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km的12小時征途 發現全地形邊境之旅(二)

第四天的目的地為芒市,這也將是我們此次行程中單日耗時最長的一段路。根據地圖顯示距離為383km,時間約13h。不過根據前幾天的路況判斷,我們預計到達的用時只會更長。

400km的12小時征途 發現全地形邊境之旅(二)

為了能儘早抵達芒市,我們在天亮前啟程,在西雙版納囤積的麵包和水則能節省午餐時間。不過直到傍晚時分我們才意識到:出發時間應該再提早一些。

400km的12小時征途 發現全地形邊境之旅(二)

我們選擇了一條距離芒市最短的線路,它緊鄰中緬邊境線,以縣道和無名路為主,所以路況會相對惡劣。

400km的12小時征途 發現全地形邊境之旅(二)

較低的氣溫和85%的空氣溼度,讓道路能見度不足100m,此時車輛的燈光穿透力就顯得尤為重要,當然也別忘了打開霧燈。

全新發現全系標配LED光源的遠近光一體式自動,以及日間行車燈。自適應遠近光功能在霧天和夜晚格外實用和便捷,無需駕駛員手動控制就能達到最佳的照明效果,更不會對其它車輛造成影響。

雖然霧天的駕駛條件相對惡劣,但對於路虎全新發現來說完全不會有絲毫的影響。全新發現經歷了路虎全地形極限環境測試體系的嚴苛考驗,比如多達35000項的零部件測試、1,000,000+英里的路試以及在最大溫差超過85度的20多個國家,進行長達30個月的耐久性測試。可以說只有經歷最極端的路況和天氣,才能真正稱之為全地形車,從而在各種環境和路況下為駕駛者提供最可靠的保障。

駛出市區平整的柏油路後,我們回到了昨天前往原始部落的山道。清晨是大貨車集中出發的時候,跟車行駛不僅危險也會降低速度。而這條山路窄且彎道急,超車的時機往往只有一瞬間,這就對車輛動力的輸出和響應速度有很高要求。

而在這方面也是全新發現的優勢之一,它不僅能在越野路況提供保障,同樣具有優秀的公路性能表現。為了更便於在日常駕駛時的操作,特別是對於駕駛經驗較少的車主來說,路虎全新發現使用的全地形反饋系統可謂便利至極。在遇到不同道路情況時,無需駕駛者主動切換至相應的駕駛模式,只要按下"AUTO"按鈕,車輛便能夠根據收集的道路信息,對發動機、變速箱以及懸掛高度等方面進行實時調整,從而以最佳的狀態應對。讓越野駕駛也能夠輕鬆和從容。

400km的12小時征途 發現全地形邊境之旅(二)

掛入S擋後,全新發現的動力響應更敏銳,強大的急加速能力,讓人足以把握住稍縱即逝的超車時機。

經過翁丁原始部落後,我們沿261縣道繼續向邊境線靠近,道路情況也逐漸惡劣。這種碎石路面雖然不會導致陷車,但在超過一定速度過彎時,也容易出現側滑情況。此時可以選擇切換至碎石路面駕駛模式,發動機響應的速度減緩,方向盤的指向性也有略有降低,整體上減少車輛出現打滑的幾率。另外,四驅系統也會實時檢測各車輪的情況,一旦出現打滑或者附著力降低,則會迅速減少扭矩的輸入,將更多動力分配給其它車輪,讓車輛順利的通過。

400km的12小時征途 發現全地形邊境之旅(二)

南方多雨、潮溼的天氣,在山區極易出現滑坡。就在我們即將駛離261縣道時,前方的道路被岩石完全封死,我們只能臨時停車尋找其它路線。

根據地圖標註,261縣道是連接邊境線和滄源縣的唯一道路,因此塌方之後相信會有應急方案出現,加上此前也遇到了一些零星的貨車與卡車。於是我們打算原路返回,沿途尋找岔路。至於最壞的打算,則是返回滄源自治縣北上耿滄段,最後迂迴至芒市。

400km的12小時征途 發現全地形邊境之旅(二)

