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三四線城市才是未來經濟增長的新亮點?背後原因讓人深思

在前不久的人大會上,著名主持人白巖松說,今天大家關注的目光,過多的集中在了以清華北大為代表的一流高校中,很少有人去關注那些次一等的高校,教育資源的傾斜程度也很不夠,類似這種頂端優勢只集中在教育領域嗎?完全不是。大家可以想一想當我們今天談到中國城市發展的時候,我們更多的社會局,北上廣深這些一線城市的例子,頂多也把一些二線城市,也就那麼二十幾個拿出來掛在嘴邊,可是中國還有著大量的三線四線五線城市,那些城市的發展我們平時過多的關注到了嗎?

中國三四線城市才是未來經濟增長的新亮點?背後原因讓人深思


今天中國有600個以上的建制城市,北上廣深加上二線城市頂多有那麼不超過30個。我們可以簡單的做一個數學題,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一個城市,就算容納3000萬人,也不過1.2億人,再加上20個二線城市,這些城市加起來頂天了,再有那麼一兩億人,也就是說中國的一二線城市,最多也就能容納3億左右的人口,可是大家不要忘了,中國可是有著14億人口的大國。剩餘600多個城市,至少要容納到七八到8億的人口,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怎麼樣,固然需要一二線城市的成長,但是三線四線五線城市的成長恐怕更為重要,值得欣慰的是,最近一段日子以來,中國這些小城市的成長還是很快的,很多海外媒體都關注到了這一點,有一家英國媒體就說,最近幾年以來,中國三線四線城市的消費力暴增,很多三線城市,實際消費增長率已經超過了一二線城市。

在這些三四線城市電影院,大的購物中心,大的品牌,不斷的進駐,小鎮,青年們已經幫中國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為什麼會這樣呢?很多媒體經過調研之後發現了,一個更詭異的現象,那就是中國三四線城市的青年人,手中的消費能力,有時候不低於甚至會略微高於一二線城市的青年人,怎麼會這樣呢?我們都清楚中國一二線城市提供的崗位和工資,是要遠遠高於三四線城市的,可是這兩種城市有一個巨大的房價差。今天在北京一個人一個月賺一兩塊錢,算很高了,可是一個人一個月賺一兩萬塊錢,你要面對的是5萬到10萬的北京房價,你大概需要三個月到半年的工資,才能在北京買一平方米的房子,可是如果我們到了一些中國的三四線小城市。尤其是一些不那麼發達的東北小城市,我們就會看到很多東北小城,今天的房價只有三四千塊錢一平方,那個地方的年輕人,最損了工資也能拿到3000左右,也就是說一個月的工資,買一平方米的房子都是有可能的。

中國三四線城市才是未來經濟增長的新亮點?背後原因讓人深思

北上廣深的青年人最大的壓力來自於房價,而四線小城的小鎮青年,在房價問題上幾乎是沒有壓力的,這樣就給手中剩下的大量的閒錢,所以有了海外媒體說中國的三四線小城今天在汽車消費上,時尚消費上,娛樂消費上,旅遊消費上都更捨得花錢。這也確實讓我們看到了,沒有房價壓力的,中國青年人其實生活會很愜意,摩根士丹利調查說今年中國在私人領域上的總消費額,一年是4.7萬億美元,他們預測未來十年這個數字將會達到11萬億到12萬億美元,而這巨大的增長大半甚至2/3,會來自於中國的三四線城市,也就是說沒有房價壓力下的,中國三四線城市的小鎮青年,才是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新亮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