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有沒有完美犯罪,完美犯罪是否真的存在

完美犯罪,不是抓不到嫌疑人,也不是警方抓到嫌疑人後無法定罪。


到底有沒有完美犯罪,完美犯罪是否真的存在

說下犯罪三個要素。

第一犯罪線索和證據,只要是犯罪行為,肯定造成物質的轉移和物質的變化,所以理論上線索是必須存在的,沒有線索的案件是因為偵查手段問題,反過來說就是沒有完美偵查。

第二是犯罪動機,拿殺人為例,只要殺人犯罪就肯定有動機,無論什麼動機,肯定會有。如果沒有動機,是無意識的殺人,也不叫犯罪了,例如精神病殺人。

第三是不在場證明,這個也是完美犯罪必須得。以上三點就完美犯罪的要素,不可能完成這三點所以完美犯罪只是理論上的事。
到底有沒有完美犯罪,完美犯罪是否真的存在

再高的智商犯罪也是接近這幾點而已。比如不在場證明,高智商犯罪會避過偵查手段假造不在場證明,比如犯罪動機,犯罪嫌疑人會隱藏動機,比如線索,犯罪嫌疑人會盡量銷燬線索。這都是最大程度的靠近這三點,但不可能完全做到,只是避開不完善的偵查手段而已,理論上,只要偵查手段足夠高,就沒有破不了的案件。所以並沒有所謂的完美犯罪。
到底有沒有完美犯罪,完美犯罪是否真的存在

不過可以個例子來說明比較接近完美犯罪的一個手段。有一種犯罪方式叫互助犯罪,可以最大限度的靠近完美犯罪,那就互助殺人,也叫交叉犯罪。也就是說你想殺一人,然後通過社交找到和你一樣想法的人。你們交換謀殺對象,你去殺對方想殺的人,對方幫你殺你想殺的人。這個是最接近的。因為殺人動機完全被抹去,除非兩個案件全部偵破,然後併案偵查,兩個嫌疑人全部抓獲,然後交叉審理。這還得說,犯罪嫌疑人交代了互助的殺人動機,否則就算兩個案件嫌疑人都抓到了也證明不了殺人動機。就好比你走在大街上,突然殺死了一個你不認識,跟你毫無關係的人。除了精神病,你還能是什麼,所以這種案件是很難偵破的,無論偵破還是審理,難度很大,但也不是完美犯罪,因為還是不可能不留下交叉線索。只不過這種方式大大提高了偵破的難度。


到底有沒有完美犯罪,完美犯罪是否真的存在

還有一種就是心理暗示犯罪,這種犯罪是否屬實還有爭論,屬於極高的心理範疇。

總之,完美犯罪是不存在的,其實就是一個偽命題,但是為什麼會有這種定義,這是很多年前偵探推理界提出的,其實目的就是告訴世人,完美的犯罪是不存在的,只要犯罪就會有瑕疵,勸誡人們不要存在僥倖心理。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很多人們歪曲了完美犯罪的含義,甚至連百度百科都是錯的,把因為偵查手段落後二逃避刑法的犯罪都歸納成完美犯罪了。

其實很簡單,這個世界哪有完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