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園的苦衷:產值沒變,但成本大變,出路在哪裡?

原 葡萄種植技術寶典 2018-12-23 12:18

希望大家能夠關注我!

葡萄園的苦衷:產值沒變,但成本大變,出路在哪裡?

“10年前每畝葡萄能賣2萬元,現在還是賣這麼多錢,但成本完全不一樣了。”

已經種了十幾年葡萄的徐華跟我們算了一筆經濟賬:“10年前,地租300-500元/畝,現在1500-2000元/畝;人工費2000-3000元/畝,現在6000元/畝;還有,各種農資都在漲。產出方面,10年前,小包裝的零售價8元/斤,產量4000-5000斤/畝;現在小包裝的零售價15元/斤,但產量只有2500-3000斤/畝。”

“我最早種葡萄的時候每畝的人工費是1000元,然後一直往上漲,這兩年漲得特別快,去年每畝人工費5000元,今年漲到6000元。10年前,一對夫妻工年收入3-4萬元就可以了,現在一對夫妻工的年收入要求8-9萬元,少了根本養不住人。”上海嘉定的葡萄園管理基本上都採用勞動力外包的形式,按畝定價,由外地工人承包作業。

“如果人工費再往上漲,我們就沒有什麼效益了。”徐華說。

在這本來要清園的季節,徐華的葡萄園依然綠草青青,果園的工人們正在把修剪下來的葡萄枝就地粉碎並還田。

葡萄園的苦衷:產值沒變,但成本大變,出路在哪裡?

工人們在粉碎枝條還田

“必須要簡化技術!”為了留住工人,提高工作效率,減少單位面積的人工投入,徐華這幾年嘗試從“自然農法”中吸取“省力化”的發展道路。

“我測算了一下,每畝修剪下來的葡萄枝大概在700斤左右,粉碎還田就相當於施了700斤有機肥。再加上一年生草的生物量,補充的有機質至少有2000-3000斤,葡萄也就這麼點產量。”

徐華從前年開始實行全園生草,並減少化肥用量,去年開始全面停用化肥,把傳統的土肥管理變成“生草免耕+豆粕撒施”的簡易模式:全年生草免耕,每畝300斤左右的豆粕,分別在萌芽前、花期和轉色前進行撒施,再用滴灌少量補充水溶肥、海藻肥和甲殼素等。

葡萄園的苦衷:產值沒變,但成本大變,出路在哪裡?

全年生草免耕,減少人工干預

“以前冬季要把枝條搬出去,把落葉枯草清出去,然後開溝施肥,全園深翻,需要化很多人工;到生長季的時候,為了清草,要麼用除草劑,要麼人工除草,又要花很多人工。”

“以前施肥一畝地200-300斤複合肥,這兩年不用化肥,但對葡萄的產量幾乎沒有什麼影響。葡萄園跟人一樣不能太肥,地肥跟人胖一樣,抵抗力差,毛病就多。”徐華扒開厚厚的草層跟我們說:“本來我還擔心今年夏天長出來的空心蓮子草,長得很高很厚,現在發現也沒啥問題。幾年下來,看的出土質變疏鬆了。”

徐華在查看土壤情況

“生草之後,在早春萌芽時,枝條上面還爬滿了蜘蛛網,像以前早春必須要防的盲蝽蟓都沒有了,所以現在基本上不用殺蟲劑。以前漫灌,空氣溼度大,病菌就多,現在通過滴灌控水,打藥次數也明顯減少,一年最多6次。”

除此之外,徐華還把原來的密植方式改為稀植,把原來4米3株的株距加大為4米1株,冬季結果枝留2芽短截。

“以前採用長梢修剪,留5-6個芽,還要引綁,現在就不用綁了。”

葡萄園的苦衷:產值沒變,但成本大變,出路在哪裡?

最簡單的短梢修剪

“短梢修剪會不會造成生長勢過旺的問題?”

“所以要讓株距變大,這要平衡一下的。”徐華說:“但是有些品種是不行的,比如‘醉金香’和‘金手指’,這些品種基部兩個花芽質量不好,甚至沒花芽,所以還是要長梢修剪。其他像‘巨峰’、‘陽光玫瑰’、‘夏黑’、‘巨玫瑰’這些品種都沒問題。”

“還有,以前花前不整穗,要等開完花坐好果後再疏果。現在在花前就先整好穗,保果後再稍微疏下果,基本上單穗保留40-50粒,穗重1-1.2斤。”

“外觀很重要,所以穗形一定要做好。”跟其他搞“自然農法”的人不同,徐華並不抗拒植物生長調節劑等產品的使用:“必須要保果。”

葡萄園的苦衷:產值沒變,但成本大變,出路在哪裡?

疏鬆的土壤

“你覺得這種種植模式目前最需要解決的是什麼問題?”我問徐華。

“目前看挺順的。現在技術簡化了,一對夫妻工能管15畝,以前根本不可能的,來不及的,最多管10畝。”

“你對他的葡萄品質評價如何?”我轉身問上海林業總站果樹科科長朱彬彬。

“我沒嚐到其他品種,但他家‘巨峰’的品質應該屬於上海一流的水平。”今年已經來了3趟的朱彬彬評價挺高:“如果不是因為果園的位置太偏,他的價格應該還能上一個等級。”

葡萄園的苦衷:產值沒變,但成本大變,出路在哪裡?

從自然農法中發掘省力化的管理方法

在我走訪過的上海眾多的好果園中,徐華這片100畝的葡萄園看起來並沒有什麼高大上的感覺,常規品種,常規架式,甚至連銷售和價格都是常規的,但其從“自然農法”中發掘“省力化”的管理方法很對我的“胃口”。

將果園機械、水肥一體化、植物生長調節劑等現代技術與“自然農法”相融合,古為今用,洋為中用,這才是中國農業改革發展的根本出路。

當大家看完以上幾點時候,大家的疑惑是不是迎刃而解,祝大家來年果樹豐收!

本小編畢業於河北農業大學,高級農藝師,擁有十多年的葡萄和果樹的種植經驗,對農業種植技術精通,每天給大家分享2-5篇原創種植技術方案,希望大家及時關注!有生產上和技術上的問題,隨時問我,我會耐心解答。希望大家能夠關注我!

葡萄園的苦衷:產值沒變,但成本大變,出路在哪裡?

再次希望大家能夠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