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小男孩來到宿遷 遇見了疼他的“爺爺”

人們常說血濃於水,形容親情不可分割。對於家住宿豫區關廟鎮的九歲男孩陳遠友來說,沒有血緣關係,他卻照樣遇到了一位愛他疼他的好“爺爺”,九年了,他們吃住從沒分開過,如今孩子到了上學的年紀,爺爺說要圓他一個夢,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夢,來關注一下。

從雲南來到宿遷 遇見了疼我的“爺爺”


雲南小男孩來到宿遷 遇見了疼他的“爺爺”

奶聲奶氣的一句爹爹,讓張乃師內心樂開了花。而這一對爺孫卻沒有任何的親情關係。這一切還得從1997年說起,32歲的雲南人鄭啟會經人介紹嫁到了宿遷,來到了張乃師的家裡。鄭啟會在雲南曾經有過一段婚姻,丈夫因病去世,還帶著一個兒子,老張覺得這個雲南女人能夠對自己坦白,就值得自己為她付出。

張乃師天生患有小兒麻痺症,而鄭啟會是個彝族人,長得俊俏,擺了一頓酒席,兩人就成為了夫妻。婚後張乃師負責照看家裡,鄭啟會則負責打零工掙錢,二人生活的幸福美滿。

張乃師:比如說栽稻我不能栽,她就來家栽稻,這拉拉弄弄的就我自己,她在宿遷給人家飯店裡打點工,對我各方面也還可以。

九年前,鄭啟會留在雲南的兒子兒媳生下了一個寶寶,然而兒媳很快就離家出走,鄭啟會知道後非常難過,這可怎麼辦,她鼓起勇氣向老張提起了自己孫子的事。

張乃師:這小孩子叫陳遠友,擱那個地方沒有人撫養,我就是怎麼想,反正你到我家也沒有生育能力,權當是我自己小孩。

第二天,老張夫妻倆就趕到雲南省昭通市接回了這個孩子,帶到家裡細心呵護。老張平時負責在家照顧孩子,儘管腿腳不方便,可上幼兒園每天接送他都欣然包攬下來,孩子一天天長大,似乎明白老張的不容易,對老張也十分孝順。

張乃師:我夜裡面睡覺咳嗽,在我這地方我就給他叫張毛子,我說張毛子你去倒點水給我喝喝,也就馬上就去倒開水給我喝了,要說衣服在樓上面了,也就跑到樓上面去遞給我了。

時光如流水,留下的卻是濃濃的爺孫情,如今陳遠友已經九歲了,正常孩子六七歲就開始讀一年級了,可因為孩子沒有戶口,並不能正常入學。今年過年時,陳遠友給爺爺提的願望就是能夠上學,老張也對孩子許諾一定要讓他讀書。

張乃師:天天都跟我講說,在關廟上學,在關廟上學我能照顧他,他那頭有個爺爺讓他到雲南去,我又捨不得給他去,到那邊什麼人沒有,誰能照顧他。

幾經周折 男孩圓夢校園

母親離他而去,父親也見不著影,小遠友的上學夢只能和爺爺奶奶分享,而在張乃師看來,既然孩子叫自己爺爺,自己就有義務實現他的夢想,可孩子連戶口都沒有,這小小的夢想能夠實現嗎?

一過年,老張就開始著手此事,他先向宿豫公安分局關廟派出所諮詢了相關事宜,原以為是件簡單的小事,卻怎麼也沒想到竟然非常複雜。

宿豫公安分局關廟派出所民警 陳傳才:經過了解,她帶來的小孩子沒有戶口是因為按照我們先行的規定,小孩子申報戶口需要隨父或者隨母來落戶,那麼孩子父親之前戶口在雲南,所以戶口如果需要的話必須要到雲南才能申報。

而此時孩子的父親根本聯繫不到,關廟派出所民警決定幫助老張,可很快又遇到新的困難,因為老張和鄭啟會並沒有領取結婚證,按照規定,需要先辦理鄭啟會前夫的死亡證明才能和老張再領證組成家庭,才可以和鄭啟會一起具有陳遠友的監護權力。

宿豫公安分局關廟派出所民警:陳傳才我們與對方派出所多次溝通協調,加上社區走訪,包括我們瞭解到的一些情況整理成紙質材料交給老張,讓老張到雲南之後,能夠順利的辦理。

今年二月份,老張和鄭啟會兩人一起去了趟雲南,功夫不負有心人,22年的感情終於成了合法夫妻。很快,關廟派出所也聯繫到了孩子的父親,對方同意出面幫助小遠友辦理戶口。在派出所民警的熱心幫助下,三月初老張帶著小遠友父子倆一起再次來到雲南辦理戶口手續。

昨天下午,老張接到了派出所的電話,孩子的戶口已經順利辦理下來,老張高高興興地來到了派出所,領取小遠友的這份心願。

現在,小遠友的戶口雖然辦理下來,可如果想在宿遷上學,必須再辦理居住證,民警也向老張承諾會盡快幫助辦理,讓孩子儘快入學。

今年九月份,小遠友就能和其他孩子一樣揹著書包去上學了,這多虧了他的爺爺張乃師,希望孩子以後能夠在宿遷好好學習,好好生活,一家人生活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