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擴容有望6區變8區,實質性推動陽曲、清徐撤縣設區

1月23日,中共太原市委十一屆六次全體會議暨經濟工作會議召開。會上提出“紮實推進市縣財政管理、金融體制、國企國資、城管體制、社會治理、街道管理等方面改革,

實質性推動陽曲、清徐撤縣設區,穩步推進黨政機構、社會保障、基層一線幹部隊伍待遇等改革。”

太原擴容有望6區變8區,實質性推動陽曲、清徐撤縣設區

2017年,國務院發42號文中提到:為了確保城市發展更趨合理,山西綜合改革要適時啟動行政區劃調整。自此,“山西省的行政區域改革”成為熱門話題。而這段時間,隨著大同市和長治市的行政區域調整的落地,山西各地的群眾都在關心所在的城市什麼時候調整,一股發展的新浪潮正在漸漸湧來。

1.2018年11月23日,長治市部分行政區劃調整工作動員大會召開,標誌著長治市部分行政區劃調整工作進入正式實施階段。經國務院批准和山西省人民政府批覆,長治市撤銷城區、郊區、長治縣、潞城市、屯留縣,設立潞州區、上黨區、潞城區、屯留區4個市轄區。發展格局由此前的2區(城區、郊區)、10縣、1個國家級開發區轉變為“四區八縣”。

2.2018年2月9日,國務院對山西省政府《關於大同市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請示》作出批覆。經國務院批准,大同市撤銷城區、南郊區、礦區、大同縣,設立平城區、雲岡區、雲州區。同年5月28日,全市部分行政區劃調整工作動員大會在御東行政中心召開,標誌著大同市行政區劃調整工作進入正式實施階段。

太原市謀劃已久

2017年耿市長在政府工作報告上提到,陽曲和清徐按區劃分,太原現在是6個區,按照省長要求,將來按8個區規劃、謀劃。然而,第一次提到太原周邊縣城撤縣設區的消息並不是在2017年。早在2010年2月4日召開的太原市民政工作會議中,就已經將“古交撤市建區、清徐撤縣建區“列入重點工作。

時至今日,快九年過去了,無論清徐也好、陽曲也罷,甚至更遠一點的古交,都沒有正式的文件落地,因此很多太原市民也對此消息的可靠性產生懷疑。

撤縣設區的要求

目前撤縣設區,主要依靠國務院批轉民政部1993年38號文件《關於調整設市標準的報告》,由於近十多來經濟發展速度很快,各地撤縣設區的申請越來越多,為了適應形勢發展,民政部出臺了一個《市轄區設置標準》(徵求意見稿),允許直轄市和地級市設立市轄區,其中市區總人口在300萬人以上的城市,平均每60萬人可設立1個市轄區。最小的市轄區人口不得少於25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不得少於10萬人。對於中心城市郊縣(縣級市)改設市轄區,須該縣(市)就業人口中從事非農業人口不得低於70%;第二三產業產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達到75%以上。改設市轄區的縣(市),全縣(市)國內生產總值、財政收入不得低於上一年本市市轄區對應指標的平均水平。

撤縣設區的好處

撤縣設區,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城市化水平,促進經濟發展。撤縣設區,說明告別了以農業為主的發展道路,能融入太原市大都市圈,邁上了城市化和工業化發展的新臺階。區和縣的差別,給購房者和投資者的心理影響很大。撤縣設區後,給人的感覺,離太原更近了。加上房地產商和投資者增加,人氣也更旺了。撤縣設區最大的變化,還是幹部群眾思想觀念的變化。經濟相對獨立的縣,主要以農業為主,幹部群眾富民強縣的主要思路是以農為主,而區則不同,區作為大城市的一部分,其主要目標將是經營城市、管理城市,以城市化帶動農村和農民走向富裕。名稱變了,思路變了,步子也就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