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億人“自動”加入生育保險,社保新政有望提高生娃意願

此前在12個城市試點的生育保險和醫療保險合併實施改革,今年將在全國推開。今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在職職工將同步參加生育保險,預計將有超過1億人“自動”加入生育保險。

25日,中國政府網發佈《關於全面推進生育保險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合併實施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推進生育保險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合併實施的主要政策。《意見》的第一條是統一參保登記,明確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在職職工同步參加生育保險。完善參保範圍,促進實現應保盡保。

南開大學衛生經濟與醫療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朱銘來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表示,一直以來生育保險的參保人數都低於職工醫保,兩險合併實施之後將擴大享受生育保險待遇的人群,原來沒有保障的人群有了生育方面醫療和經濟的保障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他們的提高生育意願。

朱銘來表示,兩險的合併實施體現了出了公共政策對於生育持鼓勵的態度,這是一項對改善我國未來人口結構有積極作用的政策。

2019年1月21日,國家統計局公佈2018年全國出生人口是1523萬,這個數據要低於此前的預測。在全面二孩政策開始推行時,原國家衛計委對2018年出生人口數的預測,最低值為2082.4萬,最高則達到2294.3萬。

一亿人“自动”加入生育保险,社保新政有望提高生娃意愿

生育保險擴圍1億人

國家醫保局發佈的《2018年醫療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快報》顯示,2018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31673萬人,全年生育保險參保人數20435萬人。

通知要求,2019年底前實現兩項保險合併實施。根據上述數據推算,到今年底,將有1.12億人未參加生育保險的醫保參保人加入到生育保險之中。

據第一財經記者瞭解,在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這五大社會保險中,生育保險覆蓋面最小,有些民營、非公、小微等企業參加社會保險時選擇性參保,不為職工繳納生育保險。而且,生育保險費用由用人單位繳納,個人沒有資格繳納,因此其他非正規就業人群很難享受到生育保險。

朱銘來表示,兩險合併實施之後將會覆蓋更多地的人群,他們待遇保障水平也有所提高。在此前12個城市試點時已經出現了參保人數大增的情況,這導致一些地區的生育保險基金出現了“穿底”的情況。

去年12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審議的《國務院關於生育保險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合併實施試點工作總結的報告》(下稱報告)提出,統一參保登記,擴大了生育保險覆蓋面。試點全面啟動1年後,12個試點城市參保人數1510萬人,比試點前增長12.6%,明顯高於同期全國5.5%的增長水平。

強化基金互濟性

通知提出,生育保險基金併入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統一徵繳,統籌層次一致。按照用人單位參加生育保險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繳費比例之和確定新的用人單位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率,個人不繳納生育保險費。同時,根據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出情況和生育待遇的需求,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則,建立費率確定和調整機制。

朱銘來表示,試點地區的經驗表明,由於參保人數的大幅增加會導致基金支出的增加,單純依靠生育保險基金很難應對這種情況,因此必須對基金進行財務調整。生育保險基金併入醫療保險基金之後,則有助於提高基金的保障能力。

上述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報告也顯示,試點能夠能加強基金共濟,更好應對長期風險。

2016年國家全面實施兩孩政策,生育保險基金支出大幅增加。國務院有關部門及時應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原國家衛生計生委於2018年3月聯合印發《關於做好當前生育保險工作的意見》(人社部發〔2018〕15號),指導地方通過費率動態調整、提高基金使用效率等,確保全面兩孩政策實施後職工生育待遇保障和基金穩健運行。

報告稱,隨著全面兩孩政策效應的逐步釋放和生育保險相關工作的加強,2018年以來生育保險基金已經實現當期收支基本平衡,為全面推進兩項保險合併實施創造了有利條件。兩項保險合併實施後,基金共濟能力將進一步增強,更有利於制度穩定運行,更有利於適應人口、經濟和社會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變化和新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