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守護者,行走在廣闊的大地上,去體會一次特殊的遊歷過程

《最後的守護者》的開發製作者,是打造了《ICO》和《旺達與巨像》的上田文人帶領的小組開發的又一部作品。


最後的守護者,行走在廣闊的大地上,去體會一次特殊的遊歷過程


在遊戲畫面上,《最後的守護者》可用“舒服”二字進行概括,它的貼圖比較細膩,整體色調都偏柔和。老玩家一眼就能看出是《ICO》與《旺達與巨像》的套路,儘管遊戲中大部分建模不算精緻,但建築物、物件、植物與液體的效果都很真實。


最後的守護者,行走在廣闊的大地上,去體會一次特殊的遊歷過程


而傾注了製作組絕大部分精力的巨鷹Trico,其建模更是無比精緻,栩栩如生。在後期某些場景中的圖像效果也讓人驚豔,整體視覺感覺還是可圈可點的。然而,本作有著客觀存在的明顯缺陷,其中最難以忍受的自然就是幀數問題,遊戲的掉幀、拖慢非常頻繁,並且貫穿了整個遊戲。甚至會低幾率出現一動不動,彷彿司機一般的卡頓。


最後的守護者,行走在廣闊的大地上,去體會一次特殊的遊歷過程


而另一大問題則是視角,巨型Trico與逼仄狹窄的空間,在加上自動調整的鏡頭,一旦轉起來簡直就是噩夢般的視角移動。容易導致玩家產生眩暈感,嚴重影響了遊戲體驗,相信這也是眾多玩家所一致詬病的問題。


最後的守護者,行走在廣闊的大地上,去體會一次特殊的遊歷過程


要說《最後的守護者》有什麼獨一無二的特色,無疑就是與巨鷹Trico“相處”的過程。不是命令,也不是操縱,而是名副其實的相處。打從一開始,《最後的守護者》推崇的就是人與動物的羈絆,而遊戲也確實能夠讓玩家感受到這一點。儘管遊戲操作略微不順且說明不足,需要一段時間去適應與熟悉。可一旦喜歡上Trico這隻架空的動物,玩家將享受到前所未有的體驗,你彷彿得到一隻不大聽話的神奇生物,要慢慢讓它學會理解自己的意思,還能在細節中,充分體會到它對你產生感情的過程。


最後的守護者,行走在廣闊的大地上,去體會一次特殊的遊歷過程


從一開始的梳理與警戒,連進食都不可靠近,到後來的依賴與信任,義無反顧的去保護你。這些過程讓家有愛寵的玩家紛紛感慨,活靈活現的Trico簡直真實得不像是數據。它彷彿就是家中養過的貓貓狗狗,能夠勾起玩家的無數回憶。而這種“挑玩家”的體驗也讓玩家分化為兩大極端,有因掉幀的畫面一蹩腳的操作AI而不屑一顧的,也有因催淚的劇情與生物的細節而盛讚不已的。回想起在遊戲發售前後,官方曾公佈過這樣一句宣傳語“在我的記憶中,那隻怪物的目光一直十分溫柔”,恐怕這就是願意給《最後的守護者》大高分的最大原因了吧。


最後的守護者,行走在廣闊的大地上,去體會一次特殊的遊歷過程


《最後的守護者》一週目的正常流程,需耗時十個小時左右。多周目則能夠通過餵食圓桶的數量,解鎖服裝、掛飾道具與羽毛噴漆,流程中還有圓桶、暗示以及鑽洞的三大收集要素。作為一款解密型的動作冒險作品,其內容並不算少。


最後的守護者,行走在廣闊的大地上,去體會一次特殊的遊歷過程


另外對於鍾愛Trico的玩家來說,《最後的守護者》也與《ICO》和《旺達與巨像》一樣,是一款可以多次體驗並深入探索的作品。因為每次進入遊戲Trico的行動都不盡相同,尋找它的新動作,也算是《最後的守護者》的一大樂趣。在主流趨勢下,越來越多的遊戲,選擇同步推出中文字幕,在《最終幻想15》同步國行中文之後,《最後的守護者》的港版也直接收錄了繁體中文字幕。只需要將系統語音調節為繁體中文,玩家就可以毫無障礙的體驗遊戲內容。不必再想以往那般長久地等待。


最後的守護者,行走在廣闊的大地上,去體會一次特殊的遊歷過程


獨特的遊戲體驗,與催人淚下的故事發展,玩家在於Trico的相處中積累的種種感情,都會在終盤接二連三的高潮中完全爆發。這款讓玩家等待了七年的作品,在綜合素質上談不上什麼完美,但卻有無數玩家因它落淚,不能自已,繼《ICO》與《旺達與巨像》之後上田再度打造了一款“讓人難以忘懷的遊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