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 Pottruck:重塑自我,引領21世紀教育走向

(記者 王維)沃頓商學院教授、前嘉信理財首席執行官、作家David Pottruck在中國教育界盛會GES 2018未來教育大會上與中國教育者分享如何重塑自己,成為21世紀的創新者。他指出,教育行業相較其他行業發展緩慢,害怕變革是人之常情,然而,面臨挑戰,固步自封只會舉步維艱,只有不斷創新,擴大邊界,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因此,我們要成為創新的領導者,建立清晰的策略,激發自己成為值得大家追隨的人,吸引所需人才,真正推動教育行業發展。

David Pottruck:重塑自我,引領21世紀教育走向

今天給大家講一下如何成為創新的引領者,如何成為21世紀的創新者。眾所周知,過去50年,教育行業沒有什麼變化。我們總說教育要有新的應用,但是和其他的行業相比,教育的發展太緩慢了。

為什麼創新如此困難?如果我們想創新應該怎麼做呢?對於大家所在的組織,我們總傾向於打造一個穩定可靠、可預測且有良好風險管控的系統。然而,這些與創新其實是對抗的。如果真想創新,我們更應該去重構整個公司的文化、流程,尤其是團隊的人才與質量,去了解我們如何領導和帶領這些人員。

要想立於不敗之地,必須不斷創新,擴大邊界

首先,我想跟大家分享一個故事,也是我個人的親身經歷。我曾在美國一家金融服務公司——嘉信理財,任首席執行官。這家公司在互聯網發展初期就關注了互聯網商用領域,為客戶提供在線交易服務。此前,如果想做教育,我們得通過電話溝通下單,需要不斷的重複才能完成一整套流程,在線交易的方式大大地提高了效率。當時,一筆交易的服務費是80美元,我們通過線上交易的服務費打折,鼓勵更多用戶上網,通過線上的方式來完成交易。對於那些需要打電話交易的公司來說,他們認為在線技術對其現有架構造成了挑戰,對此並不開心。

我相信大家在創新的時候也會面臨這樣的問題和挑戰——一個全新的競爭者進入市場後開始大幅降價。我們之前定的線下交易費用是80美元,線上60美元,但是一個創新者進入後的費用只需25美元。最初,我們認為這家新公司並不會造成真正的威脅,但是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質疑我們——“為什麼他們的服務費率這麼低,為什麼你們的這麼高?”可能大家也有類似的論據——“可以看看我們服務的質量和產品的類別”或是“我們公司的體量非常大”。然而,對於消費者來說,他們並不在乎這些,他們更在意的是這家新的公司給出了更具吸引力的價格。於是,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他們,我們原有的市場份額就這樣被瓜分。教育領域也會面臨這樣的處境,新加入的競爭者不僅有價格優勢,還使用了很多的新技術。這個時候,我們就該反思一下了,怎麼讓我們組織內部也用上這些技術,怎麼能用得更靈活、更富有彈性?

我希望大家記住一點——人們不喜歡變化,他們討厭變化並願意盡一切可能去抵抗變化。此前,我在GSV還有其他公司做過董事,我雖然知道這一點,但仍幻想會有人支持創新的觀點。事實並非如此,很多人不喜歡新的觀點,他們抗拒新的變化,認為這些變化具有威脅性。那麼,作為領導者的角色,我們應該如何激勵自己?怎麼對抗這種抗拒?怎樣真正去做21世紀的創新者呢?

如果大家展望2019,發現沒有什麼創新的想法,我覺得不好;如果我們做2019年規劃,沒有一些激進的想法、或是小規模的創新,我覺得不夠;如果我們沒有打算招募一些擁有新技術和創新力的高水平人才,我們在明年甚至在未來都將落後。所以,假設我們的現有資產資源和市場份額是一個城堡,要想立於不敗之地,光靠護城河保護是沒有用的,我們還得不斷創新,不斷擴大我們的邊界。

回到剛才所講的嘉信理財,當時,我們的高管執行團隊坐在一起思考——如果我們把費用進一步降低到29美元一筆,會發生什麼?這個價格在原有基礎上降低了50%,這對於任何一家公司都是無法想象的。但我們若以不變去應對當時的挑戰,絕無獲勝可能。

