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立的另一個身份,南極科考隊爆破隊隊長

一說起張國立,大家的第一反應肯定是鐵齒銅牙紀曉嵐裡的紀大煙袋,紀大學士。

張國立的另一個身份,南極科考隊爆破隊隊長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張國立年輕的時候還幹過一件特別風騷的事情,參加南極科考隊科考項目,並且榮立了一個二等功,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1988年中國科考隊去南極建立中山站,四川電視臺跟隨科考隊去拍一個3集的電視劇《長城向南延伸》,順帶拍一部紀錄片和風光片。導演唐毓椿跟張國立原來是四川人藝的老哥們,所以請張國立一起去。攝製組一共7人,4個演員,一個攝像、一個美工,一個導演。張國立除了當演員,還要當副導演、副攝影、策劃、統籌啥的。他之所以去南極,除了能幹,很重要的原因是這個活兒錢比較多,補貼是雙倍的。當時他認識了鄧婕,要跟前妻離婚,想多賺點錢給前妻做補償費。88年11月南極科考船從青島出發,一路上挺順利。到了南極離登陸地還有幾海里的時候,遇上了浮冰,結果船被困住了。這艘“極地號”不是破冰船,只是抗冰船,是從芬蘭買的二手貨,遇到厚冰層,根本動不了。船在浮冰的間隙中艱難前進,船頭還被撞了個洞,好不容易到了離岸邊400多米的時候,遇到了冰崩。也就是漂浮的冰山炸裂了,水下的冰塊被擠壓著往上蹦得老高,很嚇人,冰山裂開後,以很快的速度向科考船衝過來,形勢非常危及,好在運氣還不錯,最終沒撞上,船頭的破洞也沒漏水。

不過冰崩之後,四處都是浮冰,船根本動不了,靠不上岸,而且天氣轉暖,很可能再次發生冰崩。船上100多人先用直升機疏散了一部分人到陸地上,留下一些人繼續想辦法讓船靠岸。由於船上載了很多建設中山站的設備,加上這次科考任務全國都在關注,所以不能棄船。張國立的攝製組被要求拍下全過程,這樣萬一船沉了,把錄像帶扔到直升機上,還可以向國家和人民有個交代——我們不是棄船,是戰鬥了最後。

張國立的另一個身份,南極科考隊爆破隊隊長

所以張國立也沒上岸,就在船上拍攝,還要幫著想辦法讓船靠岸。隊長當時想個辦法是把前面的浮冰炸開一條縫,然後船順著縫隙靠岸。船上有炸藥,但沒人會用,問到張國立的時候,他也不會,問他有沒見過使用炸藥?張國立說以前當鐵路工人修路的時候見過,於是,他就這麼成了爆破組長。

張國立找了十個年輕小夥子,每人負責一個炸點,十個點同時起爆,就有機會炸開浮冰。然後先開始鑿冰坑,放炸藥,南極的冰巨硬,一個坑就得鑿8小時。放完炸藥,十個人要同時點那個導火索,張國立指揮,結果其他人都點完跑了,第二個還沒點著,張國立飛身衝過去,讓二號位的人快跑,自己用香菸點著了導火索,往回跑沒多遠冰就炸了。還好命大,冰塊嘩嘩掉在身邊,沒一塊砸到他。

炸開浮冰,船順利靠岸,由於被困了很多天,耽誤了建站時間,上岸後,100多人沒日沒夜趕工,張國立他們除了拍攝,也要幫忙建設,每天搬運幾噸的水泥、石料,手套磨破無數雙,手上被凍裂的傷口無數。電焊工缺人的時候,張國立也頂上。那時候是南極的極晝,沒有黑夜,困到不行就去看看企鵝,企鵝打盹了,就跟著睡一會兒。經過一個多月建設,1989年2月26日,中山站終於建成。落成典禮時,張國立是升旗手,那天他流下了眼淚。

張國立的另一個身份,南極科考隊爆破隊隊長

南極之旅140多天,張國立在途中過了自己的34歲生日,他說,一輩子的苦在南極都吃完了。回國途中,其中一位演員因為突發心臟病還去世了。張國立最終榮立二等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