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有“三怕”!早上記住“三要、三不要”才能平穩血壓!

高血壓疾病是一個“慢性殺手”,其雖然看似無明顯症狀,但對心、腦、血管、腎臟多處有很大影響。

而清晨是血壓最危險的時刻,研究表明,血壓經過一整夜循環後,在清晨期間更容易升高,很容易引起其他併發症發生。在清晨時段,心血管疾病發病率也比平時高出 40%。

特別是現在初春季節,乍暖還寒,天氣變化無常,對高血壓患者來說也很危險,可以這麼說,氣溫下降的越厲害,血壓就越容易飆升。

所以,高血壓患者要學會做好清晨血壓的管理。

高血壓有“ 三怕”

高血壓有“三怕”!早上記住“三要、三不要”才能平穩血壓!

高血壓有“ 三怕”,一怕“冷”,血管遇冷時,會受到刺激並收縮,引起血壓升高,所以一般秋冬季節血壓都會偏高;二怕“快”,迅速過快的動作容易導致供血不足,逐漸引起高血壓;三怕“用力”,過度用力很容易使血壓升高,甚至使血管破裂。

高血壓人群應在春季記住“三要、三不要”,堅持下來,血壓會更平穩,還能預防心血管等併發症。

清晨記住“三要”

高血壓有“三怕”!早上記住“三要、三不要”才能平穩血壓!

  • 要做到慢慢起床

人在睡眠時,血壓比較低,剛甦醒時,血壓會快速上升,尤 其是部分有晨峰現象的高血壓患者,起床過快、過猛,可能會造成血壓突然升高而引起腦血管破裂等嚴重疾病。

也有部分高血壓患者,由於動脈硬化等原因,出現血管運動障礙,如果體位變動過快,容易出現體位性低血壓,出現腦供血不足,出現眩暈或是暈厥。

建議起床堅持"221"原則,即剛甦醒時,睜開眼在床上躺 2 分鐘,起來後坐 2 分鐘,坐到床邊再等 1 分鐘才站起來活動。

  • 要做到慢慢起身

很多人在早起排便以後,習慣迅速起身,其實這種舉動有一定的危險性,會導致血壓迅速上升,容易引起血壓併發症。

正確做法應緩緩起身,給心、腦和血管一定的緩衝時間。

另外,出現大便乾燥、 排便不暢時,千萬別過度用力或屏氣。因為如果用力排便,腹壓增大,血壓會更快地升高,如果患者本身腦內小動脈硬化,一用力就可能發生腦內小動脈的破裂出血。

建議平時生活中多吃富含粗纖維的蔬菜、香蕉等,如果出現便秘的情況,應及時去看醫生,使用治療便秘的藥物。

  • 要注意保暖肌膚

高血壓患者最怕受涼,當溫度變化大,高血壓患者需要在這個期間注意保暖肌膚,防止因冷空氣刺激血管,導致血管收縮,血壓上升。

早起可以用溫水洗漱、出門前做好保暖措施,避免頸部、手腕處、腳腕處受凍。

清晨記住“三不要”

高血壓有“三怕”!早上記住“三要、三不要”才能平穩血壓!

  • 不要清晨晨練

早晨,室內外溫差相對來說較大,有些人早上四五點鐘就起床外出晨練,此時人體神經還未完全甦醒,如果進行過度的運動,會讓早晨本已較高的血壓上升更快,從而增加了腦血 管意外的可能性。

要晨練的話建議在 7 點以後出去為宜,最好是避免晨練,把鍛鍊時間安排在下午 4 點左右。

另外,早上溫度較低,容易提高高血壓升高幾率。

  • 不要過量運動

高血壓鍛鍊應儘量根據自己身體狀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晨練方式,例如瑜伽、慢走、體操、太極拳等。

儘量不要選擇強度大的運動方式,更不要過量運動,需量力而行,盲目過度鍛鍊也可能誘發心腦血管事件。

  • 不要忘記監測

清晨血壓是指清晨醒後 1 小時內、服藥前、早餐前的家庭血壓測量結果,或動態血壓記錄起床後 2 小時或清晨起床 6 點~10 點間的血壓。

家庭血壓監測以 135/85mmHg 為準,大於該值即清晨血壓高。

清晨血壓控制不達標,很大概率上,全天的血壓控制都較難達標。

因此,建議大家平時多監測血壓,特別是清晨起床時的血壓,有條件的話可以做 24 小時動態血壓監測來查看清晨血壓和夜間到白天的血壓變化情況。

除了以上說的“三要、三不要”,處理清晨高血壓時還要強調「三個限制、四個堅持」:限制運動強度,限制食鹽、脂肪攝入,限制吸菸、飲酒;堅持規律服藥、堅持測量血壓、堅持定期隨診、堅持良好心態和充足睡眠。

高血壓有“三怕”!早上記住“三要、三不要”才能平穩血壓!


我們尊重原創,也注重分享。本頭條號文章部分來源於互聯網,出於傳遞更多的信息,僅供學習參考之用。因此,對文中陳述、觀點斷定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正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供給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