最終,我們破釜沉舟,降低了費率。華爾街並不看好我們的做法,它把我們的股價降低了40%。我們失去了很多老客戶,但與此同時,也有越來越多新的消費者選擇了我們。這些新客戶可能更喜歡單筆交易的費率降低,但是他們的交易頻率更高。於是,在變更費率結構的九個月之後,我們實現了營利,我們成功了。

David Pottruck:重塑自我,引領21世紀教育走向

成功創新=清晰的策略+人才+領導力

由此,我們可以看一下如果想成功創新需要怎麼做?首先,要有一個清晰的策略。雖然,很多人可以幫你做策略,很多諮詢公司可以提供策略,但我希望大家記住一點,策略以客戶為導向,我們為誰提供服務?包括我們的教育是導向給誰?不管是市場部門還是組織內的其他部門,你需要找到個性化的觸點與消費者去對話,無論是現有顧客還是潛在顧客。作為領導和高管來說,我們要有自己對於消費者和客戶的理解,他們的喜惡分別是什麼?我們的機遇在哪裡?我們都必須有自己直接的感受。

還有兩點我想跟大家強調一下那就是人才和領導力。先說人才,如果我們明年在整個人才的架構上沒有任何變化,那麼我覺得結果可能也是一樣。如果我們想要一個更好的表現和業績,就必須引進新的人才。在我們引領變革的時候,一些長期共事的關鍵員工,可能會令你失望,他們不僅無法支持你,甚至會拖你後腿。這個過程非常艱難,因此我們必須足夠靈活,才會有意想不到的變化。而那些能夠引領創新的人才,他們肯定是在自己擅長且富有經驗的崗位發揮所長。所以,如果我們想真正的創新,就必須找到真正在行的、合適的人才。他們是否能獲得該領域的高分,也決定著我們是否能夠重構現有業務。因此,對於領導者來說,你要招募新的人才,首先要作為一個磁鐵吸引新人才,他們進而會像吸鐵石一樣吸引帶有專業磁性的人。

最後,領導力。作為領導者的角色,你必須將熱情和激情帶入日常工作中,因為組織中的所有人都在看著你,希望從你身上獲得能量。如果你是一個能量充沛的人,那麼你將引領整個企業。因為人們願意追尋的不只是想法,更是自己信任的人。而你就要做這樣一個讓大家信任,值得大家追隨的人。

此前,我被升為嘉信理財主席的時候,就在想自己是否具備主席必備的才能?當時,我聘了一個顧問,像是我的教練一樣。他跟我說,人們能夠得到晉升,是因為能力超乎常人。但是,如果要做一個非常出色的領導者,必須依靠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必須讓員工覺得,這是一個值得我追隨的人。我問我的顧問應該怎麼做?他說,你需要讓你的員工知道你是誰,以及為什麼你覺得這個重要?他們需要了解你的能量和你的熱情,需要了解你成功和失敗的故事與經驗,你需要在他們心中變得非常真實。如此這般,他們才會願意追隨你,會覺得和你一起共事,在你的領導下工作是一件令人激動的事情。當你做演講的時候,不只是念稿子,而是把重要的信息傳遞給員工,激發他們,啟發他們。這是一種領導力,是為員工賦能,賦予他們你所擁有的熱情。要想給他們帶來緊迫感,你自己在每天的工作中也要帶著緊迫感,你跟他們溝通的時候也要帶有這樣的感覺,這樣才能夠讓他們快速的做事兒。

我在寫上一本書的時候,訪問了一系列領導人,請他們分享各自帶領變革的體會和經歷。有些人說,最重要的就是我們的投入、能量,還有我們的熱情,是這些支撐我們不斷往前走。你必須成為這樣的領導者,擁有這樣的熱情,並激勵人們產生這樣的熱情。有時候,我們會用這樣的一些詞,例如“動力”、“動機”等等,但實際上它們的意義並不相同。“動機”主要是用你的行為、你提供的獎勵,給人們提供靈感,這是指我們願意成為偉大事業的一部分。我們需要跟團隊的人進行溝通,要告訴他們,他們創建的這些東西是特別偉大的東西。當你是一位教育家,在從事教育工作的時候,你要改變孩子的生活,給他們提供一些新機會。每天早上我們這樣做,都應該是充滿熱情的。從起床的時候,我用這樣的表達——我的頭髮像著火一樣充滿了熱情。

今天談了這麼多,如何成為創新的領導者,如何激勵人,如何獲得我們需要的人才?如何去激發我們自己成為這樣的領導者?我希望大家能夠將這些信息真正的記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