大約行駛3km後,我們發現了一個的岔口,道路情況較差。不過地上的車轍是值得慶幸的信號,這應該是一條能繞過塌方路段重回261縣道的臨時道路。

400km的12小時征途 發現全地形邊境之旅(二)

臨時開闢的道路條件不會很好,路面常見有碎石和炮彈坑,好在我們駕駛的這臺全新發現選配了空氣懸掛,不必擔心車身被磕碰。

路虎全新發現的電動空氣懸掛系統,是針對嚴苛路面而設計研發,能為車輛提供出色的車輪鉸接和車身平衡。該系統的最大特點,在於調整的速度更快,並且允許對角的車輪交叉配合,對於交叉軸路面有著更好的應對。

400km的12小時征途 發現全地形邊境之旅(二)

電子空氣懸掛系統在越野時能夠升高底盤高度,防止車身剮蹭。而在公路性能方面它同樣有著重要作用,通過降低底盤高度,讓全新發現在高速行駛和過彎時更加穩定,並且降低燃油消耗。

這套電子空氣懸掛系統在攬勝車型上能夠是底盤升高75mm,加上自身本就強大的通過性,足以應對絕大多數的路面情況。當然,在公路性能方面它也有著很大作用。在車速超過105km/h後,系統會主動降低車身高度15mm,減小空氣阻力和燃油消耗。

雖然變更路線耽誤了一些時間,但最終我們又回到了計劃的路線上,隨後便進入本次遊記最貼近邊境的一條線:南鄰路-界南路-團結路,終點是南傘邊境口岸,這也是我們預計中午將達到的休憩點。

400km的12小時征途 發現全地形邊境之旅(二)

邊境線均為山路,對於一臺SUV來說也許並不輕鬆,但全新發現的整體表現讓人意外又驚喜。切換到運動模式後,方向盤和油門踏板變得相當敏銳,你可以大膽的去攻克每一個彎道。

400km的12小時征途 發現全地形邊境之旅(二)

由於非常靠近緬甸,車載屏幕顯示的時間甚至出現了1.5h時差。

400km的12小時征途 發現全地形邊境之旅(二)

雖然相比壞路來說,山路行駛更平穩,但邊境雨林中同樣有著讓人意想不到的情況。面對泥濘溼滑的路面時,全新發現的四驅系統能夠快速、有效的調整各車輪獲得的動力,從而讓車輛穩定的前進。

邊境線似乎自帶一股神秘感,並且很容易勾起人的征服慾望。但不得不說,近2小時的連續山路駕駛,的確十分消耗駕駛者的體力,而左搖右晃的乘車人也並不輕鬆。當回到看似平淡無奇的高速時,我們所有人都有種親切感和豁然開朗的快感,而更重要的是南傘口岸不遠了。

400km的12小時征途 發現全地形邊境之旅(二)

採用了承載式車身後,全新發現在公路性能上的提升非常明顯。懸掛變得相當緊緻,即便以較高速度過彎或快速併線時,車身的側傾也能被很好的抑制。

400km的12小時征途 發現全地形邊境之旅(二)

鎮康縣城的南傘口岸,位於中緬邊境中段,距離緬甸的果敢部落約10km。

—1—

接下來還有近一半的路程,考慮到之前遇到的種種突發情況,我們決定儘快啟程。只是任誰也沒料到,意外會來得這麼快。在剛剛離開南傘口岸後,前往231省道的途中,又出現山體滑坡導致道路被封死的情況。無奈下,我們也只能改道一條村內的小路前往231省道。兩次路線調整,拖延了近2個小時的時間。

400km的12小時征途 發現全地形邊境之旅(二)

村內的道路從入口開始逐漸收窄,路虎發現由於駕駛視野充足則不必過分擔心前方路況,而全面的雷達覆蓋以及全景影像也能保證車身不被剮蹭。

全新發現的車載屏幕內,能夠顯示絕大多數的控制功能。比如在涉水情況時,屏幕內會顯示當前車輛所處位置的水深;周圍遇到障礙時,屏幕內會自動切換全景影像,便於駕駛者隨時查看車輛的情況,防止出現剮蹭。對於野外環境來說,這個功能相當實用,駕駛者不必下車查看,通過屏幕便能一目瞭然。另外,屏幕內也可以選擇查看差速鎖鎖止情況、車身傾斜角度等實用的越野信息,方便駕駛者實時掌控。

