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長江大橋索鞍全部“鞍”裝到位 施工進入“跨江時代”


鎮江長江大橋索鞍全部“鞍”裝到位 施工進入“跨江時代”


11月17日,鎮江長江大橋最後一個重達240噸的散索鞍順利安裝到北錨碇下游側鞍座上,標誌著由中國鐵路上海鐵路局集團有限公司建設、中鐵大橋勘測院設計、中鐵大橋局集團施工的五峰山長江大橋索鞍施工全部結束,進入"跨江時代“。


鎮江長江大橋索鞍全部“鞍”裝到位 施工進入“跨江時代”


鎮江長江大橋是國家重點鐵路工程,也是連鎮鐵路的關鍵節點工程。大橋全長6.409公里,主跨1092米,一跨過江。上層為雙向八車道高速公路,下層為四線高速鐵路(預留兩線),是我國第一座公鐵兩用懸索橋,同時也是世界上跨度最大、運行速度最快、運行荷載最大的公鐵兩用懸索橋。大橋上部結構索鞍部分由南北主橋塔頂4套主索鞍及南北錨碇各2個散索鞍,共8個鞍體構成。


鎮江長江大橋索鞍全部“鞍”裝到位 施工進入“跨江時代”


懸索橋主要承重結構是懸鏈線形狀的主纜,將原本橋墩需要承擔的重力通過吊索轉化成了向上的拉力。索鞍是專供懸索繞過塔頂的支撐並使主纜平順地改變方向的結構。主索鞍主要是將主纜傳來的巨大壓力傳遞到主塔,散索鞍主要是改變主纜的傳力方向,並將主纜分散為索股分別錨固在錨碇上。


鎮江長江大橋索鞍全部“鞍”裝到位 施工進入“跨江時代”


鎮江長江大橋主索鞍鞍體採用鑄焊式結構,由鞍體、上下承板、格柵反力架及其餘附屬構件組成。每套鞍體由邊跨側鞍體、中間鞍體、主跨側鞍體三部分構成,單件鞍體120噸左右,一套主索鞍總重達360噸左右,相當於240輛小汽車的重量之和。鞍體之間通過高強螺栓鎖合而成。


鎮江長江大橋索鞍全部“鞍”裝到位 施工進入“跨江時代”


散索鞍為擺軸式結構,採用鑄焊結合的形式,鞍槽用鑄鋼鑄造,鞍體由鋼板焊接而成。散索鞍由底板、底座、鞍體及其餘附屬構件組成,一個散索鞍重達240噸。


鎮江長江大橋索鞍全部“鞍”裝到位 施工進入“跨江時代”


鎮江長江大橋主纜直徑1.3米,為目前世界範圍內最大直徑主纜,單根主纜拉力高達9萬噸,足以吊起1.5艘“遼寧”號航空母艦,南北塔主索鞍、錨錠散索鞍均為目前世界最重主、散索鞍鞍體。

隨著索鞍施工完成,工序轉入貓道施工階段,為主纜架設創造了條件。(常美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