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身陷退押金潮 至暗時刻的共享單車能走出困境嗎?

曾經風光的小黃車ofo這幾天正身處“冰窟窿”之中,頻頻因退押金難登上熱搜之後,這會又因近千萬人在線上退押金排隊再上熱搜。繁華落盡之後的共享單車究竟該何去何從!

2018年,共享單車“至暗時刻”,曾經的兩大巨頭摩拜單車和ofo,迎來各自命運關口:摩拜單車“賣身”美團;ofo風雨飄搖,陷入各種傳聞,並被指押金難退、債臺高築……

ofo身陷退押金潮 至暗時刻的共享單車能走出困境嗎?

共享單車生產第一鎮——天津市武清區王慶坨鎮,早已從狂歡走向了“涼涼”;而許多城市地鐵口曾經擁擠的、如海洋一般的五顏六色的共享單車群,如今也變得稀稀朗朗……

1

ofo的債務

目前,ofo所面臨的最大困境無疑是債務。

記者據公開資料統計出,2018年至今,已有18家企業因運輸合同糾紛、房屋租賃糾紛、買賣合同糾紛等原因與ofo對簿公堂,上海鳳凰自行車有限公司、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百世物流科技(中國)有限公司、深圳市順豐綜合物流服務有限公司等知名企業都在上述行列中。

風波中的ofo前途未卜,在部分業內人士看來,這預示著共享單車市場的多米諾骨牌正被推倒。

2018年3月,小鳴單車正式進入破產程序,成為首個共享單車破產品牌,4月份,共享巨頭企業摩拜單車放棄獨立運營,投身美團懷抱,被業界視為單車市場走向淪陷的開端。

2

“幸福”小鎮

一系列共享單車企業破產“賣身”、裁員跑路,共享單車市場的2018年,可謂寒風刺骨。

共享單車最早出現在2014年,2015年開始進入大眾視野,2016年則是共享單車的“狂歡”之年,在資本加持和輿論推動下,摩拜、ofo、優拜、永安行、小鳴、小藍、悟空單車等20多家共享單車企業相繼成立並大肆擴張。

那時候的共享單車生產第一鎮——王慶坨鎮是名副其實的幸福小鎮,共享單車訂單如雪片般飛向這裡。

3

危機悄然而至

共享單車市場熱火朝天,資本和企業似乎忘記了風險。

從2017年1月11日起,短短112天,ofo就打開了67座城市的大門。

摩拜單車同樣不遑多讓。

2017年1月和2月,摩拜單車完成了累計數億美元融資;3月,摩拜單車進入新加坡市場,開啟海外運營,並宣稱要在2017年覆蓋全球100多個城市。

國家信息中心分享經濟研究中心數據顯示,到2017年7月,國內共享單車累計投放量約1600萬輛。

然而,在共享單車瘋狂的同時,行業危機也悄然而至。

2017年6月份,悟空單車、3Vbike、町町單車等中小共享單車企業或停運或倒閉的消息相繼傳開。

4

“時代已結束”?

跑路輿論頻傳、禁投政策連發,到2017年下半年,共享單車市場開始進入調整期。與此同時,投資方和消費者的擔憂和不滿也在加劇。

摩拜在資本的裹挾下趔趄前行,先ofo一步迎來了自己的歸宿,而如今焦頭爛額的ofo正忙著應付退押金潮!

5

那一縷希望

歷經多輪洗牌,目前單車市場的主要角逐者是摩拜、ofo與哈羅單車。

對於2019年共享單車行業的發展,業內人士認為,現在共享單車行業的數據還沒有被充分地挖掘和利用,因為這幾家企業還在面臨生存問題,但行業未來會越來越成熟。在哈羅背靠阿里,摩拜背靠美團等的情況下,行業數據會逐漸被深入挖掘和利用。

共享單車繁華落盡之後,也讓人開始思考:共享單車本質還是租賃模式,而這種模式是真的用戶的痛點還是偽需求?如果沒有了共享單車,“最後一公里”的痛點誰來接盤?所以,小編認為,共享單車並不會涼涼甚至消失,但需要更加規範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