400km的12小時征途 發現全地形邊境之旅(二)

穿過村莊後,是一段泥濘不平的山路,積水情況比較嚴重,但好在全新發現的涉水能力值得信賴。

400km的12小時征途 發現全地形邊境之旅(二)

路虎車型經典的蚌殼式發動機罩不僅辨識度極高,實際的作用則更為重要,它能將發動機艙嚴密的包裹,防止水和泥沙等異物的進入,保護髮動機及零部件正常的運轉。

全新發現之所以能有如此強大的涉水能力,是集成了路虎品牌對於全地形科技的多年積累與不斷探索,它並不僅僅是對進氣口的改造,而是應用了一套完整、可靠的理論與裝備:

蚌殼式發動機罩是路虎品牌的經典設計元素,仿生學的下扣造型不僅極具辨識度,更重要的是將發動機艙嚴密的包裹,從而避免野外的複雜環境和惡劣天氣令機艙進水。

QUEEN MARY特殊進氣通道是路虎創新的涉水科技之一,它與"瑪麗皇后號"郵輪的船體漏斗設計非常相似。它擁有一路向上的6 nm特殊進氣道,佈置在立體的發動機罩內部,可以快速、有效的將水導流而出。下方的集氣箱同樣具有排水的作用,雙重保障進入發動機的氣體足夠乾燥。

全新發現的一大特點是能夠實時監測涉水的深度,並投放到車載屏幕中便於駕駛者參考,它的實用性自然毋庸置疑。而原理是藉助佈置在反光鏡下方的涉水感應系統,它能準確的測量當前涉水深度。當然,在經過淺灘和被水淹沒的泥濘區域時,它也能夠大顯身手。

另外,全新發現使用了包覆式車門,防止水和泥漿進入車身內側,從而避免在下車時蹭髒衣物。對於路虎這種注重全地形能力的品牌來說,絕對是相當體貼和實用的設計。

400km的12小時征途 發現全地形邊境之旅(二)

全新發現的最大涉水深度達到了900mm。安裝於兩個後視鏡下方的雷達,能夠實時檢測車輛所處的水深,並以直觀的車身水位圖投影到車載屏幕中。在面對這種難以用肉眼觀測深度的路面相當實用。

全新發現配備了雙速分動箱,低速扭矩放大倍數達到了2.93。中央差速器使用了電控多片離合器式,相比傳統的機械式,它的反應速度更加靈敏且效果也同樣出色。另外,全新發現可以選裝後橋差速鎖,配合全地形反饋系統的多種駕駛模式,能夠滿足絕大多數的路面情況。

400km的12小時征途 發現全地形邊境之旅(二)

在溼滑路面中,全新發現的四驅系統則能夠根據車輪的打滑情況重新分配扭矩比例,保證行駛的穩定。

400km的12小時征途 發現全地形邊境之旅(二)

之後的路程還算順利,只是手機信號一直不夠穩定,導航定位的延遲大,致使我們走錯了岔口,直接誤闖到了一個村子中。

400km的12小時征途 發現全地形邊境之旅(二)

此次的線路比較偏僻,很少有著名的景點,但沿231省道途徑的怒江算是難得的一個。

400km的12小時征途 發現全地形邊境之旅(二)

怒江發源於青藏唐古拉山脈,由西藏東部的平淺谷地流入雲南省內。但途徑這一段流域的地勢平緩,沒有顯露出它波濤洶湧的本色。

400km的12小時征途 發現全地形邊境之旅(二)

怒江河岸的道路非常鬆軟,駛過後輪胎都會留下明顯的車轍。我們提前更換了AT輪胎也是明智的決定,即便全新發現的全地形能力夠強,但也需要有針對性的輪胎才能發揮出更多的實力。

細算起來,我們今天大約翻過了8座山峰,曲折蜿蜒的山路讓一行人頭疼不已。但傍晚時分的山中晚霞,讓人暫時忘記了趕路的重要性,權當是對一天奔波的最好獎賞吧。

400km的12小時征途 發現全地形邊境之旅(二)

