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裡,華夏文明與西洋文化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在这里,华夏文明与西洋文化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在这里,华夏文明与西洋文化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在这里,华夏文明与西洋文化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雕欄玉砌 簷牙高啄

到清代後期,深井島和長洲島成為朝廷指定的外國商船船員可以登陸的休憩之地。深井村靠近黃埔古港及長洲的修船企業,又靠近晚清洋務軍工企業、民初軍事工業和軍事教育重鎮,更靠近海防要塞,因而海舶鱗輳,商賈雲集,店鋪興隆。

大約二百年前,深井村淩氏家族在村子東北的河道岸邊興建了一座集市,名曰“安來市”,意為“安心進來做生意”。

在这里,华夏文明与西洋文化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昔日安來市上有200米左右的街市,竹筒屋式的建築分佈在街市兩側,金鋪、茶樓以及藥材鋪、理髮店、糧油百貨店、布匹成衣店、中西醫館、煙館賭場等應有盡有。

在这里,华夏文明与西洋文化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其中一個理髮店至今猶在。清末竹筒屋格局一仍其舊,百年曆史的理髮轉椅、當年的木板門窗、放置理髮工具的木桌、牆面上的大鏡子等原封不動。店主潘伯出生於1924年,十二三歲時從河源老家來深井村做理髮店學徒。20世紀50年代初期,潘太太把從香港帶回的金條首飾等換成錢買下店鋪,用了兩千銀圓,在當時可是一筆鉅款。從那以後,學徒成了老闆,潘伯就在店裡做了一輩子理髮師,直到90歲那年才停止營業。

在这里,华夏文明与西洋文化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市井的繁華帶來了工商業的發展。到民國初年,深井有糖寮、榨油廠、船欄以及碾米、釀酒、造醬、漂染、刺繡、製衣、禮餅等工廠和作坊,還有武館、會所、當鋪等行當,被外人稱為“小金山”。

深井開村之初,因山多地少,村民多離島從事工商業,可以說自古就有經商的傳統。清代後期村裡工商業發展起來,更使村民的經商天賦得到盡情發揮。村民多得地利之便,主要從事碼頭搬運、造船、經商等,由是富甲一方,族人豐殷。

經商致富之後,便投資建築華屋美宅,村裡的西關式大屋和碉樓式民居成片出現。這些民宅大都是紅砂岩石基底、青磚防火牆、龍船脊或硬山脊,配以石板街巷,齊整壯美。進入大門,山花牆、 拱券窗、 陽臺欄杆、西式券廊等建築元素立刻映入眼簾,中式庭院和西式建築元素完美地糅合在一起,盡顯奢華氣派。

在这里,华夏文明与西洋文化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這些大屋的紅砂石牆腳平整如鏡,有的人家甚至連長方形的巨石牆腳的邊角處都雕有裝飾花邊。大門口兩側的青磚燒製精美,砌牆之前都經過二次打磨,光滑平順。大門口兩側是磚雕的墀頭,屋簷下有精緻的木雕封簷板,向著街巷的窗戶頂部都有凸起的窗簷,並以灰塑和壁畫裝飾。有的碉樓式大屋屋頂居然中間有屋脊,兩側屋簷仍然起脊,並且與鑊耳山牆連接在一起。二樓窗子上方再建窗簷,屋簷下和院牆外側更裝有立體灰塑圖案,整座房屋富麗華美,氣派典雅。

在这里,华夏文明与西洋文化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村裡的宗祠建築更是格外講究。叢桂西街的肖蘭凌公祠博古脊上繪製著雙龍奪珠的灰塑,細膩生動,分外傳神。外牆上方飄簷下以卷葉浮雕圖案挑簷,排列工整,玲瓏剔透。飄簷上方再加博古脊,又加灰塑圖案,古樸大方。挑簷下方,雕塑著立體灰塑山水畫。祠堂院內有一個巨大的照壁,照壁的後牆就是祠堂的外牆,上面有一幅灰塑山水畫,除山水畫之外,還塑有石榴牡丹等各色花卉及鰲魚、蝙蝠、獅子等吉獸,是一幅少見的立體灰塑藝術精品,極為驚豔。

在这里,华夏文明与西洋文化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在这里,华夏文明与西洋文化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村中規模最大的淩氏宗祠始建於明嘉靖年間(1522—1566),號“篤惠堂”。面闊三間,三進兩天井,硬山脊人字封火牆,灰塑龍船脊,石腳青磚,碌灰瓦筒,兩邊有青雲巷,右邊的青雲巷側還有襯祠。

