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15連漲,1.18億老人受益! 解讀養老金“調整”要點↓↓

日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聯合下發的《關於2019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給1.18億老人帶來了漲養老金的好消息。

《通知》明確從2019年1月1日起,為退休人員提高基本養老金水平,總體調整水平為5%左右。

养老金15连涨,1.18亿老人受益! 解读养老金“调整”要点↓↓

誰在調整範圍內?

如果您是在2018年12月31日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並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人員這次就能漲養老金。調整的時間,從2019年1月1日起。

這樣的安排,是我國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待遇確定機制決定的。按照現行制度,無論是企業,還是機關事業單位,都同樣實行與職工平均工資以及個人繳費情況掛鉤的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簡單的說,2019年退休人員退休時基本養老金以2018年職工平均工資為計發基數,而2018年退休人員退休時基本養老金以2017年職工平均工資為計發基數,在退休時已適當分享上年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按照這一原則,在調整基本養老金時,將範圍確定為上年底退休人員,避免當年退休人員既享受上年工資增長,又享受當年待遇調整的情況,以體現公平。這也是在歷次調整基本養老金時的一貫做法。

养老金15连涨,1.18亿老人受益! 解读养老金“调整”要点↓↓

企業、機關事業單位的調整有區別麼?

沒區別!一樣漲!

2016年國家首次統一安排、同步調整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今年調整,將繼續堅持“並軌”原則,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統一實行“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三結合”調整辦法。

其中,定額調整指同一地區各類退休人員統一增加相同額度的養老金,體現社會公平;掛鉤調整指增加的養老金與個人繳費年限、養老金水平掛鉤,體現“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激勵機制,使在職時多繳費、長繳費的人員多得養老金;適當傾斜體現重點關懷,主要是對高齡退休人員等群體予以照顧。這一調整辦法能夠適當調節退休人員收入差距,體現了二次分配更加註重公平同時兼顧激勵的原則。

养老金15连涨,1.18亿老人受益! 解读养老金“调整”要点↓↓

各地方調整有區別麼?

有區別!

由於各地經濟發展水平、退休人員基本情況等不盡一致,地區之間的具體調整辦法會存在一定差異。具體到一個地區內部,少數地區可能還會存在企業與機關事業單位調整辦法略有不同的情況。具體到“5%左右”的調整比例,這是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全部退休人員待遇調整的總體人均水平,並不是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分別以各自人均養老金水平為基數、都按照5%的比例調整。

养老金15连涨,1.18亿老人受益! 解读养老金“调整”要点↓↓

我能漲多少錢?

每一位退休人員,由於繳費年限和養老金水平不同等原因,實際增加的養老金絕對額是不同的,對應到佔個人養老金的比例也是不同的。一般來說,在職時繳費年限長、繳費工資水平較高的人員,增加的基本養老金絕對額也會相對較高。

养老金15连涨,1.18亿老人受益! 解读养老金“调整”要点↓↓

什麼時候能拿到增加的養老金?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已下發通知對此次調整養老金工作作了安排,總的要求是平穩實施,確保發放。從時間進度上,各地要在2019年5月31日前,結合本地區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方案,並報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在京中央國家機關及所屬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調整方案將由兩部制定並組織實施。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對地方具體實施方案進行審批後,各地將抓緊組織實施,儘快將增加的養老金髮放到退休人員手中。各地發放到位時間可能不盡相同,但對退休人員而言,無論各地在何時開始組織發放,都將從2019年1月1日起補發。

养老金15连涨,1.18亿老人受益! 解读养老金“调整”要点↓↓

我們都將老去,老有所養不是一句空話。讓老百姓的“養命錢”有保障,有增長,才能讓老人舒心享晚年,讓社會綻放夕陽之美。今年漲養老金,是國家自2005年以來連續第15年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不僅如此,有關部門在總結歷年調整基本養老金的做法和經驗的基礎上,正在抓緊研究建立兼顧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合理調整機制,以實現各類退休人員待遇調整機制的統一,在老有所養上不斷取得新進展,從而提升人民的獲得感與幸福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