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豪情萬丈到無病呻吟,不得不承認:武俠金曲離我們越來越遠

《王牌對王牌》請來昔日金庸群俠的扮演者們,這些曾經的”江湖兒女”雖已面帶風霜,但裝束起來風采仍不減當年,更有經典場面重現,勾起了觀眾滿滿的回憶和感動。

從豪情萬丈到無病呻吟,不得不承認:武俠金曲離我們越來越遠

華晨宇化身張無忌帶來一曲《刀劍如夢》,而正在熱播熱議的《新倚天屠龍記》也用了這首經典歌曲作為主題曲,不禁讓人感嘆,近十年來,讓人耳熟能詳的新武俠歌曲寥寥無幾,難道真的只能靠老歌翻唱來引起武俠迷們的情懷?

從豪情萬丈到無病呻吟,不得不承認:武俠金曲離我們越來越遠

八十年代可謂是香港武俠劇的天下,雖然道具簡陋,場面有限,妝發樸素,但絲毫不影響觀眾進入江湖世界。有“鬼才”黃霑和顧嘉輝的詞曲搭檔加持,主題曲一響,觀眾便立刻心胸激盪,似置身於遼闊草原,高山絕壁,隨俠客們騎馬射箭,舞刀弄槍,為江湖兒女們的生離死別,國仇家恨鞠一捧淚。

從豪情萬丈到無病呻吟,不得不承認:武俠金曲離我們越來越遠

83版《射鵰英雄傳》中羅文演唱的《鐵血丹心》《一生有意義》《世間始終你好》都十分經典,至今仍在綜藝節目和影視劇中出現。除了羅文,還有鄭少秋,關正傑等都唱了不少武俠影視金曲,雖然內地觀眾未必聽得懂粵語,但旋律一起,多少也能跟著唱上幾句。

從豪情萬丈到無病呻吟,不得不承認:武俠金曲離我們越來越遠

到了九十年代,臺灣武俠劇漸漸追趕上來,和香港tvb的武俠劇,新加坡的武俠劇三足鼎立,各有所長,隨之而來的是經典武俠歌曲層出不窮,國語歌曲越來越多。而93版《倚天屠龍記》則是最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其中每一首拿出來都能獨擔一部劇,像是辛曉琪的《倆倆相望》,李麗芬的《愛江山更愛美人》,黃霑《隨遇而安》,連成龍大哥都獻唱一曲《你給我一片天》,爭奇鬥豔的好歌令觀眾大飽耳福。

從豪情萬丈到無病呻吟,不得不承認:武俠金曲離我們越來越遠

其他諸如呂頌賢版《笑傲江湖》中譚詠麟和陳慧嫻演唱的《活得瀟灑》,羅大佑創作,由鳳飛飛演唱的《追夢人》作為《雪山飛狐》的片尾曲也是傳唱至今。

不得不提的是臺灣天王周華健,僅一個人就包攬了三部金庸武俠劇的主題曲,《倚天屠龍記》他自己作詞作曲的《刀劍如夢》,《天龍八部》裡《難唸的經》,還有他與齊豫聯合為《神鵰俠侶》獻上的天作之合《情話神話》,至今仍在傳唱。

從豪情萬丈到無病呻吟,不得不承認:武俠金曲離我們越來越遠

進入2000年,內地武俠劇在張紀中的帶領下開始起步,雖然場景更宏大,但觀眾褒貶不一,令人記憶深刻的主題曲也不多,《天龍八部》王菲的《寬恕》和《神鵰俠侶》中張靚穎的《天下無雙》算是其中的佼佼者。然而觀眾更加認可的依舊是港臺合拍武俠劇,但能成為經典的武俠歌曲已經屈指可數。

從豪情萬丈到無病呻吟,不得不承認:武俠金曲離我們越來越遠

時至今日,金庸古龍等泰山北斗的武俠小說被一再翻拍,在演員,武打等方面不能令觀眾滿意後,只好用經典武俠歌曲來喚起觀眾情懷,而那些原創的歌曲,似乎又越來越少了武俠片該有的味道,似乎放到玄幻甚至都市劇中也毫不違和。

從豪情萬丈到無病呻吟,不得不承認:武俠金曲離我們越來越遠

究其根本,還是由於武俠劇的沒落,痴心兒女,家國情懷,義薄雲天,快意恩仇……這些武俠劇中的價值觀似乎已經不再符合現代社會人們的需求。不知從何時起,觀眾看武俠片只為了看俊男靚女穿著古裝談情說愛,很少有人在意俠客的情義兩難。

隨著武打動作被特效和慢動作取代,武俠歌曲也從豪情萬丈跌宕起伏變作了虛幻縹緲無病呻吟,而歌詞更是由天地豪情變成了小情小愛。也許這是時代所致,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

從豪情萬丈到無病呻吟,不得不承認:武俠金曲離我們越來越遠

誠然,黃霑先生的離世,金庸先生的逝去,確實意味著一代回憶的遠去,但希望這不是結束,一定仍有許多年輕的有才華的創作者在繼續堅持。我們這些武俠迷們仍然相信,武俠不會終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