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臥村修廟,張先生捐10萬塊,郝先生捐86萬元


河南安陽縣呂村鎮,騎臥村修廟,張先生捐10萬塊,郝先生捐86萬元。

傳說,一位宰相騎玉麒麟途經前奇務村,玉麒麟臥地不起,忽見南際天空瑞氣千條,祥雲萬朵……。宰相命隨行人員擺設香案,面南向空而拜,拜畢,在麒麟臥地之南,設小廟一座,名曰:“覺雲”, 這便是覺雲寺最初名稱的來歷。

村民奔走相告,傳誦吉祥之事。宰相回京後,將麒麟臥地不起之事面奏君王。皇帝龍顏大悅,御賜村名為“騎臥村” ,並有三年不納稅役之旨。

覺雲寺石佛位於安陽縣東25公里呂村鄉前奇務村西。1963年10月公佈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碑刻記載,覺雲寺建於唐代,明、清重修,現已成廢墟。僅存2佛、1弟子造像及碑刻3塊。

其中一石佛保存完好,通高1.55米,全結跏趺坐,兩手迭壓。另一石佛頭部殘缺,剝蝕較為嚴重,殘高1.1米。一弟子造像高1.3米,佇立雙手合十。均為漢白玉雕琢。

“慈善”一詞原本是佛教用語,其原意為慈悲為懷、廣種善果。我國古代漢語中“慈”、“善”二字合用,則是“仁慈”、“善良”、“富於同情心”之意。

東漢時期,佛教傳入中國,佛教寺院的濟貧事業隨之興起,這是中國最早的民間慈善救濟事業。其經濟來源是社會的捐助和施捨,佛教的“福報”、“修福”的觀念,對富人有很強的吸引力,因此,漢唐佛教寺院的慈善事業長盛不衰。

中國的慈善事業,同樣有著自己悠久的傳統。漢唐寺院濟貧、賑災、醫療、戒殘殺的長盛不衰;宋代養老扶幼事業的勃興;元醫療救助的興起;明清民間慈善群體在中國慈善史上首屈一指。

更有當今國門開放以來,湧現出一批批社會賢達、名流、企業家、離退休幹部為水災、為貧困大中小學生、為艾滋病、白內障的貧困患者,默默從事的慈善救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