在这里,华夏文明与西洋文化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宗祠地腳石基高達2米,花崗石門框,柚木門板,厚2寸,護以黃銅板,並有推閘。頭門飾以磚雕墀頭,屋頂雙層棟樑,蓋成“品”字形,覆以雙重青瓦,十分堅固。祠中供奉淩氏自始祖以下先人的牌位。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重建,同治元年(1862)修葺,2008年全面大修,煥然一新。

在这里,华夏文明与西洋文化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面朝大海 西風東漸

宋代以後,廣州外港扶胥港因泥沙淤積失去深水港條件,港區轉移到長洲島、深井島和對岸黃埔村一帶水域。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政府撤銷江、浙、閩三海關,僅限廣州一口對外通商。兩年後,更指定黃埔為外國商船唯一的停泊口,凡抵廣州貿易的外國商船一律碇泊於黃埔水域,這就使“南洋開禁後,夷商來粵省……市舶皆聚於黃埔”。外國商船在這裡接受粵海關黃埔掛號口檢查、登記註冊,並按船舶噸位交繳船鈔,未經許可不得入境貿易。

早在18世紀中期,深井村就被清政府指定為法國海員的休憩地,故深井島被稱為“法國人島”。深井村周邊的江水因靠近獅子洋,均帶鹹味,而村裡挖井則多為甘泉,於是明清時期外國海員及各路商賈,在回航時多在深井村買淡水儲船備用。

在这里,华夏文明与西洋文化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從那時起,深井村民就有了與外國人交流、接觸外國文化的機會。當時的深井村裡,到處都有前來通商貿易的外國人採購生活或其他用品,隨處都可以聽到廣東味的“番語”和洋味的漢語。

清雍正十三年(1735),廣東巡撫楊永斌給皇帝的奏摺中專門有“洋船進口俱在黃埔灣泊,其附近之深井村民多有能番語者”之語。

在这里,华夏文明与西洋文化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從這份奏摺可以看到,因為很多村民懂得外語,和洋人打交道毫不費力,所以就在河邊搭建棚寮,白天賣一些蔬菜、食物給洋人,也做一些洗衣、剃頭之類的服務,到了晚上就串通洋人將外國貨物偷藏在棚內,然後乘小船運往省城或佛山銷售或交換,這種走私行為被楊永斌察覺,他下令地方官嚴禁深井村民晚上在棚寮活動,以杜絕走私。

在这里,华夏文明与西洋文化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各國商船跨越海浪滔天的大洋,顛簸幾個月甚至一年多的時間才到廣州,加之船上生活條件惡劣,生病和死亡是常有的事情。再者,來廣州經商的各國商人眾多,經常有外商客死廣州。

為解決這些死者的安葬問題,清政府指定深井和長洲兩個小島為外國人安葬之處。埋葬在這裡的外國人,大多為西方國家派遣廣州的官員、經貿人員和船員等。

在这里,华夏文明与西洋文化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在这里,华夏文明与西洋文化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深井外國人公墓建在竹崗山腰,這裡俗稱馬鞍山或番鬼山。山崗上翠竹叢生,鬱鬱蔥蔥,在青枝綠葉掩映下的山坡上,錯落地豎著大小不等、文字各異的墓碑。這裡原有外國人墓237座,後被破壞嚴重,1998年經修復後僅存26座。

被安葬在這裡的有英國、瑞典、荷蘭、美國、丹麥、西班牙等國家的官員、船員、水手,或為其他職員。船員等級有差別,有船長、大副、二副、三副等。

其中最顯眼的一座是美國首任駐華公使亞歷山大·義華業(Alexander Hill Everett)的墓地。該墓坐東向西,形似梯狀,由底石、中間石和高高聳立的四面稜柱等三塊花崗岩石砌築。碑文陰刻在中間石上,正面為英文,背面為中文。中文內容為“亞美理駕合眾國奉命始駐中國欽差大臣義華業之墓,道光二十九年四月初九日,即我主耶穌基理督隆生紀年之一千八百四十九年五月初一立”。

在这里,华夏文明与西洋文化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英文碑文大意為:亞歷山大·義華業,第一任美利堅合眾國駐中國公使,於1790年3月19日生於馬薩諸塞州的波士頓,1806年畢業於美國坎布里奇市劍橋大學,曾在國內多個商業機構供職,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和文學家,深受尊重和愛戴。在廣州著名的伯駕(PARKER)醫院治療,於1847年6月28日病逝,終年58歲。

時至今日,美國駐廣州領事館每年都派員前往墓地致祭,美國駐廣州總領事高來恩曾到這裡拜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