製造業低端產能過剩與高端供給不足並存,創新能力薄弱與傳統產業依賴並存,生產方式粗放與環境約束增強並存。近兩年受煤炭、鋼鐵等能源原材料價格回升的帶動,高耗能工業和傳統產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不降反升,2018年同比分別提高1.9個、2.4個百分點。二是內需放緩態勢明顯,短期內加大了經濟下行壓力。從投資來看,投資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缺乏有力支撐。新開工項目支撐不足,2018年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同比下降26.6%,其中億元及以上項目計劃總投資下降21.3%;資金約束依然明顯,2018年投資實際到位資金中國內貸款同比下降12.3%,企業自籌資金佔比達73.6%;建材價格大幅上漲且貨源緊張,推動企業生產成本上升,停工待料還會影響施工進度。從消費來看,消費品市場缺乏新的消費熱點,消費增速回落較多。2018年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中,佔比較高的汽車、糧油食品以及家用電器類商品零售額增速均出現2個百分點以上的回落,特別是佔比1/3的汽車類零售額增速回落8.6個百分點。三是實體經濟生產經營困難增多。實體企業勞動力、能源原材料及輔料、環保的顯性和隱性投入等各種成本增加較多,市場競爭力仍舊偏低。

總的來看,河南近年來謀劃實施的一大批打基礎管長遠增後勁的政策措施效果持續顯現,支撐經濟平穩運行的有利因素仍比較多,但在外部需求減弱、競爭加劇,實體經濟各種成本趨於上升壓縮企業利潤空間,全省長期積累的結構性問題與深層次矛盾愈發突出,經濟下行壓力在明顯增大。2019年宏觀經濟仍將呈現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繼續向高質量發展方向邁進,但增速可能穩中趨緩。

3.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年初省委十屆八次全會提出,“要對標對錶高質量發展要求,聚焦主要矛盾,推動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突破”。您能否介紹一下近年來我省在推進高質量發展方面具備了哪些基礎?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堅持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著力調整經濟結構、深化改革開放、強化創新驅動、夯實基礎支撐、加強民生保障,綜合實力不斷提升,經濟發展的穩定性、協調性、包容性、可持續性顯著增強,全省經濟在量的穩定增長中實現質的大幅提升,為轉向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全省供需結構更加匹配,主要表現有:

一是供給規模穩定擴大。全省GDP分別於2013、2016年邁上3萬億和4萬億兩個大臺階,2018年達4.8萬億元,穩居全國第5位,經濟大省地位愈加鞏固;發展的穩定性顯著增強,新常態以來GDP增速年度之間回落的幅度總體呈收窄態勢,由2008年的2.6個百分點逐漸縮小到2018年的0.2個百分點。

二是供給結構持續優化。經濟增長由第二產業拉動向二三產業協同拉動轉變。強力推動第三產業發展的政策效應逐步顯現,第三產業“領跑”全省經濟增長,2013-2018年年均增長9.9%,高於GDP年均增速1.6個百分點;自2015年上半年以來,服務業增加值增速超過工業,第三產業逐漸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三是供給體系質量得到提升。2013年以來全省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定在1200億斤以上,糧食總產量約佔全國的十分之一,穩居全國前兩位,夏糧產量佔全國的四分之一,穩居全國第一位,能夠確保國家糧食生產安全;同時通過調整農作物種植結構,以“四優四化”建設為主線的農業供給側改革取得初步成效。2013-2018年五大主導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速分別高於規模以上工業2.6個、5.9個、10.2個百分點。物流、金融、健康養老、文化旅遊等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

四是消費水平逐步升級。全省消費品市場保持平穩較快增長態勢,2015年最終消費支出對GDP增長的貢獻率超過50%,2017年達59.8%,比2012年提高10.7個百分點,經濟增長由投資拉動向投資、消費和出口協同拉動轉變。2015-2018年,網上零售額年均增長41.5%,高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0個百分點。共享經濟廣泛滲透,跨境電商、智能家庭、在線醫療等新服務和消費模式逐步深入。

第二個方面,一些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主要表現有:

一是 “放管服”改革逐步深化。“一網通辦”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提速,省市縣審批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均達到90%以上。

二是國有企業改革不斷推進。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深入推進現代企業制度,處置“殭屍企業”1124家;2018年規模以上工業及國有控股企業利潤大幅增長,“三煤一鋼”全部實現盈利。

三是投融資體制改革逐步深入。大力推廣投資項目告知承諾、容缺辦理、多評合一等模式,投資項目審批事項由113項精簡到59項,中原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企業突破4500家。

四是稅費改革取得積極成效。營改增試點全面推開,省級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全面取消。

五是醫療體制改革逐步展開。縣域綜合醫改試點開始深化,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全面推開,分級診療、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等試點啟動實施。

第三個方面,生產效率不斷提升,節能降耗取得積極進展,主要表現有:

一是科技創新能力穩步提高。2017年,全省R&D經費投入是2012年的1.87倍,佔GDP比重1.31%,比2012年提高0.26個百分點。以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為引領,大力培育創新引領型企業、人才、平臺和機構,截至2017年末國家級創新平臺達151家,實現省轄市全覆蓋,科技型中小企業突破1.6萬家。創新型龍頭企業數量從2016年的30家增加到2017年的100家。

二是人力資本不斷積累。隨著職教攻堅工程和全民技能振興工程深入實施,2017年末高技能人才達179.4萬人。企業家和知識型技能型勞動者數量和素質不斷提升,全省勞動生產率較快提高,2017年全員勞動生產率66037元/人•年,是2012年的1.39倍。

三是節能降耗成效顯著。企業持續加大產品節能改造和技術裝備升級力度,降低主要耗能產品單位能耗,全省能源利用效率整體提升,2017年全省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7.9%。大氣汙染治理效果明顯,空氣質量顯著提升。

第四個方面,收入分配製度不斷完善,效率與公平兼顧,主要表現有:

一是三大收入同步增長。2018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分別增長8.9%、10.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增長24.5%,均保持較快增長態勢。

二是脫貧攻堅成效顯著。2018年末全省貧困發生率1.21%,比2012年降低約8個百分點。蘭考縣、滑縣、舞陽縣、新縣、沈丘縣、新蔡縣成功實現脫貧摘帽。

三是就業保持穩定。2013-2017年城鎮新增就業每年均保持在140萬人以上,2018年新增139.24萬人。2018年末,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總量達2995萬人,返鄉下鄉創業人員總量124萬人,累計帶動就業778萬人。

四是民生保障水平逐步提高。2018年民生支出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77.2%,比2012年提高4.9個百分點。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職業人群工傷保險制度實現全覆蓋;率先在全國實現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全覆蓋和省級統籌、即時結報,年度最高支付限額達到40萬元。

第五個方面,經濟循環渠道更加通暢,主要表現有:

一是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更加有效。2018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63867.6億元,貸款餘額47834.8億元,分別是2012年末的2.0、2.4倍;社會融資規模增量7793.6億元,穩居中部地區首位,佔全國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的4.0%。

二是房地產市場發展更趨穩定。全省積極推進新型城鎮化,加快農民工市民化進程,提高棚戶區改造貨幣化安置比例,全省商品房待售面積自2016年7月末以來持續下降,2017年末同比下降16.2%,2018年末同比下降1.6%。據住建部門監測,2018年11月末全省商品住宅去化週期為9個月,去化週期總體保持穩定。

責編: 劉安琪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End

权威发布!2019年《河南经济蓝皮书》新鲜出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