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記,師恩難忘!

謹記,師恩難忘!

師恩難忘,且行且珍惜!

1

1月4日,因為著急帶孩子趕車回家,沒顧上看孩子在託管班寫的作文。

有心的小王老師19:14通過微信發過來兩張孩子作文的照片。

謹記,師恩難忘!

《打雪仗》第一頁

謹記,師恩難忘!

《打雪仗》第二頁

20:07回家不久,回覆小王老師後,藉著檢查孩子作業的間隙,逐字逐句閱讀了孩子題目為《打雪仗》的作文。

我不僅看了,還放聲朗讀了。

透著手機屏幕朗讀,因為鉛筆字略顯不太清晰,我朗讀時口音難免有點結結巴巴,不很利落。

攪擾的孩子不免有些嫌棄,《打雪仗》這篇作文畢竟是孩子真情實感獨立寫就的佳作。

看到我如此“糟踐”他辛苦撰寫的作品,怎能不和我急?

孩子忍不住從臥室衝進書房,從我手中飛快的奪過手機,扮演起了朗讀者的主角。

“老爹,我來讀吧,你讀的一點都不連貫。”孩子娓娓道來。

孩子一邊讀,我心中一邊慶幸著。

在我的印象中,我屢屢詬病孩子寫作時的種種不是。

但這一次,純屬意外,小學二年級的孩子寫的《打雪仗》有模有樣,耐人尋味,給我帶來了“忽如一夜春風來”的既視感,由不得在心中感慨“浮生若夢”。

坦白講,看了孩子的文章,我有些情不自禁的陶醉。

心心念念思量著,期盼孩子寫作文這種類似的純屬意外成為家常便飯的常態。

心中難免得意怯寫作文的孩子終於開胡了。

透過作文的字裡行間,咋一看,覺得《王者榮耀》這款手遊確實沒白玩。

高興之餘,轉瞬間讓我聯想到這次組織託管班孩子們打雪仗的發起人——小馬老師,萬分感激。

當然這樣的感激就如同多米諾骨牌的連鎖效應一般,是由小王老師觸發的。

2

提到小王老師,我的確要鄭重的說聲“謝謝”。

1月5日,從託管班接孩子,孩子吃晚飯的檔口,碰巧和胡老師閒聊孩子的飲食話題。

期間聽胡老師說,“小王老師覺得思嘉寫的《打雪仗》很不錯,一大早就將作文轉發給我看。”

“思嘉玩打雪仗時挺能放的開,不像個別孩子那般矯情,沒怎麼打,就哭了。”

聽了胡老師的一番陳述,心裡美滋滋的。

礙於公開場合,我不好言語太多。

剛領著孩子出了託管班的門,好奇心慫恿我,非要問個明白。

“怎麼這次寫作文就能發揮出來啊?”

被誇獎的孩子,多半忍不住總要顯擺顯擺,“這次打雪仗,我印象深刻!”

謹記,師恩難忘!

打雪仗時,孩子燦爛的微笑!

不等我再問,孩子端直說,“今天,小王老師當著全託管大哥哥大姐姐的面,點名表揚我了!”

喜從心中來,“你太棒了,今後寫作文會越來越好的!”

我徑直說道,“回家,老爹獎勵你3枚獎勵貼,給你湊夠50枚獎勵貼,兌現給你購買《王者榮耀》鎧龍域領主皮膚的點券。”

孩子異常興奮。

3

趁著孩子高興,順勢將寫作文的話題進行到底。

“思嘉,以後寫作文要再接再厲,其實沒你想象的那麼難。”

臨到公交站的路上,孩子不著急回覆我,表現出人意料的淡定。

看我沒有放過他的意思,乾脆放了個大招,給我潑了盆冷水。

“老爹,這是唯一一回,以後我不會再寫那麼好了!”

我以為是耳朵聽錯了,很震驚,何出此言啊?

“思嘉,你怎麼這樣說呢?”

孩子沒客氣的說,“這次打雪仗,別提我玩得有多開心了!”

謹記,師恩難忘!

打雪仗戰友們的全家福

謹記,師恩難忘!

打雪仗對戰一景

這句話像是重重的一巴掌抽在我的臉上,讓我有些無地自容。

我索性清醒了許多,不再多問。

4

乘著公交,孩子準備接力少兒英語課,我暫時把關於孩子寫作靈感引發的思緒安放。

沒想到到了英語校區,迎來的是孩子人生經歷中的一場小別離。

孩子非常喜歡,工作認真細心,備受家長們認可,對孩子們疼愛有加,激勵思嘉樹立自信的啟蒙老師Miranda,因為結婚需要回故鄉工作。

今天的英語公開課,Miranda老師站好最後一班崗,盡職的完成了與Lucy老師的工作銜接,多少有些告別會的感傷。

傻乎乎的孩子竟然認為,Miranda只是臨時有些事,把孩子們暫且託付給Lucy照顧。

透過孩子對我“平靜如水,不漏痕跡”的表述,不由讓我對Miranda在職業履職中體現出的平穩過渡,與關愛孩子心理健康成長方面表現出的善良可期,由衷的讚賞。

1月5日,對於孩子和我,註定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

5

少兒英語班下課,我不忍把離別的情緒讓孩子明確感知。

一反常態,沒和二位英語老師交流過多,只是禮貌的打了招呼,旋即離開。

Miranda的去職,情理之中,又有些突然的意外。

勿說是孩子,即便是家長,猛然間有些不捨的難以接受。

大千世界,老師很多,能夠讓孩子們、家長們打心眼裡認可的好老師,著實可遇不可求啊!

匆忙離開校區,我們依舊乘坐公交車回家。

到家後,我輕描淡寫的將Miranda重歸故里的消息告知老婆。

6

為了讓家庭氣氛變得輕鬆些,我有意將話題轉移回孩子寫《打雪仗》的頻道。

待我大致道明孩子寫《打雪仗》的那些事,老婆順茬將我哽咽在喉,不願輕易提及的“心病”說了出來。

“孩子經歷的事情太少了,沒有經歷過,怎麼寫的出來。”老婆雖不善言語,卻也世事洞明。

將就著給我留了幾分面子,沒特意提到我。

之前沒有陪伴孩子成長付出的代價,猶如昨日重現,歷歷在目。

滿格的是7年來沒有陪伴孩子共同成長的親子教育缺失,斷片兒的是回味7年來孩子童年快樂成長的過往回憶。想到此處,自感慚愧。

好在現在孩子撞見了幾位良師,望孩子能夠珍惜難得的師生緣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