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馬市這2件國寶被山西博物院選送央視《國家寶藏》第二季

侯馬市這2件國寶被山西博物院選送央視《國家寶藏》第二季

經過漫長的等待,《國家寶藏》第二季進入開播倒計時,九大博物館(院)的27件國寶正式揭曉謎底!此前,節目組放出一些關鍵詞,讓大家大膽競猜。山西博物院的三件國寶關鍵詞分別是:金、春秋、北魏,可謂是吊足了大家的胃口。如今,謎底揭曉,這三件國寶是侯馬金代董氏墓戲俑、侯馬盟書和木板漆畫。

在山西博物院的諸多珍貴館藏中,這三件寶貝如何能脫穎而出?這些國寶的前世今生是什麼,它們背後又有什麼傳奇故事?請隨山西雲媒體,一起提前領略國寶之美。

金代董氏墓戲俑

金代董氏墓戲臺磚雕,出土於1959年在侯馬市牛莊村發掘的金代董明墓,它以其精彩的磚雕戲俑聞名於世。

侯馬市這2件國寶被山西博物院選送央視《國家寶藏》第二季

▲侯馬市董明墓出土的磚雕戲俑。

董明墓磚雕戲俑,一組5件,均高約20釐米,5個彩繪戲俑位於董明墓墓室北壁上部磚雕戲臺上。戲臺是一座五脊六獸單簷歇山頂式模型,兩根八角形小矮柱上承檯面,簡潔精巧。五個人物並列一排,自左至右分別為裝孤、副末、末泥、裝旦和副淨五個角色,正在戲臺演出。五個戲俑均經彩繪,色彩絢麗,形象生動,在侯馬出土的幾組戲俑中最具代表性。

宋金時期,戲曲藝術的早期形式之一——雜劇,開始在山西南部的市肆和鄉村蓬勃興起,商業演出廣泛流行,演員開始劃分行當,出現副淨、副末、裝旦、裝孤、引戲等角色,並有了相對穩定的服飾和妝扮。樂隊的人數和樂器種類以及伴奏曲牌也逐漸固定下來。到元代,在角色搭配、服裝道具、樂器伴奏、劇目曲牌等方面,都更加穩定成熟,並向更加複雜細膩的方向發展。宋金時期,戲曲作為一門嶄新的藝術門類,登上中國古代表演藝術的舞臺,而這組墓戲俑正是當時文化的產物。五個戲俑中,末泥為主演。這與以副末和副淨做主演,以滑稽調笑為主要內容的早期雜劇不同,表明中國戲曲藝術正走向成熟。

侯馬盟書

晉國晚期,“公室衰微,六卿專權”。權卿們為尋求內部團結、打擊敵對勢力,盟誓活動頻繁。

侯馬市這2件國寶被山西博物院選送央視《國家寶藏》第二季
侯馬市這2件國寶被山西博物院選送央視《國家寶藏》第二季

▲1965-1966年侯馬市晉國遺址出土的侯馬盟書。

1965年,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員會在發掘侯馬晉國遺址時發現侯馬盟書。在40多個祭祀坑內出土玉、石質盟書5000餘件片。絕大多數為圭形,最長者32釐米,另有圓形及不規則形。辭文多以硃筆書寫,少數為墨筆。文字可辨識的有656件,多則200餘字,少則10餘字。

內容可分為主盟人誓辭、宗盟類、委質類、納室類和詛咒類等五大類。對於主盟人和盟誓時間,存在不同說法。多數學者認為,侯馬盟書是春秋晚期至戰國早期,以趙氏家族為首舉行盟誓活動的約信文書,忠實地記錄了晉國晚期強族間相互鬥爭的史實,具有政治檔案的性質。它的發現對於研究晉國曆史、古代盟誓制度及古文字等均有重大意義。

書寫於玉石的這些文字,不但是中國現今考古發現最早的毛筆字,也因運筆嫻熟流暢,字形活潑多變,極具藝術價值。侯馬盟書,是1949年以來中國考古發現的十大成果之一,也是山西博物院館藏的十大國寶之一。

木板漆畫

1965年,山西大同石家寨太和八年(484年)司馬金龍墓出土了木板漆畫。司馬金龍是西晉皇室宗親,隨父司馬楚之降附於北魏,深受寵信。木板漆畫畫風酷似《女史箴圖》,表明了當時中國南北經貿往來與文化碰撞。

侯馬市這2件國寶被山西博物院選送央視《國家寶藏》第二季
侯馬市這2件國寶被山西博物院選送央視《國家寶藏》第二季

▲木板漆畫每塊長約80釐米,寬約40釐米,厚約2.5釐米。

木板漆畫屏風用木板製成,通長82釐米,寬40釐米,厚約2.5釐米。其中的兩塊木板之間由榫卯連接。板面髹朱漆,分上下四層彩繪《列女傳》故事,線條用黑色,人物面部和手部塗鉛白,服飾器具用黃、白、青綠、橙紅、灰藍等色。題記和榜書處再塗黃漆,其上墨書文字。畫風近顧愷之。題記和榜書文字介於隸、楷之間,氣勢疏朗,是少見的北魏墨跡。

木板漆畫是南北朝時期文化融合的產物,具有極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由於木質文物材質特殊,展出期限一般不會多於30天,是不可多得的北魏繪畫、墨書真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