在邊境上覆雜、多變的路況下,發現全路況能力的強大尤為凸顯,而高度智能化、便捷化的輔助功能,也讓駕駛更輕鬆和簡單。

400km的12小時征途 發現全地形邊境之旅(二)

不得不感嘆發現名字的精髓所在,正是它強大、可靠的全地形能力,才可以帶你越過層層的阻礙,從而發現最美的風景。

晚上8:00左右,我們終於抵達了芒市,一天近400km、11個小時的路程告一段落。而目前要做的第一件事,自然是填飽肚子。我們找了一家當地非常有名的雲南菜館。雖然菜品比較有云南特色,但口味還是能夠讓北方人接受,尤其是幾個餓了一天的北方人。

400km的12小時征途 發現全地形邊境之旅(二)

400km的12小時征途 發現全地形邊境之旅(二)

400km的12小時征途 發現全地形邊境之旅(二)

400km的12小時征途 發現全地形邊境之旅(二)

400km的12小時征途 發現全地形邊境之旅(二)

400km的12小時征途 發現全地形邊境之旅(二)

—2—

下一站的目的地是瑞麗,一個絕對的邊境口岸城市。不過芒市距瑞麗路程很短,所以在充分休整過後,我們選擇上午在芒市遊覽一番,午飯後再前往瑞麗。據當地人介紹,芒市有三個值得一去的景點:勐煥大金塔、樹包塔和孔雀湖。

400km的12小時征途 發現全地形邊境之旅(二)

在傣族語中,芒市被成為勐煥,現居住著傣族、景頗族和德昂族等少數民族,人口約40萬。

勐煥大金塔位於雷牙讓山頂,可以算是這個城市的地標建築。不過現存的金塔在1966年進行重建,原先的山佛塔和勐煥大金塔在抗戰時期被毀,而後二者合而為一,成了我們現在能看到的這座金碧輝煌的建築。

400km的12小時征途 發現全地形邊境之旅(二)

全新發現的城堡式車身,也是全地形設計的一部分,它不僅能提高外觀的上的辨識度,傳承發現系列車型的經典,也能幫助駕駛者在通過障礙的時獲得更準確的判斷。比如前後車身相對等寬,帶有小角度內收設計的車位,便能確保在通過窄路時的安全和順利。另外,全新發現的上下車身也是相對垂直,這就便於及時查看車輪所處位置,在通過懸崖公路、窄橋等道路時,增添安全性和駕駛者的信心。

芒市另一個比較出名的景點是樹包塔,雖沒有金塔的耀眼,但它的形成還摻雜著一些神話的色彩,造型也是相當奇特。

400km的12小時征途 發現全地形邊境之旅(二)

樹包塔又名鐵城塔,早在1769年建成。而塔中的菩提樹,則大約在210年前生長而出,與鐵城塔纏繞在了一起。

400km的12小時征途 發現全地形邊境之旅(二)

而關於樹的由來,當地的傳說是一隻銜著菩提子的鳥飛經鐵塔,種子落入塔中後生根發芽。

400km的12小時征途 發現全地形邊境之旅(二)

孔雀湖緊鄰勐煥大金塔,因曾為孔雀的棲息地而得名,如今已經發展成了一個水上樂園。

相比我們此前到達的地區和城市,芒市由於地理優勢和交通便利,發展得更加繁華,雖然與真正旅遊城市尚有些差距,但也不失為一個休閒、度假的好選擇。當然,另外一個重要因素是關於食物的誘惑。

400km的12小時征途 發現全地形邊境之旅(二)

臨行前挑了一家裝修很有傣族風格的小飯館,座椅和桌子設計也很特別。我們點了一些順口的俗菜,但也也有著它自己的特色,比如騰雲駕霧出現的乾鍋菜花。

400km的12小時征途 發現全地形邊境之旅(二)

400km的12小時征途 發現全地形邊境之旅(二)

與前幾天的路程相比,芒市到瑞麗的路程可以用享受概括:100公里杭瑞高速。

400km的12小時征途 發現全地形邊境之旅(二)

