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為什麼大跌?

昨天晚上,美股大跌,標普指數跌幅1.9%,而納斯達克指數跌幅達到了2.5%。

2019年初以來冉冉上升的美股,貌似永不跌落的美股,為什麼會大跌呢?

3月12日,我寫文章看空美股:

再次強烈看空美股!

結尾提到,信用風險利差很可能成為美股的阿喀琉斯之踵,沒想到僥倖言中。

美股為什麼大跌?

昨天晚上美股剛開市,我就在小紅圈裡截圖給大家看美國的信用風險利差情況。

美股為什麼大跌?

信用風險利差,顧名思義就是信用債與無風險債券之間的收益率之差。

市場上有一些公司信用評級較低,他們所發行的債券,必須給出較高回報才能吸引投資者,這就是市場上的高收益債券(俗稱“垃圾債”),相對較高的那部分收益,就是投資者所要求的風險補償。

若企業經營狀況良好,未來現金流增加,公司倒閉和債券違約風險降低,其收益率就會下行,通常信用利差就會降低;如果市場經營風險增加,那麼這部分債券的收益率就會上升,由此造成信用利差升高。

市場上公司的經營風險增加,可不就意味著這些上市公司也會受到影響麼?

所以,信用利差變動通常是股市漲跌的先行指標,看上圖也能夠看出,信用利差與標普指數漲跌幾乎形成完美的反向對應。

對於政府和央行來說,信用風險利差波動又遠比股市穩定,所以更容易觀察出整體金融市場狀態,所以他們也成為央行制定貨幣政策的重要依據。

除了信用利差外,另一個對美股有較大影響的利差,是美股股利與國債收益率利差。

美股為什麼大跌?

2008年以後,受到美聯儲QE影響,美國市場利率大幅度下降,而股市也遭遇了暴跌,由此導致了一個結果就是:人們購買股票所獲得的分紅,遠大於購買國債所得到的利息。

既然投資股市報酬遠遠優於債券市場,那大家當然都要衝入市場購買股票,而這,正是美國過去10年長牛的終極原因——沒有之一,因為公司開展股票回購的原因也是因為股利超過市場利率。

然而,隨著美國股市大幅度抬升,美股已經越來越貴,而2016年以來美聯儲還逐步加息,從2018年初開始,股利分紅與美債收益率之差大幅度收窄,以至於現在已經變成負值——也就是說,現在購買美股,分紅已經趕不上國債利率,這當然大幅度降低了股市的吸引力。

尤其是,如果這個負利差也在加大,那對美股就是雪上加霜了——

嗯,現在正是這種情況。

第三個對美股有很大影響的利差,是長期國債和短期國債的長短債利差。

美股為什麼大跌?

我曾經多次強調過,十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通常是全球美元資產定價的基石,十年期國債的長期收益率,也可以檢驗美元經濟體的景氣狀況,其收益率高低,主要是由人們對遠期的通脹預期所決定。

相比之下,短期國債收益率,通常跟隨央行的基準利率,而其中兩年期的國債利率,還經常被市場拿來預測央行的利率決策。

這樣組合下來,長短債利差基本可以用來檢驗經濟的四個階段。

經濟繁榮:

經濟活動強勁,通脹預期溫和,短期利率受央行升息影響,上升較快,利差持續收窄;;

經濟過熱:

經濟活動過熱,通脹預期強勁,市場利率抬升,導致短期利率超過長期,利差變為零乃至負值;

經濟衰退:

通脹抑制消費,利率高企引發市場違約風險,經濟整體轉弱,央行不得不降息來刺激經濟,短期利率快速下降,利差開始擴大;

經濟復甦:

央行維持寬鬆,市場預期利率不再升高,長短債利差持穩。

現在美國經濟處於什麼階段呢?

你看,上圖中長短債利差都快接近於0了。

實際上,美元的十年期國債與三個月國債的利率,在這兩天已經出現倒掛(圖中黃線數值小於0)。

美股為什麼大跌?

這說明美國經濟當前正由過熱向衰退過渡……

經濟都要陷入衰退了,股市你還漲個毛啊?!

好了,三個最重要的利差圖放出來——

現在,你明白美股為什麼大跌了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