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的“斯派克”導彈家族簡史

北約國家的大部分反坦克導彈主要來自美歐。細數美國的“龍”式導彈射谷程僅1000m,精度也差,而“陶”式導彈射程3750m,但是破甲厚度才600mm,改進後也只有1030mm。法、德合作的“米蘭”、“霍特”導彈,一般認為性能優於美國導彈,當然也需要更換。而法、德合作的“崔格特”導彈原作為“米蘭”、“霍特”的換代產品銷往北約國家。美國搶先一步推出“標槍”導彈,雖然性能先進,可是價格昂貴,一般經濟實力較差的國家就不敢問津了。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芬蘭陸軍提出指標,對各國的先進導彈進行評估試驗。“斯派克”導彈能在歐美軍火市場的激烈競爭中力挫群雄一舉奪魁。

以色列的“斯派克”導彈家族簡史

以色列的“斯派克”導彈

以色列的“斯派克”導彈基本滿足芬蘭軍方的所有要求,例如能摧毀90年代的主戰坦克;最大射程2000m以上;操作簡單,使用方便,能適應芬蘭的地形和氣候條件;在未來的複雜電子對抗條件下有良好的抗干擾能力和戰場生存能力。

而且在測試過程中各種不同戰場環境中的武器操作;對不同距離、不同裝甲目標的搜索、識別和跟蹤;對導彈尋的器和熱成像瞄準鏡技術性能的檢驗;新式導彈與原有反坦克火力體系的協同能力等。以色列的“斯派克”導彈完美勝出,

通過以上的測試和嚴格評估,最後芬蘭陸軍選定了以色列的“斯派克”導彈,該導彈自有它的過人之處。與參與競標的5種導彈相比,各個導彈各有優點,但與“斯派克”導彈相比,尚有不盡人意之處,缺點也不容忽視。 中程“崔格特”導彈直徑達到152mm,戰鬥部重達5kg,可擊穿1.5m厚的均質裝甲。但是它的發射架重達17kg,比其他武器的發射架重,而且要到2003年才能交付使用。“米蘭"3導彈自1996年起裝備法國陸軍,最近巴西、沙特阿拉伯也已引進。它的串聯戰鬥部直徑為117mm,重3.1kg,有較大威力。但是它的最大射程只有1850m,而重量達到38.52kg。美國的“標槍”導彈“打了不用管”,既可攻頂裝甲,又可攻前裝甲,命中率超過94%。瑞典的“比爾”2導彈是1999年才開始定型生產的,它採取攻頂方式,配用新式雙級串聯戰鬥部,可擊毀掛有爆炸反應裝甲的坦克項部,但是全套武器系統重達38kg。

以色列的“斯派克”導彈家族簡史

以色列的“斯派克”導彈

下面我們詳細聊一下“斯派克”導彈,該導彈實際上只是以色列NT系列反坦克導彈中的1個成員,NT系列反坦克導彈共有3種不同類型的導彈,例如NT-C"情人”、NT-S"斯派克”和NT-D"花花公子"。

以色列的“斯派克”導彈家族簡史

以色列的“斯派克”導彈

NT-G型中的“情人”導彈。它是該導彈族中射程最近的一種,所以有時又叫近程“斯派克”。製成的導彈直徑僅110mm,採用串聯戰鬥部,是同類武器中直徑最小的一種,但破甲威力較大,可在30俯衝角條件下摧毀爆炸反應裝甲後擊穿800mm厚的均質裝甲。設計這種導彈時,以色列軍方要求它儘可能減輕重量,導彈裝在發射筒內,全重13kg。配用紅外成象夜視儀的控制發射裝置重9kg,配套的輕型三腳架重2.9kg。行軍時,2名士兵可背1具發射裝置、1副三腳架和2枚導彈便於步兵攜帶和操作,並能實現“打了不用管”。夜用瞄準鏡的紅外傳感器工作波段為34m~51m,可在夜間使用寬視場進行目標搜索,發現目標後改用窄視場進行跟蹤,晝用CCD攝像機放大倍率10*,視場109,重約5kg。三腳架可視戰場地形條件進行調節,供射手方便地用臥姿、跪姿或坐姿進行射擊。進入陣地後,射手通過發射裝置上的瞄準鏡搜索目標,發現目標後,用自動跟蹤儀對目標進行跟蹤和鎖定。這時,導彈前端的尋的器即已瞄準目標,射手發射導彈後即可轉移陣地,或者裝上新導彈繼續戰鬥。彈體呈細長圓筒狀,前端裝有電荷耦合器件/紅外成象尋的器(CCD/IR),中部有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彈體後部有4片摺疊式尾翼,稍前方還有4片較長的穩定翼。飛出發射簡後,導彈升到空中以高位彈道飛行,直到最後階段向目標俯衝,用串聯戰鬥部擊毀目標的頂裝甲。可以看出這與美國的“標槍”導彈十分相似。但它的最大射程比“標槍”要大500m,達到2500m。它的操作和射手訓練都比較簡便,據稱在試驗中,95%的射手都能達到首發命中。

以色列的“斯派克”導彈家族簡史

懸掛的反坦克導彈

“斯派克”導彈還具有兩種不同的操縱方式,既可以採取“打了不用管”的方式,發射出導彈後立刻轉移陣地,也可以採取“打了繼續觀察”的方式。由後一種方式還可發展出更有趣的“間瞄”射擊方式,即導彈起飛後不是直接瞄向前方的目標,而是根據現場地形特點瞄向山坡頂端某一方位物,然後再控制導彈越過山頂飛到山坡背面攻擊某個隱蔽目標。它改進了制導系統和推進系統,導彈可以搜索到距離更遠的目標並實施攻擊,最大射程從2500m增大到了4000m,射程增大後可能重量略有增加,但它的使用仍很方便,既可從士兵肩上發射,又可L三腳架上發射,還可從車輛或1機上發射。

在“斯派克”導彈族中, NT-S型是正宗產品,型號中的S即Spike詞的縮寫,一般音譯為“斯派克”,也有人意譯為“長釘”導彈。既可採取發射前鎖定目標的方式,又可採取發射後鎖定的方式。導彈飛到空中後,藉助紅外尋的器搜索地面戰場上的坦克等裝甲目標。同時從尾部釋放出光導纖維,尋的器拍攝到的目標圖像通過光纖傳送到發射陣地,射手可在導彈的飛行過程中不斷觀察戰場情景。“斯派克”導彈除了保留了前端的電荷耦合器件/紅外成象尋的器外,在彈尾部助飛發動機的附近加裝了1根光導纖維軸和光纖傳送信號輔助處理電子卡。這時,如果發現導彈偏離了發射前鎖定的目標,仍可通過光纖發出修正信號,控制導彈保持正確的彈道一直飛向目標,因而可以提高命中精度。

以色列還使用了一種NT-D型反坦克導彈。這種導彈其實是在“斯派克”導彈的基礎上加以“放大”而成的,它的設計原理、制導方式與“斯派克”導彈幾乎完全相同。但其尋的器經過了改進,性能更為先進,可在更遠距離上鎖定目標;推進系統也經過改進,導彈重量增至30kg,最大射程增至6000m,最小射程400m。這種導彈主要裝在各種反旦克戰鬥車輛或直升機上發射,打出去就不用管它;也可用光纖送信號,在未段彈道進行修正以一步提高精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