全新發現的風阻係數達到0.39,全鋁車身構造直接減重193kg,所以它在節油方面也有很大的提高。

全新發現的城堡式車身構造、平整的底盤以及隱藏式車門把手等部位,減少了車身的凸起,從而降低了風阻係數,減少高速時的燃油消耗和車內的噪聲。所以即便是在高速公路上行駛,坐在車內也能充分感受到它對周圍噪聲的隔絕,特別是在關閉車窗後的瞬間,像是與外界徹底切斷的連接,營造出相當靜謐的氛圍。

當然,在降低油耗方面,路虎也並不僅僅是在車身流線程度上做文章,在一些我們看不到的部位,也深藏著奧妙。比如全鋁車身的結構,以及輕量化的懸掛材質,直接減重193kg,相當於2個成年人的體重。

400km的12小時征途 發現全地形邊境之旅(二)

全新發現搭載了3.0L機械增壓發動機,221kW(300Ps)/5500的最大功率以及500Nm/1500-4000的最大扭矩讓你想要的推背感隨叫隨到。8AT的加入,讓換擋過程更加平順和細膩,同時減少油耗。

400km的12小時征途 發現全地形邊境之旅(二)

採用承載式車身的另一大優勢,是在舒適性方面的提升。前雙叉臂式以及後多連桿式獨立懸掛,能夠更好的吸收路面顛簸。

全新發現採用了承載式的車身構造以及全鋁車身結構,配合前雙叉臂後多連桿式獨立懸掛,提升了整體的操控性。它並不會給你以往硬派SUV的沉重感,反而是異常的輕便,加速也足夠迅猛。

另外,車身構造的變化也極大提升了駕乘的舒適性。懸掛對於細碎震動的吸收格外出色。特別是在高速通過橋樑的伸縮縫、減速帶時,彈簧的壓縮與回彈沒有絲毫的拖泥帶水,儘可能的吸收外界帶來的震動。

—3—

此次的行程很長,路面情況也相當的複雜,經常會是碎石、溼滑、泥濘以及鋪裝路面等路況反覆交替出現。而全新發現的出色全路況能力,不僅保證了行駛的安全和順暢,更在便捷性上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多種路況模式的選擇,有針對性的應付不同路況,而"AUTO"模式的智能和專業,也極大簡化了駕駛時的操作,減少駕駛者的疲勞,更無需頻繁切換駕駛模式和調整駕駛風格。

400km的12小時征途 發現全地形邊境之旅(二)

全新發現使用的第二代全地形反饋系統,能很好應對這種不同路面間的轉換。在使用AUTO模式後,車輛能根據當前路況自行調整油門、轉向以及車身的高度,以達到最佳的車輛狀態。

400km的12小時征途 發現全地形邊境之旅(二)

惡劣的道路情況不僅對動力系統提出較高要求,同時也是對各部件耐久度的考驗。在這方面,以全路況能力著稱的路虎家族自然有著獨到之處。比如經過長時間耐用度考量以及降低風阻係數的隱藏式車門把手;長時間涉水不會起霧的燈具;針對惡劣路況研發的高強度懸掛和剎車盤等等。所以,即便是在這種充滿未知的道路上,我們對於全新發現不會有絲毫擔憂。

瑞麗是雲南省著名的旅遊城市,坐擁西南部最大的口岸,讓它有著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而相比我們此前途徑的城市,這裡的經濟發展自然也更好。

400km的12小時征途 發現全地形邊境之旅(二)

初入瑞麗,放眼望去不乏高樓林立,確實有著一些繁華都市的風采。

400km的12小時征途 發現全地形邊境之旅(二)

姐告口岸是瑞麗最大的貿易區,它通過姐告大橋與對岸緬甸的木姐鎮相連,這裡也是國內最大的翡翠原料集散地。

瑞麗以翡翠聞名,但緊鄰邊境的地理優勢,也催生出了一系列特點鮮明的旅遊景區。比如畹町森林公園、勐秀景頗山寨和莫里瀑布等等,而這之中名氣最旺的莫過於銀井一寨兩國。

400km的12小時征途 發現全地形邊境之旅(二)

