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月亮”巧遇春分夜 真相:這種月亮並不罕見

“中分春一半,今日半春徂”。春分時節,寒暑平,晝夜均,根據《中國天文年曆》,今年的春分時節已於早晨5時58分悄然而至。巧合的是,本年度最後一次“超級月亮”也將在今晚閃耀夜空,陪伴人們進入明媚的春天。

截止春分前,“超級月亮”在今年已經出現過兩次,分別為1月21日、2月19日,適逢月全食和元宵節。本次“超級月亮”巧逢春分日,又將掀起公眾熱議,給人們帶來賞月和拍攝“大片”的好機會。

但是,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王俊傑在接受人民網科普中國採訪時表示,“‘超級月亮’並非天文學術語,也沒有公眾想象的那麼罕見,而是比較常見的天文現象。”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超級月亮”巧遇春分夜 真相:這種月亮並不罕見

2019年2月19日,阿里首府獅泉河鎮上空的“超級月亮”。(貢覺群培/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王俊傑介紹,“當月亮為滿月,恰好又運行到近地點或臨近近地點時,人們看到的月亮就會比平時大且亮,也就是所謂的‘超級月亮’。”

據悉,“超級月亮”出現時,其視直徑會比月亮處於遠地點時增大約14%,明亮程度可大約增加30%。然而,王俊傑指出,大多數“超級月亮”都達不到這些完美數值。

他解釋,“以春分的‘超級月亮’為例,春分前日(3月20日)3時48分月球經過近地點,此時月亮的視直徑達到最大,而春分當日(3月21日)9時43分月亮才能達到滿月。”因此,春分當天人們看到的月亮並非是最大,但確是最圓的“超級月亮”。

“月球以橢圓形軌道繞行地球,地月距離不斷變化。具體來說,地球與月球間的平均距離約為38萬千米,當月球在近地點時,地月距離在36萬千米左右;在遠地點時,此距離可超過40萬千米,”王俊傑表示,“也就是說,當月球經過近地點附近,即地月距離在36萬千米左右,且月亮為滿月狀態下,身處地球上的我們才能看到公眾所說的‘超級月亮’。而當月球恰好處在近地點,同時又處在我們所說的望(即滿月)時,我們能看到的月亮既大又圓,媒體和公眾稱之為‘超-超級月亮’。”

不過,這種完美的“超-超級月亮”確實比較罕見。據預測,21世紀內,地月距離最小的一次“超-超級月亮”將發生在2052年12月6日,地月距離僅次於這次的“超-超級月亮”會出現在2034年11月25日。

總的來說,在天文學家看來,發生在今天的“超級月亮”其實是很普通的天文現象,除了與春分巧遇之外,其實沒有過多特殊的地方。但從大多數公眾的角度來說,每次“超級月亮”的出現,都能讓人們有機會欣賞皓月當空,感受宇宙之美。

王俊傑指出,一般來說,如果是晴好天氣,全國範圍內都將能欣賞到本次“超級月亮”亮相夜空。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燈光汙染較少的郊外觀賞“超級月亮”視覺效果較好;如果人們能到高原地區進行觀看或拍攝,當地高透明度的大氣和靜謐的環境將給人們帶來更佳的觀月感受。另外,如果想拍出明月“大片”,除了選好攝影設備,最好能夠把握月亮升起和即將落入地平線(這時月亮比在天頂時顯大)的最佳時刻,按下快門,留下屬於自己的最美記憶。(人民網 申佳平)

受訪專家: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王俊傑

本文由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趙永恆,北京天文館副研究員、天文科普專家詹想進行科學性把關。


“超級月亮”巧遇春分夜 真相:這種月亮並不罕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