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群眾來信,件件都要有回覆!

「社评」群众来信,件件都要有回复!

把“每信必復”這項民心工作做實做好

內容提要2月25日,《檢察日報》發表社評文章表示,做到“群眾來信每信必復”,要從用人、規範回覆、信息化保障、督促檢查等方面予以機制保障。

群眾來信非小事。對於檢察機關而言,這是“送上門來”的群眾工作,既是加強與人民群眾聯繫的重要紐帶,也是瞭解民情民意不可或缺的重要渠道。新一屆最高檢黨組要求,“對收到的申訴要在一週內回覆”,並立足於新時代新情況,進而明確提出“群眾來信件件有回覆”。目前,最高檢已經實現了“群眾來信件件有回覆”。各地檢察機關也要及時跟上,把最高檢的要求落到實處。

重視群眾來信是檢察機關的優良傳統。近年來,各級檢察機關特別是控告申訴部門切實發揮檢察窗口職能,以高度責任感做好群眾來信回覆辦理工作,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績。但應當看到,進入新時代,人民群眾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有更高需求,這對檢察機關辦理群眾來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各級檢察機關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主動適應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持續深入地把“群眾來信每信必復”這項民心工作做實做細做好,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司法需求,讓人民群眾對檢察工作有更強的獲得感。

要做到“群眾來信每信必復”,首先要在思想觀念上下功夫,想清楚搞明白做好群眾來信回覆辦理工作的重要意義。一封來信對於檢察機關而言可能只是千分之一、萬分之一,但對於寫信的群眾而言,可能包含了他們百分之百的期盼和希望。

與此同時,群眾來信所反映的情況和問題往往是基層人民生活中遇到的典型性問題。因而,對“群眾來信每信必復”,妥善處理,既有利於從檢察環節化解信訪矛盾糾紛、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也有利於檢察機關樹立良好形象、依靠人民群眾開展法律監督工作。反之,如果群眾反映的問題沒有及時回覆解決,久而久之,問題積少成多,不僅會影響人民群眾對檢察機關的信任,有損檢察形象,甚至會影響社會和諧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

各級檢察機關要從講政治顧大局的高度出發,充分重視群眾來信回覆辦理工作。

一方面,要堅定必須做好、只能做好的工作信心,始終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以辦好群眾來信的實際行動推動信訪工作重心下移、關口前移,防止矛盾積累上行。

另一方面,要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將心比心、換位思考,真正在內心深處把群眾當親人,把群眾的來信看成是對檢察機關的信任,以對人民負責的態度做好來信回覆辦理工作。

觀念問題解決了,就要在行動上將“群眾來信每信必復”落實落細,在機制上予以切實保障。

一要有給力的用人機制。做好群眾來信回覆辦理工作,關鍵在人。各地檢察機關以司法責任制改革和內設機構改革為契機,結合實際加強控告申訴工作人員配備,為辦理來信工作打下堅實的人才基礎。特別是,控告申訴部門要樹立一盤棋的思想,全部動員、全員調配,共同做好群眾來信辦理和回覆工作。

二要有規範的回覆辦理機制。

規範才能高效。在時效上,要按照全國檢察長會議提出的要求,對收到的來信和申訴在一週內回覆,再按部就班辦理,及時答覆。在方式上,對群眾來信回覆要儘量採用群眾易於接受的語言和用詞,避免生硬冷橫,並根據實踐需要,不斷豐富回覆形式,完善回覆內容。對於程序性回覆,可採用統一回復模板,做到既規範又高效。對於上級院交辦、轉辦信件,要充分重視、及時辦理,做好答覆和息訪息訴等工作,並將辦理進展、辦理結果等信息向上級院報告。

三要有信息化保障機制。一方面,要加強頂層設計,建設和完善網上信訪信息系統,儘早實現點對點、扁平化的信息互聯互通,為“群眾來信件件有回覆”提供技術支持。另一方面,要加強網上信訪辦理系統應用,儘快實現網上登記、流轉、辦理、跟蹤督辦和反饋,充分運用信息化和科技化手段提高辦信工作質量和效率。

四要有完善的督促檢查機制。各級檢察機關要對落實“群眾來信每信必復”的工作情況跟蹤瞭解,加強督促檢查,及時研究新問題,推動群眾問題早解決、矛盾糾紛早化解。

人民檢察院必須對人民負責,為人民服務。通過辦理群眾來信,檢察機關能夠聽到群眾最真實的聲音,瞭解群眾最真實的想法,汲取群眾最廣泛的智慧,對改進工作、提高為民服務能力有重要作用。各級檢察機關要把“群眾來信件件有回覆”的要求落到實處,用真心、真情對待群眾反映的每一個意見和訴求,真正實現“檢聲”與民意的和諧共振。

文字:檢察日報評論員

監製:楊 柳

你可能喜歡的文章:

中辦、國辦印發規定,明確地方黨政領導幹部食品安全責任

王林清接受採訪講述竊取卷宗原因(附視頻)

房子買100平只得70?NO!要按套內面積算!

女性就業被歧視?國家出手!(附女職工9大“特權”)

「社评」群众来信,件件都要有回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