位於中緬邊境71號界碑的一寨兩國。邊境線將這個傣族村劃分兩個部分,在中國境內被稱為銀井,緬甸的部分為芒秀。

400km的12小時征途 發現全地形邊境之旅(二)

寨子裡的國境線以竹籬和水溝為界,對面的幾處房子便是在緬甸境內。

根據這個罕見的特點,寨子裡也專門設計了一些頗有意思的景點,比如"一蕩兩國"。在邊境線銀井一側搭建了一個巨大的鞦韆,如果鞦韆蕩得高一些,便是出了國境線。

400km的12小時征途 發現全地形邊境之旅(二)

這裡的少數民族有個特點,在小的時候會在脖子上套進這樣的金屬項圈,便一輩子都不會摘下。

400km的12小時征途 發現全地形邊境之旅(二)

地處邊境自然少不了緬甸人,寨內小路上的石板每隔幾塊就刻有一句簡單的緬甸語。

400km的12小時征途 發現全地形邊境之旅(二)

由於村落的出現,這裡的邊境線並沒有印象中的荒涼和森嚴。看著經常穿梭於兩國的當地人,反而有種和諧、與世無爭的感覺。

都說盛世翡翠、亂世黃金,以緬甸國內的經濟情況以及加工水平來說,的確很難撐起翡翠這一產業鏈,所以毗鄰的中國則成了翡翠交易的最大市場,而瑞麗藉著地理上的優勢,化身為翡翠之都。白天的瑞麗絕對是一個悠閒、安逸的旅遊城市,但到了夜晚,這裡也有著鮮為人知的瘋狂。

400km的12小時征途 發現全地形邊境之旅(二)

習慣了北上廣的生活節奏,在雲南這種偏僻、安靜的環境中反而有些懷念夜晚的喧鬧。不過瑞麗的夜生活算是相對豐富的一個。

而它最熱鬧的地點,想必國內大部分地區都難以企及,這裡有著非常獨特的誘惑力,原因自然是翡翠。之前曾提到,瑞麗姐告口岸是國內翡翠原石的最大集散地。但原石中並不一定含有翡翠,或者含有量和品質較低,沒有進一步加工的意義。這種極高的不確定性,誕生了一個非常特殊的次生產業:賭行,現在大部分人稱之為賭石。

400km的12小時征途 發現全地形邊境之旅(二)

這就是瑞麗每晚最人頭攢動的地點之一,從天黑後一直到十點結束。而之所以在晚上進行,並不是因為它見不得光,而是因為它需要極強的光線。

400km的12小時征途 發現全地形邊境之旅(二)

長期在這裡遊蕩的人除了手機之外,手電是必備之物。原石被一層風化皮包裹著,想要窺得其中奧妙,靠肉眼是行不通的。

400km的12小時征途 發現全地形邊境之旅(二)

除了當地人之外,這裡擺攤的商人以緬甸人居多。而購買者除了商家以外,想碰碰運氣的年輕人才是主力軍。

400km的12小時征途 發現全地形邊境之旅(二)

我們也試著看了一些原石,通過手電的照射,你總能在某個部位看到想要的綠色。它或深或淺、或大或小,但想在"茫茫石海"中尋得真寶,就需要經驗和眼力了。

400km的12小時征途 發現全地形邊境之旅(二)

這是剝去風化層後露出的翡翠石,但想買到這樣一塊原石,還需要很大的運氣。

400km的12小時征途 發現全地形邊境之旅(二)

這個市場中除了出售原石以外,還有專門的"開光"服務。把你購買的原石送到這裡,花上幾十元的切削成本,就能立即知曉它的價值。

400km的12小時征途 發現全地形邊境之旅(二)

關於瑞麗的瘋狂沒有結束,或者說永不會結束,在靠近姐告口岸還有一處成品翡翠的交易市場。而自從有了直播軟件,這裡變得24小時人聲鼎沸。嘶啞的東北主播和膽怯的緬甸人,成為了這幅畫面的構圖者。

剩餘的行程,我們會逐漸遠離邊境線,前往騰衝和大理兩座城市。作為雲南最著名的旅遊區,那裡會有怎樣的美景出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