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1885年3月23日,中法镇南关战役打响


1883年法国军队进攻越南顺化,强迫越南订立法安《顺化条约》,让越南脱离中国的藩属地位,成为法国的保护国,于清廷朝野引起一片哗然,慈禧太后大为震怒,下诏向越南派兵,中法战争开始。法国派出舰队在中国东南沿海歼灭福建水师及部分南洋水师主力舰,同时占领澎湖及试图登陆占领台湾。法国陆军攻入中越边境镇南关。清朝正式向法国宣战。图为镇南关清兵布防图。

1884年两广总督张之洞急调广西提督冯子材指挥战斗。冯子材在关内选择险要地势,挖壕修筑炮台。然后出兵夜袭法军驻地文渊城,诱使法军进攻。

1885年3月23日法军第2旅2,500余人从谅山出发,大举攻入镇南关,冯子材指挥“黑旗军”和“恪靖定边军”英勇作战,由于法将尼格里骄傲,法军以少击多攻击清军的防御工事,又天降大雾导致法军混乱,法军被逼下长城,进入伏击圈。图为黑旗军战士。

3月24日,法军分三路发起冲击,冯子材带领两个儿子并亲自手持长矛进行肉搏,经过两天激战,法军阵亡74人(包括7名军官)、受伤213人,全线崩溃,清军乘胜追击。3月26日攻克文渊城,此战中清军于榴霰弹炮火中冲锋,在战场上伤亡1,650人。此战中尼格里中弹后继任的赫本哲(Herbinger)于3月29日放弃谅山,清军续于3月31日攻克屯梅、观音桥,4月2日攻克谷松。

1885年3月30日,赫本哲放弃谅山的消息传到法国本土,使得舆论一片哗然。茹费理因此遭到了乔治·克列孟梭等激进派猛烈批评,最终在1885年3月30日引咎辞职,史称东京事件。茹费理内阁以306对149的票数否决了茹的“增拨军费案有先议权”提案。茹费理引咎辞职。图为中法战后的镇南关。


在英国调停下,李鸿章和法国公使巴德诺在天津会谈,于6月9日签订了《中法天津条约》为结局。中法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就是确认了1884年战局对中国不利时法国和越南之间签订的《第二次顺化条约》,其中否定了中国对越南的宗主权,改由法国全权管理越南。法国军队撤出台湾,清军撤出越南,从此越南脱离中国,成为法国属地。图为战后中越边境的清廷官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